常常有考生家长提出这些疑问。对于转专业有需求的考生,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自己,难以学下去,需要转专业:二是在志愿填报阶段,通过选择一些高校的冷门专业,低分先进名校,再考虑转专业。本文小编整理了关于北京建筑大学转专业的一些政策规定,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
一、北京建筑大学转专业要求和条件政策
为深入贯彻新时期我校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本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申请转入新的专业。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北京建筑大学本科学生管理规定》的有关精神,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一条 具有我校学籍的本科学生,凡符合我校当年专业转入条件,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第二条 转专业实行双向选择制,由转入学院依据各自制定的选拔接收条件择优录取。
第三条 我校每年受理一次学生转专业申请,每学年春季学期,各学院向教务处报送所属专业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教务处审批后公布全校各专业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及具体考核办法。每名学生原则上在校期间只有一次转专业机会。
第四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一)新生入学未满一学年的学生;
(二)毕业前一年的学生;
(三)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如定向生、“双培生”、“外培生”等;
(四)入学后受到各类违纪、违法、处分等;
(五)处在休学、保留学籍期间的学生;
(六)达到退学条件的学生;
(七)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五条 转专业学生在下一学期编入新专业班级就读,原则上转入同一年级,若原专业和新专业课程差异较大,经由转入学院转专业考核小组认定可转入低一年级就读。
第六条 各专业接收人数原则上不低于该专业年级学生总数的10%。如申请转入人数未超过接收限额,不限制学生的转入;如申请转入人数超过专业接收限额,由转入学院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转专业学生的考核选拔工作。各专业接收转专业学生后的单班平均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5人,转入专业不得自行增设班级。
第七条 对于实验班的转专业接收人数限额及选拔条件,可由各学院单独制定。
第二章 申请转专业程序
第八条 通知发布。各学院向教务处提供本学院各专业接收计划人数、具体考核办法和转入方案(包括笔试科目及面试时间、地点等),转入方案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审查批准后,由教务处复核汇总并上报主管校长审批,然后在教务处网站向全校公布各专业的计划招收名额、考核内容和考核具体办法等。
第九条 学生申请。申请转专业的本科学生于每学年春季学期中旬向所在学院提出转专业申请,并提供本人成绩单或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条 转出审核。学生所在学院根据申请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是否可以转专业。
第十一条 接收遴选。转入学院根据各自专业培养基本要求和制定的考核方案,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考核,择优录取。
第十二条 名单公示。转入学院将最终接收的学生相关材料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对最终结果进行网上公示。
第十三条 手续办理。学生到转入学院确认接收情况并办理其他相关转入手续。
第三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对于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优先考虑。经转出学院与教务处审核同意,拟转入学院面试合格,可进入转入专业学习,转入学院视学业进度将学生编入相应的年级。
第十五条 学生转专业后必须按照转入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才能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位。转专业学生在转专业前所获学分符合转入专业课程规定的,经接收学院确认后予以承认;原获得学分新专业没有要求的,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记录。已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我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
第十六条 大学入学后在本校就读期间获得与转入专业相关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或有发明创造、科研成果的学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第十七条 转专业的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过期不再受理。
第十八条 本管理规定自校长办公会通过之日起施行,原有关规定废止,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北京建筑大学有哪些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属院系 | 学制 | 授予学位 |
1 | 建筑学(实验班类)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5年 | 建筑学学士 |
2 | 建筑学(建筑类) | 5年 | 建筑学学士 | |
3 | 城乡规划(建筑类) | 5年 | 工学学士 | |
4 | 风景园林(建筑类) | 5年 | 工学学士 | |
5 |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6 | 环境设计 | 4年 | 艺术学学士 | |
7 | 智能建造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4年 | 学士学位 |
8 | 土木工程(实验班) | 4年 | 工学学士 | |
9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 4年 | 工学学士 | |
10 | 土木工程(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 4年 | 工学学士 | |
11 |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工程方向) | 4年 | 工学学士 | |
12 | 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方向) | 4年 | 工学学士 | |
13 | 交通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14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 4年 | 工学学士 |
15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16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联合培养) | 4年 | 工学学士 | |
17 | 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 | 4年 | 工学学士 | |
18 | 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 | 4年 | 工学学士 | |
19 | 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 | 4年 | 理学学士 | |
20 | 环境生态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2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年 | 工学学士 | |
22 | 自动化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4年 | 工学学士 |
2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年 | 工学学士 | |
24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4年 | 工学学士 | |
2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实验班) | 4年 | 工学学士 | |
26 | 人工智能(AI实验班) | 4年 | 工学学士 | |
27 | 工程管理(实验班) | 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28 | 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
29 | 工程造价(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
30 | 工商管理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
31 | 城市管理(实验班) | 4年 | 管理学学士 | |
32 | 法学 | 4年 | 法学学士 | |
33 | 法学(国际工程法实验班) | 4年 | 法学学士 | |
34 | 社会工作 | 4年 | 法学学士 | |
35 | 测绘工程(智能导航实验班) |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 4年 | 工学学士 |
36 | 测绘工程(智慧城市类) | 4年 | 工学学士 | |
37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智慧城市类) | 4年 | 理学学士 | |
38 | 遥感科学与技术(智慧城市类) | 4年 | 工学学士 | |
39 | 机器人工程 |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 4年 | 工学学士 |
40 | 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类) | 4年 | 工学学士 | |
41 |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类) | 4年 | 工学学士 | |
42 | 工业工程(智能制造类) | 4年 | 工学学士 | |
43 | 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实验班) | 4年 | 工学学士 | |
44 | 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应用) | 理学院 | 4年 | 理学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