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专业排名及重点优势专业排名榜

思而思学网

在实际志愿填报的过程中,面对上百个专业可以选择,很难有家长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个大学的优势专业。为此,思儿思学小编为家长简单总结了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些优势专业,供家长和考生参考。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的专业名单目录

类别专业名称
法学
  • 法学

  • 社会学类

文学
  • 英语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车辆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

  • 软件工程

  • 土木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电子信息类

  • 自动化类

  • 计算机类

  • 土木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机械类

  • 能源动力类

  • 核工程类

  • 工科试验班

  • 工科实验班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与贸易类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经济管理实验班

理学
  • 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化学类

  • 生物科学类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重点优势特色专业统计表

特色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机与电器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飞行器设计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光学

  • 光学工程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机械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建筑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力学

  • 社会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数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土木工程

  • 物理电子学

  • 物理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三、哈尔滨工业大学院系和师资力量

据2016年9月哈工大官网信息显示,哈工大下辖20个学院,开办8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航天学院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统方向)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仪器方向)
理学院数学类(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硕连读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硕连读培养)、物理学类(包含应用物理学、核物理)(本硕连读培养)、化学类(包含应用化学、材料化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本硕连读培养)
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生物信息技术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法学院法学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外国语学院英语(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学位培养)、英语、俄语(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双学位培养)、俄语、日语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类(包含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本硕连读培养)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的历史传统,汇聚、培养了以两院院士为带头人、*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中青年骨干为代表的锐意进取、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截至2015年8月31日,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3695人,其中正高职1122人,占教师总数的30.4%,副高职1534人,占教师总数的41.5%;专任教师博士化率为75.7%。

学校师资队伍中,现有两院院士35人(含共享院士18人),国家教学名师9人,“*”入选者55人,“*”特聘教授39人、讲座教授15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6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4人(其中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1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8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