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100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4 22:13:29

【篇1】

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指导思想的一个要点。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锁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正在从以往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发展方式重在使经济增长速度更加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较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经过新世纪头10年年均10.48%的高速增长后,从2011年起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1年为9.3%,2012年为7.7%,2013年为7.7%,为7.4%。五中全会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这既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市场压缩的一种反馈,也是对经济失衡、产能过剩、消费乏力的正常反应,还是主动纠正高速增长带来的高代价等不可持续问题的自觉控制。因此,保持中高速增长与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相匹配,是深化发展规律认识的成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在从以往增量扩能为主的模式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模式的深度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重在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过去,大量的投资向某些行业集中,结果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出现恶性的价格竞争,造成企业效益下滑。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不少高端产品或高端环节严重产能不足、依赖进口,如我国芯片90%要依赖进口,每年的进口额已超过石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质是资源要素重新组合利用,是资产的重组调整再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就意味着经济结构优化。传统产业的企业兼并重组与生产相对集中势在必行,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已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等,这些深度调整都将促进经济结构柔性化。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在从以往的传统增长点转向创新驱动的增长点,转变发展方式重在使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多元。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机制单一。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投资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削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释放新的强大动力,支撑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形态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转变发展方式重在使经济发展形态更加先进。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跃升,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往的高速发展,付出了高污染、高耗能的沉重代价。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占用大量的生产资源,积聚了经济风险。同时,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社会资源进入不足、机制不活,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经济增长表面上看是要素的积累、投入的增长,其实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新常态是增长形态的跨越,从传统增长形态到现代增长形态,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看上去会增加成本,但能够满足人民更迫切的生态需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本身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就是让人的能力充分迸发涌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带来的是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形态。

是在前所未有的环境条件下探索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表明了以*同志为党中央对发展规律的自觉遵循和主动运用。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发展规律,我们党毅然决然地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我国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遵循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发展规律,我们党创造性地建立,激发出极大的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遵循发展方式演进的发展规律,我们党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我国经济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严峻挑战并存。诸多矛盾叠加要求我们统筹化解,风险隐患增多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是对党把握规律水平、领导发展能力的检验。“十三五”规划建议生动体现了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党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新发展理念是五中全会精神的精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有力思想武器。新发展理念引导党和国家依靠创新发展转变发展动力,依靠协调发展处理发展矛盾,依靠绿色发展保护发展环境,依靠开放发展拓展发展空间,依靠共享发展分配发展成果,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行动。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而言,新发展理念确立新常态发展方向,引领新常态发展方式,开拓新常态发展境界,保证新常态发展未来。

【篇2】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原先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提高,旧有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单纯靠规模扩张推动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五中全上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但并不局限于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创新,要通过体制创新把新技术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创新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占领国际前沿,在产业发展、民生根本方面为后几十年发展做好准备和储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体制创新主要是建立、理顺创新体制,保持创新不竭的动力,主要在于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此外,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打通在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创新成果转移和共享通道,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创新成果。

笔者以为,在中国目前以赶超为基本特征的创新必须是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资金牵引,以市场竞争倒逼,以政策和机制为保障下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资金的指导和牵引可以快速地引导创新发展在急需和战略方向上发展。市场竞争的倒逼能让社会资金补充和完善创新的发展方向、甄选创新成果。合理的政策和机制能最大限度鼓励创新发展,补充市场机制无法涉及的领域,特别是基础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

创新和协调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所在,它们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国发展的源动力。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经济转型都依赖于此,尤其创新更是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政策、教育、社会观念、资金各个方面的努力,能在“十三五”规划下,初步形成创新的长效激励保障机制,那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大成就。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了澎湃不竭的动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