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讲话一通报心得体会【荐读】

思而思学网 2023-12-12 05:00:07

打好扶贫攻坚战, 在借助外力的同时, 更须激发内生动力。小编整理了乡镇讲话一通报心得体会,欢迎欣赏与借鉴。

乡镇讲话一通报心得体会【篇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对做好“十三五”期间干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脱贫工作越是往后,啃下硬骨头的难度越大,对干部素质能力的要求越高。从培养干部的层面来看,凡是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地方,更能锤炼品格、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正因如此,通过大力选派一批能吃苦、有干劲、能担当、讲奉献的干部到脱贫攻坚的一线驻村挂职、蹲点挂钩,让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经风雨、受历练,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提素质、强能力,不仅在结对帮扶中增强对群众的血肉感情,而且在摸爬滚打中培育扎实的作风,在破解难题中提高过硬的本领,使干部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推进自身的成长。

以脱贫攻坚的表现考察识别干部。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衡量一个干部特别是贫困地区领导干部的政绩如何,首先要看脱贫攻坚的工作做得怎样。坚持把脱贫攻坚的表现作为了解干部、识别干部、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尺,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体系和方法,重点了解干部是否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政治定力和责任担当,是否有亲民爱民、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态度,是否有迎难而上、攻坚拔寨的实干作风和能力素质,是否有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品质操守和良好形象。通过把脱贫的实施情况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渠道和试金石,从而发挥干部考察的指挥棒作用,引领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实践中。

凭脱贫攻坚的实效选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历来是一个风向标,用好一名干部,就能树好一面旗帜,产生一种正向激励。注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面向基层选人、凭着实绩用人。把扶贫工作的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对那些扶贫攻坚有激情、有办法、有成效,能够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小康的干部,要及时使用起来;对那些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甚至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的干部,要果断进行组织处理,从而让真扶贫、扶真贫的干部有地位,使不愿扶贫、不会扶贫的干部靠边站,从而充分激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脱贫攻坚既为干部干事创业搭建舞台,又为培养选拔干部提供擂台。只有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才能使党的干部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乡镇讲话一通报心得体会【篇二】

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 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精准识别上下真功夫。要科学确定扶贫对象评价标准, 综合考虑法治要求、 道德因素、 突发情况, 在覆盖收入型贫困户的同时, 纳入支出型贫困户, 对有子孙而单独立户的老人贫困户等情况科学甄别, 妥善处理。要坚持开展信息公示、 民主评议等, 让群众来评判贫困对象真不真。要每年进行一次精准识别 “回头看” , 既认真识别贫困户, 又跟踪识别脱贫户, 清理不达标的对象,及时重新纳入返贫对象。

在政策落地上下真功夫。决策贵在执行, 政策贵在落实。要学深悟透政策, 逐级开展培训, 加强政策解读, 确保各级干部特别是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成为政策的 “明白人” .要用活用足政策, 对贫困村、 贫困户把脉问诊, 找准 “穷根” , 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方案, 确保政策落实到村、 落实到户。要创新完善政策,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要加强督促检查, 对政策托底、 资金投向和项目进展等情况跟踪问效, 严格问责, 确保政策落地。

在激发内力上下真功夫。打好扶贫攻坚战, 在借助外力的同时, 更须激发内生动力。根本在扶志。用好政策激励, 让先干的贫困群众先得实惠, 增强其脱贫致富信心,调动更多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脱贫致富的榜样, 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关键要扶智。依托长江大学和荆州职业教育集团等丰富的职教资源, 制定培训计划、 创业计划、 公益岗位计划等, 强力推进落实。同时, 提高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标准,大力推进 “改薄” 工程, 强化教育精准扶贫。

在产业扶贫上下真功夫。产业扶贫在各项精准扶贫举措中处于核心位置。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推进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 因村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等特色产业; 充分激励和帮扶贫困户发展一些 “菜园式” 小型特色种养业。积极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抓紧推进立项、 建设和发电并网。

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大力培育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导专业大户、 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 采取订单农业、 土地入股、 保护价收购、 利润返还等形式, 建立多种利益紧密联接的生产经营模式, 吸收更多贫困户加入进来。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调整优化乡村路、 水、 电等基础设施规划,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发动群众投工投劳, 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在队伍建设上下真功夫。要充实扶贫干部队伍, 坚持把优秀干部选派到贫困地区, 分期分批举办精准扶贫培训班, 不断增强扶贫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选好配强村级 “两委” 班子, 着力打造一支不走、 能干、 过硬的扶贫队伍; 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发挥驻村干部作用, 科学配备贫困村 “第一书记” , 明确其职责定位, 真正体现 “第一书记” 的要义, 使其工作更接地气, 更加务实。要激发社会扶贫活力, 大力倡导民营企业家参与扶贫,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 继续探索与外地合作联手扶贫, 最大限度汇聚帮扶力量。

在科学考评上下真功夫。强调, “要突出目标导向、 结果导向” , 为科学做好扶贫考核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要科学设定考评指标和权重, 着重考察贫困村发展情况、 贫困户生活改善情况和群众满意度, 让群众指标在考评中占更大分量。要加大监督力度, 引入第三方机构, 对地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公开考评标准、 考评过程、 考评结果,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坚决消除 “被脱贫” 、 “数字脱贫” 等怪现象, 以科学考评推动扶贫事业健康发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