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学习从多请示引发的思考心得体会【全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7 11:13:37

在日常工作中,请示汇报是一种工作制度,也是保证工作高效有序、不轻易出差错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个人学习从多请示引发的思考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学习从多请示引发的思考心得体会1】

现在,不少干部有一种不好的作风,凡事不管大小都要请示汇报,甚至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要请示,既增加了领导的负担,又延误了办事时机,造成了效率低下,这种“凡事请示”当止。

要克服“凡事请示”,就要做事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还请示汇报的马上请示汇报,该立即着手的绝不犹豫。现在很多干部干事拖拖拉拉、等等靠靠,能今天完成的工作非要“请示”等到明天去完成,工作作风慵懒散漫,影响了办事效率,也影响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如何克服干部“凡事请示”呢?一是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待工作要时刻绷紧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能马上干完的工作,决不拖到今后去干,这就如同一场赛跑,全程都要冲刺,要常想肩头责任,常思为官之道,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敬终、一以贯之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不能有畏难发愁情绪。在困难面前,要果断一点。要敢于为群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烦心事”、“闹心事”。面对比较棘手的问题要敢触及,不能害怕担责任、捅篓子,要坚决摒弃畏难心理,勇于面对“老大难”、解决“老大难”,让群众看到党员为民服务的决心和能力。三是要在群众面前果断利落。要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紧紧贴着群众、深深依赖群众。对待群众的一切,都要干干脆脆,立即办理,不等不靠。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意见建议,真正了解群众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希望,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喜欢什么、痛恨什么。在制定决策时,要始终树立群众至上的理念,从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出发,让群众满意,让老百姓信服。

【个人学习从多请示引发的思考心得体会2】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深入开展,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部分领导干部精心出谋划策,但群众对此却并不“买账”,甚至还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根子还是出在领导干部身上。

部分领导干部出发点是好的,积极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想方法、出点子、谋思路,那为何群众却不“感冒”呢?原因之一就是习惯于对群众作指示,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当成群众的“幸福追求”,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要改变这种“你有心搭台、我无心唱戏”的尴尬局面,领导干部就要对群众少指示而多请示。

自身定位要“准”。部分领导干部对自身的定位不准,官僚作风气息太浓,认为自己是“领导”,在思想认识、眼界视野、能力水平等方面自然要比群众强,习惯于高高在上、自作聪明作指示,这样的“指示”并不能有效指导群众开展工作,群众当然不满意了。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群众谋利益,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向群众“请示”,而不是对任何问题都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

调查研究要“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部分领导干部平时不注重调查研究,下基层调研“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和群众座谈只求“照张相、见得报”,调查研究不细致,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亦或是尽拣“顺耳”的听。缺乏“实打实”的调查研究,在决策中就会脱离实际做出不科学决策、错误的决策。

工作方法要“活”。俗话说,“砍的不如旋的圆”,在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可能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措施是可行的,但是部分领导干部却用“指示”的口吻“发号施令”,群众自然不把“指示”当回事。很多时候,“指示”不如“请示”管用。用“请示”的口吻同群众交流,群众会感受到尊敬之意,自然会把干部当“自己人”看待,那么做出的决定、想法、措施自然就会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工作开展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个人学习从多请示引发的思考心得体会3】

十八大后中央多次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指出:“请示报告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也是组织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请示报告制度还是党内重要的学习制度,因为撰写工作报告既是集中党的集体智慧的实践过程,也是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

在贯彻落实党内组织之间的请示报告制度方面以及领导干部个人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轻视态度。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为请示报告可有可无,在处理一些应该由中央和上级组织统一决定的重要问题时,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对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重视、不认真、态度敷衍,存在漏报、错报甚至瞒报现象。

二是侥幸心理。有的领导干部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时存在偷懒和钻空子的侥幸心理,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习惯夸大成绩和功劳,有意识地掩饰缺点和错误;有的领导干部通过玩弄各种伎俩把一件需要汇报的大事情分解成一件一件可以不汇报的小事项,逃避上级组织的监督;有的干部自以为很多事情上级组织无力监管,对个人的去向及工作不及时请示报告,独来独往,天马行空

三是对抗倾向。有的干部明知故犯,隐瞒组织违规办理多个身份证、护照,通过各种途径偷偷将家人送到国外;有的领导干部明知组织有纪律与规矩,仍明目张胆地拒不执行组织重大事件和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给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造成损失。

完善党内请示报告制度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历史上贯彻请示报告制度的宝贵经验与优良传统,又要解决当前党内请示报告制度执行上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党内规矩与程序意识。二是加强对请示报告制度执行的监督。三是补充健全请示报告制度体系。应明确规定请示报告的具体内容与基本程序,各地方组织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法规,使请示报告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