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多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05 22:51:35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保密工作、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对保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加强保密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考量。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

近年来,保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国家秘密存在形态和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泄密渠道增多、风险加大、危害加重;保密工作对象、领域和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进入涉密领域,聘用人员直接管理密件,涉密人员岗位设置随意性大、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之间把握尺度发生变化,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解除等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等,正如《密战》中所表现的那样,让我们感到现代化窃密手段无声无息、无孔不入。面对纷繁复杂的保密形势,作为保密工作者,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是当前一个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必须筑牢六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忧患意识、法治意识、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淡泊意识。

一、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入手,筑牢政治意识

我们党经历了90年的艰苦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广大党员干部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国家和人民、对革命事业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检验理想信念和政治意识是否发生动摇,不仅要看在面对胜利和荣誉的时候,能否经得起考验,更要看在面对威逼和利诱的时候,能否经得住考验。一些同志经不住利诱出卖国家利益,根本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政治意识发生了动摇,说白了就是没有共产主义信仰,不讲政治。保密工作者,在面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政治考验时,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政治上把握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对的信心,对党、对忠诚,不能利令智昏背叛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入手,筑牢忧患意识

当前,我们的安全保密形势不容乐观,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日趋激烈,美国政府实行政治军事战略转移,将重点转至亚洲,直指中国,窃密活动日益猖獗;保密与公开交流界限模糊,尺度难以把握,给处理好公开与保密两者关系增加了难度;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我国计算机和网络核心技术一直依赖进口,软、硬件被“做手脚”的可能性很大,而我们日常工作又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居安思危,增强敌情观念,筑牢忧患意识。

三、从抓好保密法制宣传入手,筑牢法治意识

新保密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密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发展期。保密法已经成为同各种泄密窃密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事业顺利进行的有力武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广大公民的保密法治意识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相适应,许多人对保守国家秘密存在模糊认识,保密法治意识淡薄。尤其是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平台日趋多元化;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境内外人员往来大幅度增加;国内利益多元化加剧,市场竞争激烈,商业、技术领域的泄密窃密案件频发,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加强保密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保密法治意识,增强依法保守国家秘密能力,是当前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建议以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涉密人员和保密干部为宣传重点,努力提高保密法治意识,增强依法保守国家秘密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结合有关泄密窃密案件,以案说法,努力提高保密法律法规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组织开展群众爱参与、易参与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宣传实效。

四、从提高鉴别力和警惕性入手,筑牢防范意识

失泄密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涉密人员的政治鉴别力弱,保密防范意识不强。一张简单的图纸、一份普通的文件资料、一句无心的玩笑都有可能含有涉密信息,一旦疏忽就很可能给单位、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不间断、多形式地开展保密宣传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中央关于保密工作指示精神及有关政策法规,强调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要广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生动直观的保密教育,通过播放保密警示片,开设保密知识讲座,举行保密报告会等途径,筑牢保密思想防线,提高政治鉴别力和保密警惕性。

五、从完善制度抓好落实入手,筑牢责任意识

作为保密工作人员,可能知密范围会广一些,知密时间会早一些,在上传下达过程中有时还可能充当领导同志的“代言人”,所以,责任意识对保密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管住自己的言行,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打听的不打听;管住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不在非办公场合谈论工作,不在涉外场合谈论政治,不把工作文件和涉密介质带出办公场所。另一方面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按章办事,严格程序,创新保密管理方法,切实加大保密制度的执行力度和保密关键环节的管理力度,常检查、常提醒、常督促。突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严守保密纪律,明确保密责任,不能背离原则怕得罪人,不能碍于情面当老好人;突出对涉密纸介质的管理,严格借阅、使用及销毁制度,什么文件资料能看,什么文件资料不能看,要保持清醒头脑;突出对涉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配备保密防护软、硬件,提高保密技术水平和防范手段;突出对涉密场所的管理,保密重地,限制进入。

六、从树立健康积极价值观入手,筑牢淡泊意识

泄密者当中不乏主动出卖国家秘密的,其主要源于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人生活腐化,利欲熏心,一旦抵不住诱惑得到想要的,就心浮气燥、忘乎所以;有的人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心存积怨,一旦受到别有用心的人拉拢策反,就不顾一切、投怀送抱。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备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脱离低级趣味,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作为一名保密工作者应该摆正位置,用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处理事情,解决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问题,解决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争权力大小、不争高低轻重、不争待遇厚薄、不争功过多少,多看别人长处、谅解别人短处、理解别人难处,始终保持平和、成熟的心态,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为利诱所惑。

新时期有新挑战,网络时代的保密意识应当是党员干部们最不应回避的必修课程。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保密观念,提高保密意识,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

【关于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教育学习心得体会2】

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命;和平时期,保密就是保发展、保平安、保美好生活,甚至更多。大家对这句话的前半句都很认同,至于后半句,一些人就会对笔者说:你是不是说得有点过了,哪有这么重要?笔者认为:有人质疑这句话的后半句也难怪,因为在当前,特别是在基层,保密工作确实不被常提起、常关注。那么,当前基层的保密工作现状如何,又面临着哪些困难?加强基层保密工作意义何在?我们又该怎样抓好这项工作呢?

一、当前基层保密工作不容乐观

笔者曾经在多个非正式场合向一些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同事提到保密工作,有的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感觉就是这个词与我无关、这事离我很远。确实,在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这个层面,保密工作面临比较尴尬的处境,具体可以用“三无”来形容。

一是感觉“无密可保”。一些同志说,在我们这个层面,哪有什么秘密可言,我们每天干的都是可以说、可以看、可以上网的工作,谈不上秘密,更谈不上保密。其实这种看法很“危险”,而且持有这种看法的同志还不在少数。殊不知,秘密分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秘密4种,有时我们会接触到上级下发或传阅的秘密级文件,这就是国家秘密;有时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招商项目,也会调研相关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别人的商业秘密;有时我们又会接触到一些敏感的工作,比如:人事变动、财务报表、经济指标、暂不适宜公开的文件或事情等,这些都是工作秘密;至于个人秘密就无须再多说。因此,尽管是在我们基层,秘密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的,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重视和保护的。

二是认为“无关紧要”。看了上一条的介绍,可能有的就又会说了,你说的这些秘密都无关紧要,别人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笔者可以这样说:这样的看法有“明知故犯”的嫌疑,更“危险”。我们暂且不说国家秘密泄露会有怎样的后果,先看看我们身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事,比如说:一个再谈项目,哪怕是你只向别人透露了诸如项目名称、总投资、准备在哪里落地等“很平常的一点信息”,那这个项目就有可能被别的地区或竞争对手挖走,殊不知你透露的“这一点点很平常的信息”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秘密、甚至价值千金。再比如:你无意间泄露了你单位年终上报的某个数据,那很有可能你单位的这项指标将在年终考核中“垫底”,这绝不是说笑。可以这样说,一旦秘密(哪怕是你认为无关紧要的、甚至在你眼中不认为是“秘密的信息”)泄露,都可能会造成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工作上的被动和损失。

三是工作“无人问津”。目前的基层工作,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的压力巨大,工作千头万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地方的保密工作就不自觉地“靠边站”或“退居二线”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就成了保密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保密工作甚至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有的基层单位,可以说几乎没有领导过问过此项工作,也从来不会专门研究或布置这项工作,至于保密工作所需的经费和设备,也就“顺理成章”的“不再需要”了,这样的局面最终导致工作无人来干,至于是否泄密就只有“赌运气”。

二、加强基层保密工作十分必要

第一,基层保密工作的基础相对来讲最薄弱。涉密人员的意识相对中省市层面普遍显得更弱,保密经费投入相对更不足,人防技防物防措施也相对更差,因此,秘密从基层泄露的几率相对来讲也就最高,也就最需要加强保密工作。第二,基层发生泄密事件后补救最难。由于基层保密工作力量和技术措施的有限,若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基层很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也无能力在第一时间补救,造成的影响也就会更远,这几年,中省通报的一些从基层泄露的典型案件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三,随着基层工作和基层经济的快速发展保密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基层再不是以前的那种“无密可保”的情况了,基层的涉密源和涉密信息越来越多,为此,加强基层保密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三、我们的保密工作必须抓好抓实

首先,要切实提高保密工作意识。着力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打破“保密与我无关、保密离我很远”的思维定式,加大保密法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升涉密人员保密意识和水平,通过加大失泄密案件的通报力度,进一步扩大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知晓度。其次,要切实加大保密工作重视度。要加大保密经费和设备投入,基层要把研究保密工作作为乡镇街道党政联席会和部门党组会的重要内容,要明确和落实保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的责任,学并运用好保密知识,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基层保密无人重视和无人干的问题。再次,要切实抓好保密管理。加大对涉密人员、涉密岗位的管理,定期签订保密承诺书,定期对涉密人员开展培训和警示教育。加大现代保密技术应用力度,加强对密级信息载体、保密要害部门、重要涉密会议和重大涉密活动的管理。最后,要切实落实保密相关规定。不断完善保密工作制度,加大保密工作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检查,严格按规定和制度办事,确保保密技术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贯彻落实。对发生泄密事件的,严格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此外,结合我区实际,并针对我们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普遍关心和容易出现的几个具体问题,笔者在此做一简要介绍和提醒。一是加强秘密级文件管理。上级印发的秘密级文件,我们基层务必要做到“三个必须、三个严禁”,即:流转密件必须签字留痕,严禁在领导间、股室间横传流转;学密件必须严格按保密规定,严禁擅自录音、复印、拍照、扫描甚至上传网络;销毁密件必须按保密主管部门要求到指定地点化浆销毁,严禁当废书废报变卖处理。二是不得随意对文件进行定密。在我区,除区四家班子和纪委、组织部等少数单位可以通过上级授权获得定密权外(未获得上级授权也不得定密),其余单位均没有定密权,不得随意对自制文件进行定密。三是严格涉密计算机管理。必须将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非涉密载体进行物理隔离,不得将涉密计算机与非保密存储介质和非涉密打印介质相连。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