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作为学习心得体会【优秀】

思而思学网

 【2017思维决定作为学习心得体会1】

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解开彩石山庄案这个死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了关键作用。所谓关键,就在于领导干部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首先要讲规矩,弄明白法律规定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一个人纵有天大的本事,如果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不守规矩,就可能好心办坏事,甚至犯错误、走邪路。但是,如果有了规矩就畏首畏尾,“框框”多了就庸碌无为,为了所谓的“安全”,搞鸵鸟政策、选择性失明,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工作就难有新起色,法治建设就难有新进展,彩石山庄这类“老大难”,也难以突破。

作为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中坚力量,作为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知晓为官做事尺度,不逾越法律红线、不触碰法律底线十分重要,但局限于此而画地为牢、无所作为,同样难当重任。彩石山庄案,时间跨度长、涉及人数众多、涉案标的额巨大、法律关系复杂、矛盾尖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破题,根本在于领导干部的主动作为、

积极作为。他们没有将法治当成抽象概念,没有自缚手脚,而是积极面对案件的实际情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以创造性措施解开了积案死扣。干部的价值在于干事,讲规矩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实干。看一个干部是否称职,要看其尊不尊法、学不学法、守不守法,能否管住“任性”之手,更要看其能否迈开勤政实干的腿,在法治之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使法律成为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前行。

领导干部积极作为,既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引领“最大多数”的风向标。在彩石山庄案中,“关键少数”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法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体现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在法治框架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群众也会在自己的行动中效仿。如此,法治精神才能得以彰显,法治信仰才能得以塑造,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在法治框架下积极作为,说到底就是对老百姓的强烈责任感。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就有多大的勇气、智慧和担当,就能攻克多大的难关、干成多大的事业。彩石山庄案,长达八年难以破题,研究多年坚冰依固,除了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多种问题纠缠等原因,受偿权等难题成了巨大关隘。干工作总会遇到“硬骨头”,等一等看一看,工作停滞不前,怎能对得起百姓期盼?这难那难,心中有群众就不畏难。在这个案例中,“关键少数”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矛盾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法治框架下勇于探索,为打开“死结”找到了法治钥匙。

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各种矛盾绕不开、也躲不过。作为领导干部,推进“四个全面”,努力“走在前列”,加快强省建设,必须看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看到群众期待的目光,要尊法学法守法,更要充满激情、干字在前,以强烈的责任感去践行法律精神,积极主动地运用好法律武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懈探索,这才是从政必备的法治素养,这才是“关键少数”应有的精神风貌。

【2017思维决定作为学习心得体会2】

以什么样的人才观应对新常态,决定着能不能推动人才工作健康蓬勃发展。人才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是思想变革的结果,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人才发展的力度

解放思想,对人才发展具有先导性、引领性作用。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必须遵循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才发展要有新思维。从转型发展到建设“美丽中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对人才发展思想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求全责备,论资排辈,“武大郎开店”,“不患寡而患不均”等陈旧思想仍有市场;舍近求远,“招来女婿气走儿”,急功近利,熟的果子长不大等问题还时有发生。这些严重影响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横亘在人才发展道路上的“绊马索”。以什么样的人才观应对新常态,决定着能不能推动人才工作健康蓬勃发展。

在人才培养开发上,要坚决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强化“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理念,推动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格局。要树立“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开放意识和全球视野,敞开大门和胸怀,统筹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防止“重引进、轻使用”和“重使用、轻培养”,坚持引育并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事业发展中来。

在人才评价发现上,要着力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的思想,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最大化地激发人才动力。要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转变“重论文轻贡献、重短期轻长远、重显能轻潜能、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形成靠实绩、靠贡献、靠真才实学评价人才的导向。坚持注重结果与过程相统一,辨证看待人才创新探索中的失败,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在人才选拔使用上,要切实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强化“以用为本”的理念,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使处于创造力“黄金期”的人才用当其时。“术业有专攻”。要坚持德才兼备,防止“求全责备”,看本质、看主流,用其所长、任其所宜,宽容人才的个性差异,对某些偏才、“怪才”,允许他们各有千秋,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在人才流动配置上,要大力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想,转变“唯区域和部门所有”的观念,发挥市场作用,使人才能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解决制约人才流动的身份障碍、社会保障、互通机制等问题,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人才激励保障上,要彻底破除“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思想,建立健全与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工作机制。运用市场激励手段,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让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一流贡献得到一流待遇。

人才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是思想变革的结果,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人才发展的力度。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以更大的勇气解放思想,以新一轮的理论创新推动人才发展,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机活力,我们迎来的,将不仅是思想的砥砺,更有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