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三去一降一补落实方案

思而思学网

 【中央政策三去一降一补】

1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求,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一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善于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要突破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制定政策、解疑释惑;具体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平衡好各方面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意减少风险隐患。*指出。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国家*均出席了本次会议。

这与上周权威人士表态不谋而合。人民日报5月9日访权威人士指出,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

“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要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要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一季度的经济“超预期”回升让市场态度过于乐观,但四月一系列“冰冷”的经济数据均宣告中国经济回升结束,也让市场恢复了冷静: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仅推动了一个季度的“弱回升”。这也印证了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的判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4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全线回落,仅房地产一枝独秀。

为什么强调L型?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因为L型意味着刺激一没空间,二没必要。权威人士将目前经济企稳界定为“老办法”,这意味着当前引擎不可持续,还是要回归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还是要挑大梁。

会议还研究落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工作,强调在发展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 必须弘扬勤劳致富精神;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必须强化人力资本,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着力把教育质量搞上去,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困惑,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保护,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感。

【中央政策三去一降一补】

滨城区经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瞄准“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市辖区工业经济特点,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一、发挥骨干企业带头作用,严把节能和项目准入关,积极主动去产能

(一)抓骨干企业去产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滨化、中沥等骨干企业,认真分析市场供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主动调整,比如:滨化利用自身特有氯碱循环产业链条,打通了各装置之间上下游关联,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中海沥青致力于内涵式发展,提升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条,自主研发生产的高芳环保橡胶油,填补了国内生产的空白,2010年通过REACH认证注册,获得出口欧盟的通行证,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环保橡胶油生产商,产品相继出口越南、韩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二)用好“节能”倒闭机制去产能。一是将节能量分解到重点用能企业,与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6家省重点用能企业启动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认证或评价工作。建立了节能环保统计系统;全面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对17家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上报。对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上报人员进行培训,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各重点用能企业对在用电机做出了淘汰、更换计划。滨化集团、亚光家纺、东海龙活塞、滨农科技、侨昌化学、大有新能源等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形式,产品节能、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二是严把项目 “节能”评估关。对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的20万吨/年高标准环保橡胶油精致技术改造项目、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氯乙烯装置电石上料及压缩系统优化项目、山东滨化瑞成化工有限公司的三氯乙烯装置尾气治理技术开发项目、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双氧水装置氢化尾气回收利用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严禁新上过剩产能。三是用好奖惩措施。2015年山东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资金21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资金64万元。2015年度节能专项资金36万元。四是严格节能监察。对滨农科技有限公司清洁生产项目进行验收,对滨州三元家纺有限公司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对重点用能企业、4家省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促巡察。

(三)狠抓项目准入关,防止新增过剩产能。制定出台《滨城区工业园区项目准入办法》,严格项目准入条件,项目必须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等有关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符合滨城区主导发展的产业;符合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滨城区区域性规划,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严格拒之门外。

二、加强外出学习合作,创新营销模式,组织企业去库存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指标达到98.82%。

(一)组织企业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先后举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实操技能专题培训班”、组织企业赴博兴参观学习电子商务工作、赴湖州学习工业经济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先进经验做法、全年共组织企业300余人次参加了省市各类培训班,扩展了企业家的市场开拓视野,提高了管理水平。

(二)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实现线上营销。组织3家企业参加“2015年山东纺织服装展示展销会”,申报14家纺织企业参与省政府组织的山东家纺线上展销,推荐企业作为好品山东与阿里巴巴合作,页面活动在1688行业首页展示。组织2家企业参加山东省大宗工业品网络营销推进会,积极推进参会企业与中国制造平台、京东商城、天猫商城对接,提高了传统工业企业对电子商务认知程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区内的华纺股份、柒彩通网络科技、远洋科技三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达到3家。

三、出台实施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助企业去杠杆

(一)盯紧企业资金链条。建立企业资金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监测,实施预警制度,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处置可能对区域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防止金融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用好金融稳定资金。实施《关于加强金融工作的意见》,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链风险,稳定投融资环境,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四、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减少审批环节,帮助企业降成本

(一)降低企业内部运行成本。积极引导企业抓好企业财务管理,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严格支出管理,大力压缩两项资金占用,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提高资金流转速度,确保资金链安全,防止新的“三角债”产生。积极引导企业抓好成本管理,推进管理信息化,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实现降本增效。加强企业间协同发展降成本。

(二)减少审批环节。我局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度,按照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提高办事效率,提高为企服务水平。

(三)加大减税降费宣传力度。通过中小企业山东滨城网等加大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减税降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帮助其申报相关税费减免事宜。

(四)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在用电管理方面,4家企业(滨化集团、滨农科技、中海沥青、新天阳化工)作为2015年度第二批电力直接交易用户,适用直接交易相关政策,大大节约企业用电成本。中海沥青作为入选第二批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用户,与供电公司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47万元(2015年7月-12月)。我区又新增电力直接交易用户4家(大有新能源、九环石油机械、友泰科技、裕瑞新能源)。

五、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引领企业科技创新,多措并举补短板

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6.2%,占比居全市第一位。良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良信”新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截止当前全区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5个,居全市第一位。

(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补短板。我区化工、机械、建材等重化工业占比 52.48%,工业结构偏重是我区工业发展的短板。围绕补齐短板,我区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文件,突出政策引导,加快工业转型升级。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5亿元,占工业投资总额的78.36%,同比增长25.3%。投资37亿元滨化集团化工公公司综合技术改造项目,五氟乙烷装置、四氯乙烯装置即将开车;投资18.7亿元中海沥青含酸重质油综合利用与产品质量升级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的准备工作,即将开车运行。滨州港-中海沥青原油管理线项目,计划5月份开车运行。华纺科技产业园升级示范项目,6.5万平方米的花布车间生产正常,5万平方米的家纺绗缝车间建设以及设备的搬迁安装已全部完成,已经投产运行。大唐热电项目2015年底实现供暖季按时发电供热。目前,我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智能工厂试点企业4家(亚光家纺、九环石油机械、安琪酵母、东海龙活塞),

(二)培植新兴产业补短板。按照《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政策引导方向,加大滨城推介力度,在做优增量上下功夫,重点吸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落户我区。

(三)突出创新驱动补短板。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加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市级16家。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亚光家纺复审通过),市级5家(华纺股份、九环石油机械、亚泰雅德、博远模板、东海龙活塞),新增19家企业与高校合作,全区开展产学研合作规模企业达到43家。成功申报3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企业,4家省级“一企一技术” 研发中心、创新企业;二是强化企业家培训工作。加强了企业家培训。今年先后在中国石油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举办各类培训班5场次,累计培训企业家106人次,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培训全覆盖目标。引领企业家在观念上、管理上、生产上加快转型,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