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史?卷六?本纪第六?成祖二》中记载,永乐二年十一月癸丑(1404年12月),“京师及济南、开封地震,敕群臣修省。”天津市地震局有关专家介绍,在“京师、济南、开封”这个范围内同时地震,就表明,这场地震的波及范围很广,距离北京很近的天津,是无法避免此次灾难的,但由于相关的历史记载丢失,现在已经无法准确地查找到当时的损失情况,只能从明代的史书中读到一点有关这场灾难的记载。当时人们对科技的掌握程度有限,还无法对地震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当时的明朝皇帝朱棣,只能是“敕群臣修省”,看看这些大臣们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来检讨一下自己的言行。
天津市地震局研究员李大华对记者说:“因为天津设卫筑城也是永乐二年十一月的事情,再加上以后的许多年内,天津地区一直在发生地震,所以说天津设卫的城墙是伴随着地震建起来的,一点也不为过。”根据《明史卷三十?志第六》中记载,“永乐元年十一月甲午,北京地震,山西、宁夏亦震;永乐二年十一月癸丑,京师、济南、开封并震,有声。六年五月壬戌,十一年八月甲子,京师复震。十三年九月壬戌、十四年九月癸卯,京师地震;十八年六月丙午,北京地震。”自永乐二年至永乐十八年的近16年间,天津及其周围地区一直是处在地震当中。
3条断裂带挤出天津卫
李大华对记者说:“天津从设卫到现在,一直是处在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和北西西向燕山渤海断裂带两条断裂带的交汇点上,再加上一条北北东向、北东向河北平原断裂带,可以说是这3条活动断裂带把天津卫给‘挤’了出来。”
据李大华介绍,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深大断裂带,南起郯城、潍坊,穿过渤海湾,到辽宁的营口、沈阳,一直延伸到吉林和黑龙江省。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公里,总体走向为北北东。根据可以考证的史料记载,此带曾发生过1668年莒县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和1975年海城7.3级强震。它在渤海海域部分称为营潍断裂,营潍断裂方向稳定。以渤海拗陷为界,南、北可分两段,北段长300公里,宽5-20公里,呈长条状垒块结构。该段中生界地层分布较多,断层对新生界地层有控制作用。南段包括渤南、垦东和莱州湾等地,全长200公里,宽40-50公里,该段垒块、垒堑相互嵌结,构成菱形块体。南段东支断裂以北北东向的地堑系与陆上沂沭断裂带的安丘-莒县,景芝-大店断裂相连;西支断裂与唐吾-葛沟,沂水-汤头断裂相接。由于断裂带各段的活动性和活动状态不同,强震主要集中在临沂-潍坊、莱洲湾-渤中拗陷等地段。
河北平原断裂带是由几条大致平行的雁列式地堑或断裂构成的活动断裂带,它是一条右旋剪切带,串联了汤阴地堑、束鹿地堑、里坦断裂、唐山断裂带等。该带主要包括:太行山山前断裂、邢台-大城-唐山断裂带、沧东断裂带和聊城-兰考断裂带。区内发育有一系列拗陷和隆起,场地附近由西向东为冀中和临清拗陷。沧县隆起、黄骅拗陷、埕宁隆起、济阳和渤海拗陷以及南侧的鲁西和徐淮隆起。沿断裂发生过一系列强地震,如1830年磁县地震、1882年深县6级地震、1966年邢台7.2级地震、1967年河间6.3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等。
燕山渤海断裂带,是一条复合型构造断裂带。西起五原,经包头、呼和浩特,沿燕山南缘的张家口、北京、宁河、唐山进入渤海,为几经转折的北西西向展布的深大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强烈,与河北平原断裂带北段及郯庐断裂带的渤海段相交汇,使得该带的构造十分复杂。历史上在上述断裂带交汇区域发生过多次强震,其中包括1679年三河平谷8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和渤海区域4次7级以上强震。
李大华还介绍,华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大,频度也较高。工作区最早记载的破坏性地震为公元前231年在河北省蔚县附近发生的强烈地震。
但是,由于天津建卫初期的史料和典集基本已经丢失,现在无法考证设卫初期的地震对天津卫产生了什么样的灾害,在明史的记载中,也只有80多个字对天津卫和附近地区的地震做出了表述。
1995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根据全国各省市的《地震志》以及可以考证的史志编写了《中国历史强震目录》。据李大华介绍,这部书中记载的基本上是我国历史上破坏十分严重的地震,对于一些只有小规模破坏的地震或史料不全的地震没有记载。天津建卫初期地震的史料基本无法找到,所以未能收录在这个目录当中,但从中可以找到一些在历史典集中记载的、对天津产生影响的地震。
例如1679年9月2日发生的河北三河平谷大地震。这次地震中,在这个断裂带上的城市基本全部都有毁坏。现隶属于天津市的蓟县,“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州署及城垣西门瓮城中空倒塌。万寿兴隆观岁月浸久,地震后栋折榱崩,殿庭倾圮,黄龙祖师殿坏。地裂深沟,涌黑水。盘山崩陷。”武清县、宝坻县也是“平地忽裂,黑水涌出”。而已经在当时设卫建城的天津则是“房屋倾圮,有尽室覆压者,掘被压者活数十百人。”从这点分析,这场地震所波及的范围,与建卫初期发生的地震影响范围基本相当,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建卫初期的地震级数也不会小于这次,被压在房子下面的人也就能活下几十人而以。
大震不要怕再等400年
前一段时间,世界各处频繁地震,中国云南省大姚县、日本宫城县北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土耳其西部的代尼兹利省等发生地震,包括4月份天津发生的小震,都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天津处在地震带上,是不是就意味着地震会像设卫筑城初期那样频繁光顾呢?
李大华给了记者一个否定的答案。他说:“天津虽然处在地震带上,但地震在很长时期里不会给天津造成任何影响。地球每天都按照她的轨迹运行,陆地板块的构造运动也不会停止。根据科学研究,天津如果再发生大地震,至少是400年到700年以后,在这段时间里天津是不会受到大地震骚扰的。就算是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我们仍然不能控制地球的构造运动,但我们的后人肯定已经研制成功比现在的建筑物强度要高很多的建筑物,所以也不会因为地震而产生灾难。”
“为什么我会这样判断呢?有一部分是我个人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历史上强震的分析。在天津设卫筑城这600年来,初期的史料只是对地震的情况加以描写,并没有记录当时产生的灾害以及伤亡情况。但根据当时地震情况的记录可以看出,天津设卫筑城的前16年间,是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在设卫筑城275年后,清史里又记录了一次对天津及周边地区影响比较大的地震。再至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这又是297年,根据现在的构造运动情况分析,再次发生大地震,保守估计还要有近400年的时间。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子孙也许就已经有了克服地震的良方妙策,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针对‘天津将要发生大地震’的谣传,我认为是极为不可信的,请大家不要对此担心。”李大华坚定地说。
李大华表示,地震确实能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意想不到的灾难,但我们不应该害怕它,应该去面对它,解决它。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必定会把地震这个数千年来困扰人民生活的恶魔彻底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