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震带分布高清图,贵州地震带清晰分布图

思而思学网

贵州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东侧,西部部分地区已经跨入南北地震带,郭金城认为贵州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南端( 郭金城,1993) ,贵州地震的频度和强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1308 年至 2011年,贵州共记录到 3 级以上地震 120 次,其中 3. 0 ~3. 9 级地震 79 次,4. 0 ~ 4. 9 级地震 21 次,5. 0 ~5. 9 级地震 18次,6 级以上地震 2 次。1819 年以来,震中在贵州境内的 6 级左右地震有 3 次,即:1819 年 9 月 14 日发生在贵定的 6. 0 级地震; 1875年6 月8 日发生在罗甸的6. 5 级地震; 1948 年10 月9 日发生在威宁的 5. 8 级地震 ( 震中烈度 VIII 度强) 。覃子建提出 1948 年 10 月 9 日发生在威宁的地震震级应该定为 6 级以上( 覃子建,2011) 。

贵州地震的分布规律,刘鼎文、贵州省地质局、郭金城、覃子建、刘家仁等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做过研究( 刘鼎文,1980; 贵州省地质局,1980; 郭金城,1993; 覃子建等,1994; 刘家仁等,2011) 。笔者在编写《贵州省地震志》过程中,对贵州省地震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1 平面分布
贵州地震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从已有的地震资料来看,贵州地震分布总体特征是西部和西南部地震密度和强度较大,中部和北部次之,东部和东南部相对弱些。贵州地震的平面分布,条带状特征不明显,呈区域性面状分布。因此,本文根据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和控制地震的构造的差异,将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 3 个区( 图1) ,分别用 A、B、C 表示。A 区命名为威宁?晴隆区,B 区命名为遵义?贵阳区,C 区命名为铜仁?榕江区。A 区和 B 区的分界为北西向的垭都?紫云断层( 带) ,B 区和 C 区的分界为近北东向的松桃?独山断层( 带) ,两个边界断层( 带) 在平面上构成汉字的倒“八字”型。

图 1 贵州 1308 ~2011 年≥Ms 3 级地震震中分布及平面分布分区
A: 威宁 - 晴隆区 B: 遵义 - 贵阳区 C: 铜仁 - 榕江区
Fig. 1 Epicenter( magnitudes≥Ms 3) distribution and earthquakes regionalization,in Guozhou province,from 1308 to 2011
A: Weining-Qinlong area B: Zunyi-Guiyang area C: Tongren-Rongjia area

威宁?晴隆区( A 区) 。本区为大致沿赫章?镇宁?紫云一线( 垭都?紫云断层( 带) ) 南西贵州省境内地区。这个区域的地震的分布相对最密集。本区面积约为贵州国土面积的20 %,贵州有记录以来的 80 % 左右的地震分布在这个区域。南北( 北北西) 向、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是地震的密集分布区。地震主要分布在威宁、水城、晴隆、六枝、盘县、兴义、贞丰、罗甸等几个区域。1948 年 10月 9 日的 5. 8 级地震发生在威宁西部,震中的位置为北西向的垭都?紫云断裂和近南北向的石门坎断层交汇部位附近。晴隆附近有多次 5 级以上地震发生,这个区域是南北向的三叠纪碳酸盐台地和碎屑岩盆地过渡位置( 可能有同沉积断层) 、北东向断层交汇部位,垭都?紫云断层也经过这里。1875 年 6月 8 日发生的 6. 5 级地震,震中在罗甸县,紧邻紫云县和望谟县,震中在北西向的垭都?紫云断层和北东向的开远?平塘断层交汇区附近。


遵义?贵阳区 ( B 区) 。本区位于赫章?镇宁?紫云一线( 垭都?紫云断层( 带) ) 以东地区,松桃?三穗?独山( 松桃?独山断层( 带) ) 以西地区。这个区域占贵州国土面积约60 %,贵州有记录以来的 15 %左右的地震分布在这个区域。

这个区域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南北向断层和北东向( 北东东向)断层交汇部位附近,或者在这些断层附近。最典型的是 1819 年 9 月 14 日发生在贵定的 6. 0 级地震,震中在南北向的贵定断层和总体近东西向的黄丝断层交汇部位附近。

铜仁?榕江区 ( C 区) 。本区位于松桃?三穗?独山( 松桃?独山断层( 带) ) 以东贵州省境内地区。这个区域约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20 %,贵州有记录以来的5 %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地震多发生在北东向断层上,或者断层附近。该区还没有纪录到 6 级以上地震发生,但这个区域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 梁操,2011) 。

2 垂向分布
我们选用贵州地震记录中,震源深度比较可靠的 2007 年至 2010 年的地震资料,经过作图和统计,对地震深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的地震基本上都属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 7~ 11 km 这一区间内( 图 2) 。A 区和 B 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变化有一定的差异,B 区在 30 km 以浅深度内,地震释放能量随深度呈现跳跃状变化,但总体上呈向上凸起的较为平缓的弧形变化,先逐渐增高,至9 km 处达到最高点,而后逐渐降低。A 区震源深度主要在 20 km 以浅深度内,在 20 ~70 公里也有地震发生。从地震能量释放的角度看,A 区在震源深度约 5. 5 km 处突然出现一个高达 2 个数量级的跃升,在深度约7 km 处回落到接近跃升前的位置,而后又逐渐下降( 刘家仁等,2011) 。

图 2 2007 -2010 年贵州地震深度分布图( 垂直垭都 -紫云断层的剖面投影( 刘家仁等,2011) )
Fig. 2 The focal depth distribution of Guizhou ,from 2007 to 2010 ( Section projectionvertical Yadu-Ziyun Fault) ( Liu Jiaren,2011)

3 时间分布
从已经有的地震记录资料来看,贵州地震在历史上也有相对平静期和相对活跃期相间出现的特征。刘鼎文研究了贵州 1308 ~1948 年的地震资料,得出这个期间贵州出现了 5 个地震活跃期: 1526 ~1551 年 ( 25 年) ,1642 ~ 1670 年 ( 28 年) ,1809 ~1819 年( 10 年) ,1875 年( 1 年) ,1930 ~ 1948 年( 18年) ( 刘鼎文,1980) 。贵州省地震局根据 1495 年至1980 年间贵州地震记录分析,得出 1495 ~ 1632 年( 138 年) 为地震活跃期,1633 ~1804 年( 172 年) 为地震平静期,1805 ~ 1980 年( 176 年) 为地震活跃期,这个活跃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 贵州地震局,1980; 卢定彪等,2011) 。笔者选用贵州1900 年到2011 年的 Ms3 级以上地震做地震震级的时间分布图( 图 3) 。从图上可以看出,1975 年以前的 3 级以上地震的频度比之后的低,这可能是地震记录方式和监测台站的密度差异造成。贵州 1965 年以后才有了一个地震监测台站( 花溪地震监测台) ,开始了地震的仪器记录,但精度非常有限。到 1979 年,贵州又新建了盘县、毕节、贞丰和德江 4 个地震监测台站,使贵州的地震监测精度有所提高,能够监测到的小地震也就多一些,资料相对完整一些。1979 年以后的 3 级以上地震频度比较高,可能就是地震监测精度较高造成的。因此,笔者将贵州 1900 ~ 2011 年地震分 1900 ~ 1975年和 1975 ~ 2011 年两个阶段来分析研究。1900 ~1975 年,选 4 级以上地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这段时间有 4 个地震活跃期,即: 1906 ~ 1919 年为相对活跃期,持续时间 13 年; 间隔 9 年后,1928 ~ 1941年为相对活跃期,持续 13 年; 间隔 7 年后,1948 ~1955 年为相对活跃期,持续时间 7 年; 间隔 8 年后,1963 ~ 1974 年为相对活跃期,持续时间 11 年。1975 ~ 2011 年,选 3 级以上地震为分析研究对象,这段时间有 3 个地震活跃期,他们是: 1978 ~ 1989年为相对活跃期,持续时间 11 年; 间隔 4 年后,1993~ 2000 年为相对活跃期,持续时间 7 年; 间隔 3 年后,2003 年开始进入一个相对活跃期,到 2011 年仍处于活跃期,持续时间大于 8 年。从这里可以看出,地震的活跃期和平静期是相对的,并与选择的地震震级有关,选择的地震震级越小,平静期时间越短,活跃期时间越长。

图 3 贵州 1900 ~ 2011 年≥Ms 3 级地震的时间分布图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