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领导发言稿精选

思而思学网

导语: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基于新时期扶贫形势发生重要变化所进行的重大战略性调整。下面是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领导发言稿,欢迎参考。

篇一: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领导发言稿2017

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针对“精准扶贫”的思想,全国人大代表冯月菊提出,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对精准扶贫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其中能够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示,即通过精准扶贫,能够彻底解决很多问题,对于很多人陷入贫困中的人来说,总是希望能够摆脱这样的困境。但是,扶贫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应该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对于精准扶贫来说,必须能够以“精神扶贫”进行有效推进,只有如此,或许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效果,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精准扶贫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能够懂得这样的价值,即通过精神扶贫的不断推进,能够实现这样的基本效果和目标,最终能够满足大多数的诉求。

推进扶贫需要精神动力支撑,这是精神扶贫的逻辑起点。《中国志气》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没精神,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唱出了精神的可贵可赞。“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精神贫乏更甚于物质贫乏,要实现真正的扶贫,必须首先在精神上脱贫,如果精神上不能够脱贫,就难以战胜贫困,反而被贫困压倒。由此可见,所谓扶贫就需要这样的精神动力的支撑,而精神动力的源泉就来自于这样的精神扶贫的过程,让每个人首先能够从精神上进行脱贫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最终过程,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向着精神扶贫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授人以渔”,而“精神扶贫”与之不谋而合。俗话说的好,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引导困难群众用小学生的心态对待扶贫,,既心怀感激、好好珍惜,又有羞耻心、进取心,把接受扶贫作为强大的动力,以此鞭策自己,回报社会。同时,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只有如此,才能够彻底摆脱输血的观点,而成为“造血”,为“授人以渔”的目标迈进,这是精神扶贫的根本目标所在。

当然,凡事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精神扶贫也如此。一方面,我们看到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能够有着这样的一个漫长的经历,能够懂得其中的价值,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这样的动力就没有任何前进的路径可言。也正是因为如此,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

篇二: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领导发言稿2017

农村贫困问题是云南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扶贫攻坚是我省最大的民生工程。昨日召开的全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是省委、省政府坚决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迎接我国首个“扶贫日”的具体行动。

思路决定出路。新一轮扶贫着重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坚持整体推进和精准到户相结合、政策帮扶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使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既有效减贫又促进增收。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贫困片区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努力在参与桥头堡建设等重大战略中推进片区和区域经济发展。尤其要把强化产业支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突出民生保障作为缓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让扶贫开发区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热区。

底线必须托住。我省把深度贫困人口和深度贫困自然村的扶贫攻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了严实细化的工作部署,实行科学精准有效扶贫。各地要锁定扶贫对象,建立全省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和沟通对接工作机制,实行动态监测,找准扶贫对象和贫困原因,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引导扶贫项目、资金、措施、力量精确“滴灌”,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一个不漏地托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要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安居和地震安居工程,带动扶贫开发取得实效,尽快在我省消除绝对贫困。

汇集各方资源,构建“大扶贫”的工作格局逐渐成形。我们要进一步拓宽帮扶的领域和空间,广泛动员国内外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有效实施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做现场推进工作,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真正把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去,让老百姓早日富裕起来。

篇三: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领导发言稿20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随着贫困人口绝对数量的快速下降,传统扶贫模式的边际效益递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

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基于新时期扶贫形势发生重要变化所进行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当前,选择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有如下两方面的必然性要求:一方面,实施精准扶贫与新的动态性贫困特征相适应。虽然经过3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减贫成效极其显著,但当前面临的是难度最大和最具挑战性的攻坚阶段。首先由于剩余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干热河谷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度低,生存环境恶劣,扶贫难度极大。在这些区域,巩固扶贫成果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扶贫的难度。其次是因病、因灾等因素导致脱贫人口返贫现象明显,表现出显著的动态性波动变化的贫困特征。上述现实困难要求当前扶贫工作必须开展精准扶贫,瞄准真正贫困人口,解决现实困难和提升发展能力并重,既进一步优化配置扶贫资源,又有效实现可持续扶贫目标。另一方面,实施精准扶贫与贫困人口的需求多元化变化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时期,贫困人口并非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经济贫困,其致贫原因更加多元化,贫困表现也更加多样化。与之相适应,当前贫困人口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家庭收入增长扩展至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不仅要高度关注解决其就业、增收等问题,同时要重视完善、保障其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条件。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扶贫工作必须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准确结合不同贫困农户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这就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改变集中式和单一化的传统扶贫模式,重点以满足不同农户的差异化需求为目标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首先要求改变扶贫工作自上而下、部门主导和行政推动的传统定式,主要通过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制定扶贫措施、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等新的路径选择,实现对传统扶贫模式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改造,解决扶贫工作中长期难以克服的“目标偏离、效率不高、中间流失”等突出矛盾。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除了在战略路径上必须及时进行根本性调整之外,由于涉及多元主体,面临多种制约,还必须及时进行主动性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为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提供必不可少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概括而言,实施精准扶贫当前亟待实现三个方面的制度和政策突破:

一是构建新的扶贫资金使用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要求扶贫资金的支持重点从传统的区域发展向贫困人口的个人需求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除了要有效整合部门扶贫资金、对口援助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能够满足贫困农户差异化个人需求的扶贫资金使用机制。这就要求必须把贫困农户或由贫困农户组建的合作社纳入扶贫资金支持重点,构建扶贫项目与之直接对接的新的机制,真正实现扶贫资金从“漫灌”向“滴灌”的根本转变。

二是构建新的扶贫组织推动机制。精准扶贫与传统扶贫相比,强调要精准满足贫困农户的个人需求,实现扶贫工作持续性地进村入户,这必然大幅度增加扶贫工作量,仅仅依靠扶贫部门极为有限的力量显然是力所难及。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不能继续单一依靠有限的行政力量,必须拓宽视野,着力构建开放式的大扶贫工作新格局,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新的组织推动机制。当前的关键是要以扶贫部门为主导,积极孵化和培育与扶贫相关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等多种形式,解决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必然面临的组织资源供求严重失衡的矛盾。

三是构建新的扶贫参与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必须以满足贫困农户多元化的个人需求为基本目标。因此,贫困农户是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充分满足其多元需求的重要前提,是要建立贫困农户的有效参与机制,使之能够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变普遍的被动扶助为主动参与,愿意为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做出更多的努力。坚守这样的扶贫策略,才能确保扶贫成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通过被扶贫者的积极参与,还可以发现和改进我们工作中的不周之处,更加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可见,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在推进精准扶贫中探索建立贫困农户的全程参与机制,在扶贫对象确认、扶贫需求评估、扶贫项目选择、扶贫项目实施和监测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高贫困农户的参与度,通过贫困农户的全面参与既有效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又显著提升其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