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员干部成长感恩谁讨论发言稿【全文】

思而思学网

【篇一】“干部成长感恩谁”专题讨论发言稿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一个对党不知恩、知恩不图报的人,不可能对党无限忠诚,也谈不上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忠报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做到知恩图报,我们每个同志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在涉及个人利益得失、进退走留等问题上,顾全大局,调整心态,正确对待,以实际行动践行先进性要求。

以无私奉献为做人之本,时刻不忘组织的培养之恩。应该承认,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自己的不懈努力,但如果没有党的培养和组织的关怀,个人尽管有一定的能力素质,也很难有所作为。我们从一名地方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战士,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干部,甚至是部队的高中级干部,其实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关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却做的不够。比如,在个人的成长进步上,总认为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与组织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进步慢了,个人一点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觉得组织亏欠了自己;有的尽管在个人进步上收获了许多,但横攀竖比总认为组织给予自己的还不够,甚至有埋怨、闹情绪思想,等等,这实际上是个人私欲膨胀的表现,也反映了自己政治动力的衰退。列宁同志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时刻铭记党的培养之恩,才能不忘肩负的责任,才能经受住个人利益关系调整的考验,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动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相反,如果淡忘了党的恩情,淡忘了党的培养,就可能会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打了败仗、当了俘虏。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想到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来回报组织的培养之恩。

以珍惜荣誉为立身之源,时刻不忘组织的关爱之心。军人是个特殊的职业,军人的职业就意味着奉献,是与流血牺牲联系在一起的。军人的荣誉感,来自于对党和人民勇于牺牲奉献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荣誉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正确地看待。有的同志把荣誉定格在立功受奖上,认为只要立功受奖了,才算取得了荣誉。其实不然,立功受奖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志是默默无闻工作的,能说他们没得到荣誉吗?应该看到,立功受奖虽与自己无缘,但付出了就有收获,因为我们开阔了视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素质。因此,我们不能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应当振奋精神,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我们常讲,没有立功受奖也是成绩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尽职尽责地干好工作,即使一时没有立功受奖,也会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赞扬,这也是荣誉,而且是更珍贵和真正意义上的荣誉。对他人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要正视别人的成绩,学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当战友获得荣誉时,要给予真诚的肯定和尊重,诚心地祝贺和赞扬。绝不能因个人恩怨搞一些影响部队声誉和干部成长进步的事情,这是对部队对同志不负责任,也是背离党员干部标准的。我们支队历来注重珍惜荣誉,推出了武警部队爱兵先进典型卢刚,总队历届领导来支队检查指导工作,都对我们支队党委班子建设、风气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与全体官兵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是我们的共同荣誉。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而不能说明现在,预示将来。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善于在荣誉面前找差距,在赞扬声中看不足,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永不歇脚地努力工作,才能争取更大的荣誉。

以爱岗敬业为成事之基,时刻不忘组织的帮助之情。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创造的条件和同志们给予的帮助,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然而,现在干部队伍中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同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便把功劳全记在自己头上;有的在他人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闻不问,别人来请教,也推三阻四,缺乏应有的同志感情;有的看到别人晋升职务时,自己就产生失落感,缺乏工作动力。凡此种种,都与。马克思认为,集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条件。这就如一块木炭置于火堆之中会燃烧,与火堆分开就会熄灭。这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一旦离开集体,没有同志的帮助,就难以发挥,甚至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己与部队这个集体割裂开来,与战友对立起来,而要以真心对待战友,以敬业回报部队,真正做到安心尽职,心甘情愿为部队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篇二】“干部成长感恩谁”专题讨论发言稿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是向给予自己成长中关爱的人或社会的一种感激,一种回报,当你身处逆境,是谁教你成长?当你生活与工作遇到困惑,是谁指引你走向光明?当你疲惫回家,是谁为你准备热饭热菜?“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知足感恩才能更好地成长。

干部成长,应当感恩父母。“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活。

干部成长,应当感恩组织。每一位干部都是在组织的怀抱里成长的,从开始对工作的不熟悉到基本掌握要领,甚至成为骨干,无论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离不开组织对我们的关怀和培养。有了组织这个舞台,我们才能更好的“唱戏”,有梯子才能登高。感恩组织,就是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接受组织的监督;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自觉维护大局与团结,抵制歪风邪气,以优秀的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组织认可。

干部成长,应当感恩自己。人生中,没有谁能够帮助自己一辈子,能办得到的就只有自己,感谢自己,自己给自己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自己给自己加油,不断为自身注入动力,不断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不断开拓自身潜在的源动力,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必备要素。

天道酬勤,凡事感恩,学会感恩,是为了更好地健康成长。感恩组织、感恩父母、感恩自己,让自己在生活里经历磨砺、在工作中经受考验、在社会中体会百态,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作为青年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只有把感恩作为一种政治觉悟、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生活境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信念坚定、理想高远、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的人。

【篇三】“干部成长感恩谁”专题讨论发言稿

每到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进行时”,就不时听闻新提拔的干部喜滋滋地“感谢领导的栽培”,甚至还有得到提拔的干部跑到领导办公室深鞠一躬:“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笔者不禁要问:作为党员干部,“被提拔”之后,究竟该感谢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报的是父母养育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的是他人的相助之恩;韩信送漂母千金,报的是一饭之恩……这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道德光辉,它以人性为支撑,是个人的道德行为。

而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培养和重用,是以党的事业为出发点的。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一员,其政治生涯和成长进步,皆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倘若把自己进步的功劳记在某一个领导身上,显然是感谢错了对象。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公恩私报”现象却并不少见,为啥?里面颇有些门道。有的党员干部的确是没有理解清楚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党员之间的关系,犯了糊涂,而有的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些装糊涂的干部,组织意识淡薄,整天琢磨着拉关系、找门路,在结私情上下功夫,信奉“组织没有靠山稳”“会做事不如会来事”“靠本事不如跟对人”那一套,把组织培养的“公恩”故意误解为私人“恩典”,以便堂而皇之地感谢领导,有意拉拢关系,好让领导再帮助自己“进步进步”。

也存在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不正的问题,他们把选拔使用干部当作自己的私权,个人代替组织,党管干部成了“我”管干部,以恩人自居,认为“你是我提拔的”“我是为你说了话的”,把下属的升迁完全归功于自己,竭力使之知晓事成的背后有自己一份“功劳”,是自己“使了劲”起了作用。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俨然变成了其笼络人、谋私利的砝码。

把同志之情异化为人身依附,形成小团体、小圈子,滋生腐败现象,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近年来令人触目惊心的“秘书帮”“石油帮”“山西帮”等腐败窝案无不如此,严重地破坏了党的组织纪律,最终害了自己,也影响了党的事业的发展。

我党从成立之初,就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陈毅就曾言:“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作为。”忠诚于党,不是忠诚于哪个人。党员干部要明白,有些领导干部在党员成长进步的道路上给予了一些关心和帮助,但这只是党组织赋予他的责任,不是其个人的私恩施舍;作为领导,也应把选拔干部当作分内之事和应尽义务,“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但如果感恩弄错了对象,感恩之心就会霉变,感恩观就会错位,人生就会迷失方向。对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怀揣对党组织的感恩心,以赤子之心,践行“三严三实”,以公仆之身,勤政廉洁,造福百姓,才能真正彰显党员忠诚党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