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潘同学转述老师的发言要求,我认真梳理了一下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今天说出来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对教师角色、家庭氛围和学习的一点粗浅认识。首先齐老师和15班的全体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倾心尽力的付出,我们放下矜持不要吝惜自己的热情,以热烈的掌声给以鼓励。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渠道,目的是达成家校共育共识。家长会涉及到三个群体(学生、教师、家长)、两个核心目标(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三个群体中师生交流、家庭亲子交流,都是规范的或者程式化的,只有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局限性,老师已经提供了电话、飞信和qq群至少三种沟通方式。两个核心目标里,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学习,因为它是显性的决定孩子未来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但是健康成长是学习成绩优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人生最终的目标。孩子除了学习好之外还有很多重要因素,比如懂事、自信、快乐、幸福等等,这些关键词涵盖的东西应该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转化差生,差生是相对的而且总是存在的。我们孩子跟张同学(班里第一名)比是否是差生?张同学(班里第一名)与年级第一差距是17分,是不是差生?孩子比来比去去,是不是还有自信心呢?我们在重视学业成绩的时候,不能放松孩子的整体发展,他们不是我们的工具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是独立的人,他们的未来不应该掌握我们的手里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教师的职业角色。
历史传承中,教师角色是两极的:一是韩愈表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圣人角色,一是收取束修挣几斗米混口饭吃的西席先生。前者已被神化,后者呢?九儒十丐,是大家取笑的下九流。
我们现实社会家庭对老师的期望呢?让我的孩子学业有成,老师要尽力啊!你的学生万万千,我的孩子只有一个,你要对我的孩子好,要对我的孩子方方面面都要好,要对我的孩子好上加好,要只对我的孩子好。老师难做啊!
老师的真实境况是个什么样子?老师面临的是确定内容的反复教学(割韭菜),老师面对的这个学生不学习、那个学生打架的琐细事件,老师面对的诸多的检查考核和一些非自己意愿的事情。考核的内容有些东西不认为是重要的,自己认为重要的必须教给学生传承给学生的东西又可能得不到充足支持和认可。学生没得选择,内容没得选择。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会感受到诸多的掣肘。
老师还是弱势群体,近年来老师受攻击、收伤害的还少吗?
说句实话,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就是很好的老师了,能够同时完成一定教育任务的老师就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了。老师跟我们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她们是用自己的光和热,关注我们的孩子,关心我们的孩子,关爱我们的孩子,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一下我们的谢意吧!
家庭的氛围。
有权威数据显示,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80%来自于家庭。我们都是资深家长,荣任家长已经12、3年了,是否就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呢?一个人开车十年的话,肯定老司机了,但是我们做家长不是这样,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可能一劳永逸。相比学开车而言,我们是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呢?
我曾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育纲要里对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想这个也可以成为家长角色定位的参照。支持者,就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意愿,提供孩子自主发展必须的帮助。家长想让他学钢琴成为万人敬仰的艺术大师,可孩子偏偏喜欢画画,家长想让他画画功成名就钱名两得,可是孩子喜欢跆拳道,这个时候怎么办?支持他。喜欢画画,咱就帮孩子分析需要做什么,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方面需要针对性加强,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再一方面孩子情绪低落时、收到委屈时,一定要接纳孩子支持鼓励孩子,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必须支持。合作者,就是不要跟孩子对抗。一旦形成对抗的格局,我们和孩子都不自在,孩子什么话都不跟你说,什么事情都是通过老师、通过其他孩子知道的,这个时候就很麻烦了。
引导者,就是适当的时候给以适当的提示,必要的时候给以点拨。比如做饭。简单的饭食,下面条,孩子要问我水怎么算开?面条下多少?多少盐合适?这些问题我一概不作答。我说“丫头,你看着办,不论你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我都能吃下去!”复杂的饭食,炒菜就需要引导了。孩子是主厨我打下手,燃气有危险必须提示,油要着了必须提示,糊锅之前要提示。最后炒好菜,我说真好吃,孩子的眼睛都是放光的。比如讲题。孩子问,我会让她一遍一遍的读给我听,有时读几遍就走了,会了嘛。有时候确实比较难的,我会提示她自己找什么关系解决什么难点,这样我告诉她其实每一步都是自己做的,只要耐心细致就Ok了!比如提问题。孩子问,历史春秋五霸楚庄王、晋文公、宋襄公,为什么别人都是“公”,楚庄王是“王”呢?我说孩子你真棒!我是学文科之前都没想到会有什么问题,这个我真得查查资料。我想她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吧,这个正是我们想要的,多鼓励孩子吧。比如青春男女的亲密关系。我们这批人都没接受过好的性教育,有些事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我就找了很好的性教育电子书,弄个快捷方式放到电脑桌面,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顺便就看了。有时候看电视情色镜头,我会问“丫头,你有喜欢的男生吗?”“哪个男生看你的眼神是很专注的”。丫头的回答统统是没有,也许是我们家丫头太爷们了,小伙子们太娘们了。我告诉她想在高唐混呢,可以找个高唐的对象了,想在济南呢就可以扩大范围了。孩子说想到北京发展。
家庭中不要拒绝孩子爱意的回报。一般家长,面对孩子递过来的东西,都会说“妈妈不吃,你吃吧”。这实际上是说,孩子你弱小你无能,你没有爱我们的能力,接下来的发展是孩子根本不体谅你不爱你。请一定要接受孩子的爱意回报,并且积极的回应,享受养育孩子的幸福时光。
给孩子合理的角色预期、多表扬。妈妈可以对男孩讲:爸爸不在家,你是咱就唯一的男人,妈妈就靠你了!天黑我会害怕,你陪我出去一趟。水桶太沉了,你可以扛上楼吗?爸爸可以对女孩讲:丫头,有个姑娘真不错。我累了你给我捏肩,我饿了你给我做饭,你懂事自信勤快,生了你真是我们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哪!我们猜想一下孩子会是什么表情?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关于学习。
与小学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不同,中学科目的学科逻辑更强了,需要的是不单单是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灵活敏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构建自己内在的学科体系。王阳明这样表述:“学者,觉也;习者,练也,效也。”就是说觉察知识所在的情景,理解吸纳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且要进行适当的练习。比如说公转自转,记住几个知识点是没有用的,只有学生在自己的脑子里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型才是有效的学习状态。这样题目变化了,才能应付过来。我有一次出差,在车上静静的回想,从小对我有过帮助的人。许多人、许多事情,他们的面容、他们的言语和良好品行,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些几乎已经被遗忘的东西,又回来了。我重新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幸福经历,感觉特别温馨。学习也一样,必须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情景模型,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不是黑瞎子掰棒子,才能灵活敏感游刃有余应付裕如。
以上是我的发言,说的不到的地方,说的不当的地方,敬请老师和家长朋友批评指正。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