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

思而思学网 2024-01-12 07:03:30

据最新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福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福建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5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165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1、福建高考2022年考生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2、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33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8078名;

3、福建高考2022年考生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4、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30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4600名;

5、福建高考2020年考生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8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1655名;

6、福建高考2020年考生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5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8742名;

二、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专科 - - 省政府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专科 - - 省政府

2、2021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专科 338 68078 省政府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专科 304 114600 省政府

3、2020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福建 理科 - 专科 286 121655 省政府
2020 福建 文科 - 专科 253 68742 省政府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是什么

1、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报志愿的考生担心估分不准,或者因为考得不好影响心态,有些考生发挥不理想,不能面对现实,情绪低落。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要记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不能让一时的情绪变化左右填报志愿的倾向。

3、不要盲从。填报志愿时同学间会相互讨论、相互商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难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实力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现象对高考录取是很不利的。

一本a与二本a的不同

一本和二本的不同:

学校类型、资源不同,一本大学基本都是985、211、省重点大学,而且师资力量也比二本大学好。

录取时间不同,一本录取完才会开始录取二本。

一本大学比二本大学同学的起点要高,很多大企业招的都是一本大学的同学,二本大学同学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a类和b类的不同:

等级不同:在同一批次院校之间,总体上A类优于B类。

招生生源不同:本a是面向全国生源进行招生的院校,在全国都有较好的生源。本B通常都是省属的历年生源比较好的在某个学科有强人之处的学校。

性质不同:一般情况下,本a指的是公办类大学,学费较低,是大部分家庭所能承受的,而本b一般为民办类学校,学费偏高。

三、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是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3000余人。设立有港口学院、海事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港口机电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群、现代航运专业群、数字商贸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应急救援专业群等八大专业群、39个专业。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地处青岛海洋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山东建设海洋强省发展战略,深耕港航物流领域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形成了“以港航物流专业为基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格局,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实力,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高职示范院校、山东省优质院校和青岛市品牌院校。 深度融合,发挥校港一体优势 随着2019年山东港口集团成立,学院深度融入山东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大“校港一体”的体制机制优势,“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 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山东港航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立足港航,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学院依据港航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全面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强化专业建设,全力打造特色专业。现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品牌专业(群)21个。港机、港电、港管和港工等涉港专业的办学实力在高职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港口类专业在校学生比例均位居全国前列。 学院是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交通运输行业职业建设联系点,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港口类考评鉴定站,牵头编制了起重装卸机械1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国家标准和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职业技能标准等多个社会紧缺的国家标准,获批成为山东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业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大连海事大学、新加坡海员工会等国内外高校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创新以“校企互动”为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课程改革标准,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基于真实案例与项目,选取教学内容,建成国家、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9门。 学院与山东港口集团实现深度的人才流通和双向任职,组织教师深入港口一线,跟班实践锻炼,培养造就了一批结构合理、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并聘请以许振超、张连钢为代表的港口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思而学80%以上。 学院依托山东港口集团的平台优势,建成“山东港口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和“山东省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试中心”。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技术、物流管理、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的作用,建成全国首个港口码头远景实训室,拥有全国唯一的集门机、集装箱、轮胎吊等为一体化的校内大型港机设备实训基地,投资兴建了现代化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流体装卸工实训基地,建成全国263家港航企业实习基地。 多元融合,突出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优势,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先后为山东港口集团、中国外理总公司、新加坡海员工会等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超10万人次,培养社会船员超60000人次。 学院建有连钢智慧港口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港口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高校智慧港口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企业科技攻关,完成了万吨粮仓储量优化改造等130多个技改项目,获得了集装箱轮胎吊供电装置、矿石输送带防撕裂装置等24项国家专利。 开拓创新,打造港航人才摇篮 学院深度融入山东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山东港口集团为龙头,包括国内沿海、沿江各大港口、航运、现代物流等知名企业在内毕生就业网络,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港航物流企业,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学院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强调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