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青岛城市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3-06 03:06:40

据最新青岛城市学院招生网和福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福建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6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1669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青岛城市学院,不过每年青岛城市学院在福建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青岛城市学院

1、福建高考2022年考生上青岛城市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7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816名;

2、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青岛城市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36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2132名;

3、福建高考2022年考生上青岛城市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3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8137名;

4、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青岛城市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3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5592名;

5、福建高考2021年考生上青岛城市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最低分需要26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6693名;

6、福建高考2020年考生上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3473名;

7、福建高考2020年考生上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6991名;

8、福建高考2020年考生上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7143名;

二、青岛城市学院在福建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青岛城市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74 27816 省教育厅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39 88137 省教育厅

2、2021年青岛城市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61 31619 省教育厅
2021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专科 364 62132 省教育厅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32 85592 省教育厅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专科 263 116693 省教育厅

3、2020年青岛城市学院在福建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福建 理科 - 本科 412 83473 省教育厅
2020 福建 理科 - 专科 379 96991 省教育厅
2020 福建 文科 - 本科 466 27143 省教育厅
2020 福建 文科 - 专科 338 61083 省教育厅

高考的省排名有什么用

排名能够说明个人分数在全省学生中的位置,可以根据排名去更好的填报志愿。

高考招生按比例分配录取,把全省排名与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与往年录取情况作参照,可以知道自身能报考哪些层次的学校。根据分数按百分比划档,一、二本线不是说考多少分过线就可,其实排名更重要。

排名决定了个人分数段及排名附近分数段人数、密集程度。两者帮助估计志愿报考形势,具体可以进行各种估计揣测,以求报考志愿稳妥。排名和分数段密集程度都是初步划定志愿范围后的参考和辅助。

二本分数低的公办大学有哪些

学校名称办学性质批次2022最低分数线
山东工商学院公办二本426
淮北师范大学公办二本457
邵阳学院公办二本449
徐州工程学院公办二本428
闽南师范大学公办二本426
哈尔滨商业大学公办二本426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公办二本431
吉林师范大学公办二本433
赣南医学院公办二本426
河北中医学院公办二本457
淮阴工学院公办二本426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公办二本42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办二本426
盐城师范学院公办二本430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办二本426
绍兴文理学院公办二本426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办二本457
渭南师范学院公办二本455
台州学院公办二本426
张家口学院公办二本446
湖北民族大学公办二本436
兰州财经大学公办二本445

三、青岛城市学院学校介绍

"青岛城市学院创立于2004年,前身是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021年2月,教育部批准,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转设更名为青岛城市学院,标志着我校正式成为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位于被称为青岛市中央活力区的城阳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校园占地1058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建有83个实验室、12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设立了现代工业沙龙,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46亿元。学校设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建筑系、会计系、经贸系、外语系、艺术系和国际交流中心,有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20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本专科在校生17277人,其中本科生占70%,专科生占30%,留学生2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需求开设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超过60000人,广大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考研率、专升本率等均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20年山东省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认可高校、2020年山东省毕业生就业最具竞争力高校等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 学校更名后,各项工作一脉相承,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实现新跨越。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聚集城市科技进步,面向未来城市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凝聚特色,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理论基础、宽阔国际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