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思而思学网 2024-01-22 21:58:38

据最新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甘肃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甘肃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16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12216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甘肃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1、甘肃高考2021年考生上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2216名;

2、甘肃高考2021年考生上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2164名;

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甘肃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1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甘肃 理科 专科 160 112216 省政府
2021 甘肃 文科 专科 160 82164 省政府

说提前批是个坑的原因

之所以说提前批是个坑是因为有以下缺点:

1、容易出现高分低就。提前批的坏处是并非所有提前批院校都是重点大学,报考有可能出现高分低就的情况。一旦被提前批录取,就不能再参与其他本科等批次的录取了。

2、职业前景受限。提前批包括师范院校、军队院校、司法院校、警部院校等其他一些综合大学的某些专业,一般说来提前批是没有坏处的,因为这只是考生的一个选择,是为那些有志于军队,师范的考生提供一个机会。同样的,如果你被师范或军队或司法等院校入取,将来你从事这些职业的可能性将会很高,想半路跳槽或者自己下海的话就会比较困难些了。所以总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有意于参军,当法官律师或教师等,你可以考虑提前批,若没有此意愿的话,还是填好第一志愿吧。

二本最好的传媒大学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传媒大学1、浙江传媒学院

这所传媒学院作为我国二本传媒学院中排名最靠前的一所,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二本最好的传媒大学2、山西传媒学院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多年来为中央和各级各类传媒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在业界人士口中有“老华广”之称。作为我国第三大传媒院校,是全国三所公办传媒本科院校之一,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二本最好的传媒大学3、四川传媒学院

它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优秀院校、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等称号。

三、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艺)一等奖获得单位,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第一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的池州师范学校和池州农业学校均于1917年建校,距今已有103年建校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现坐落在中国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池州,城市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发达。学校占地面积770余亩,建筑面积25余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1.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拥有图书馆、游泳馆、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等设施。校园环境美观整洁,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兼职教师47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行业专家90余人。目前我校共40多个专业,涵盖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财经商贸、旅游、卫生、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等10大类,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学校建有10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行“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试点工作。学校与省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人才共育机制。 学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创业扶持,全面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稳步提升,毕业生供不应求。 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秉承“明德、强能、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大力倡导“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教风,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风,让全体学生都能实现毕业就能就业、上岗就能上手,个个成才、人人出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