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高考语文卷难度怎么样 附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思而思学网 2024-01-14 04:39:42

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今年语文试卷难度如何,考生可以通过答案解析来预估自己高考语文的分数,希望各位全国甲卷2023高考考生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卷难度

2023全国甲卷高考语文卷难度单单从试卷的试题本身来说,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

考生评价发声

我觉得今年我们用的这套语文试卷的难度,是非常高的,第一场语文我都考崩溃了。文言文完全没读懂是干嘛呢,选择题有一半都是蒙的状态,不确定答案。那个现代文阅读,逻辑性也比较强,答案都不能从文章中找到,都得自己揣摩答案是怎么来的。最后那个作文题目,可能是全国甲卷唯一比较好点的地方,最起码作文题目看懂了一些,有写作文的方向,要是作文题目都看不懂,我真的是彻底崩溃。总体上,我觉得高考的语文试卷还是出的非常有水平的,难度比较高。

二、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试题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试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 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言情境中培根铸魂

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1 高擎思想大旗,培根铸魂

一 着眼全局、立足大局,在语言情境中培根铸魂

试题统筹设计,精心选材,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1 高擎思想大旗,培根铸魂

试题有机融入思想。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中的两则材料,分别出自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中的材料一摘自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文中强调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广大青少年汲取其中的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

2 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自信

试题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如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列举诸多考古发现,分析考古学对书写上古史的意义,引导考生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甲卷、乙卷文言文阅读试题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和《韩非子·十过》,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都是好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写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劳动精神,育人育心

试题强调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引导考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如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反映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体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给儿子》中写道,年轻人经受劳动的洗礼,不仅能增强体质,“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还能感悟到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

二 应对变局、提升格局,在思维考查中启智增慧

2023年语文试题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引导考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考查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

试题从能否形成观点、能否合理推理、能否严谨论证、能否准确表达等多个方面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考查。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材料给出“人·技术·时间”的话题,但未给出明确观点,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展开论证。

2 考查形象思维,提升审美素养

试题精选文学作品,带领考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在阅读体验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乙卷语用Ⅰ语料节选自汪曾祺的《俩老头》,考查考生通过语言形式领悟表达效果的能力。新课标Ⅱ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选用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于景物描写中见出诗人的恬淡心情。第16题要求考生思考,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观点如何在诗中得到印证。

3 考查科学思维,激发探究热情

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试题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倡导科学思维。如全国甲、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科普读物《树的秘密生命》和《深时之旅》,既注重营造热爱科学的氛围,又引导学生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深入思考。

三 平稳布局、开拓新局,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

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理念,主动呼应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增强试题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

1 依据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试题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考查考生语言积累、梳理与迁移运用能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材料摘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介绍了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第21题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

2 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

新课标Ⅰ卷和Ⅱ卷试题增强和统编教材的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如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写作品短评思路的试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Ⅰ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如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关联鲁迅《社戏》、沈从文《边城》等。

3 创新命题形式,减少机械刷题

试题使用了多种新题型,有效规避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4道写作试题各有特点,其中,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的新题型。

4 尊重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

试题为考生提供展示个性、表达真情实感的空间,鼓励考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勇于表达自我。如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贴近考生生活,与青年的成长息息相关,考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展示自己的个性,体现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与父母师长对话。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能力素养,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全国甲卷作文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计思路: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材料中“时间的仆人”是个比喻,指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反倒被时间所左右,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因为依赖技术,生活变得机械、刻板,例如拘泥于时间计划表,忽略灵活性、自主性;受日程支配,疲于赶进度,没有自己的独处时间。这的确是不少高中生的备考学习状态,在高中的最后阶段,触及这个话题并不敏感,有必要重新审视人面对时间的态度,“一张一弛”“博观约取”并不是奢侈的想法,是现实中很多好学生已有的学习品质。在知识获取的同时,适度地有一些“放空”的时间,在沉潜思考中去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是学习的要义。

从材料中,考生可以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论述主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考生也可以围绕“技术、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论证。当然也可以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记叙文;如有学生能写出富有想象力的科幻小品,也在立意的范围之内。

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简洁的导引文字推动学生自己去想象生活中的现象,形成明确观点或相对凝练的感受,并以记叙、抒情、议论等不同方式表达出来,避免面面俱到然而却浅尝辄止或简单罗列正反两面现象然而却没有主见的写作。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体现。“解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考试与教学也就这样统一起来。

三、全国甲卷高考语文相关文章分享

1.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参考)

截止目前,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对照、估分使用。下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供2023年考生参考。一、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搜索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二、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与去年一...查看更多

2.2020年高考全国卷2(甲卷)语文试题答案(word文字版)

由于高考试题尚未公布,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往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敬请关注!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1. A2. B3. B4. D5. B6. C7.(1)陛下大兴军队师旅,百姓容易怨恨。陛下车驾各处游幸,我非常担心这是不应该的。(2)我不能肃清凶残的逆贼,让...查看更多

3.2020年全国卷甲卷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查看更多

4.2020年吉林高考全国甲卷(2卷)语文试卷真题难度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吉林高考全国甲卷(2卷)语文试卷真题难度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致我们一起走过的高考 “这是高考题么,难度跟奥赛有得一拼。”昨日下午5时,随着“铛铛铛”的铃声响起,我省高考首日考试结束。语文试题还算平和,数学考完,绝大多数考生的心情有些郁闷。语文:让花季考生谈处世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多数考生步出考场时神色轻松。“语文做得还行吧。”考生们笑称。大多数考生认为,除了作文颇费思量外,其他试题均...查看更多

5.2020年黑龙江高考全国甲卷(2卷)语文试卷真题难度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黑龙江高考全国甲卷(2卷)语文试卷真题难度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高考刚刚结束语文科目的考试,安徽的考卷总体难度如何?较之往年又有哪些新变化呢?今天中午,六中语文组张老师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评价说:试卷总体上偏难,因为小阅读和文言文翻译都较难;语文表达题较为常规,诗歌考的是比较阅读,题型虽新但难度不大;作文题要拿高分不容易,需要考生们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立意高度和较深的思想性。 “上午刚一出考...查看更多

6.2020年贵州高考全国甲卷(2卷)语文试卷真题难度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贵州高考全国甲卷(2卷)语文试卷真题难度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 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都基本沿用了去年高考的套路。对考生来讲,整体框架亲和,没有突兀违和的感觉。无论是阅读、表达运用还是写作等版块的设置,还是具体题目的设问形式,基本符合考生日常的复习备考思路,这样做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革的连续性,这种稳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查看更多

7.2020年高考全国卷甲卷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高考全国卷甲卷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如何备考全国甲、乙、丙卷? 语文:着重考查阅读理解,偏向考查考生的思辨性在语文考试上,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实用类文本关联探究题、图文转换题、事件类材料写作题(含时事类材料、故事类材料、应用文)等7类新题型,值得考生高度关注。全国卷在字音字形上考的比重较少,着重考察阅读理解。在题型上全国卷...查看更多

8.2020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点击下面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WORD下载).ZIP备注:解压密码请加QQ群119408121获取...查看更多

9.2020年高考全国卷甲卷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如何立意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致青春 她说,青春是一纸微忧的遗书,把她的信仰掩埋在尘埃之下;她说,青春是希望的灯塔,水晶鞋的魔法会为她穿上幸福嫁纱。窗外北风肆意地吹,一寸一寸冰洁着人们的心,屋内我和奶奶坐在火炉边,我在听着她青春的故事••••••她的青春叫“坚强”。“当我第二个妹妹出生不久后,我的妈妈便离世了。作为家中长女...查看更多

10.2020年高考全国卷甲卷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全国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都基本沿用了去年高考的套路。对考生来讲,整体框架亲和,没有突兀违和的感觉。无论是阅读、表达运用还是写作等版块的设置,还是具体题目的设问形式,基本符合考生日常的复习备考思路,这样做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革的连续性,这种稳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查看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