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也称作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强基计划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
一、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
强基计划在最初有36所高校,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时,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自此,全国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增加为39所强基计划高校。我国目前共有18个省市共计39所院校开展强基计划,这39所强基计划院校皆为985、211工程大学。
序号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1 | 北京大学 | 1 |
2 | 清华大学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3 |
4 | 浙江大学 | 4 |
5 | 武汉大学 | 5 |
6 | 复旦大学 | 6 |
7 | 南京大学 | 6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9 | 华中科技大学 | 9 |
10 | 中国人民大学 | 10 |
11 | 北京师范大学 | 10 |
12 | 天津大学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12 |
14 | 吉林大学 | 13 |
15 | 山东大学 | 14 |
16 | 国防科技大学 | 14 |
17 | 中山大学 | 15 |
18 | 南开大学 | 16 |
1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8 |
21 | 四川大学 | 19 |
22 | 同济大学 | 20 |
23 | 厦门大学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22 |
25 | 东南大学 | 23 |
26 | 华南理工大学 | 24 |
27 | 大连理工大学 | 25 |
28 | 华东师范大学 | 25 |
29 | 中南大学 | 26 |
30 | 西北工业大学 | 26 |
31 | 中国农业大学 | 28 |
32 | 东北大学 | 29 |
33 | 电子科技大学 | 30 |
34 | 湖南大学 | 30 |
35 | 兰州大学 | 32 |
36 | 重庆大学 | 34 |
37 | 中国海洋大学 | 38 |
3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51 |
39 | 中央民族大学 | 85 |
二、39所强基计划高校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三、最吃香的强基计划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基本上是本硕博的交叉培养模式,通常是本科学基础学科,硕士或博士学习和基础学科相关的专业。因而在考虑强基计划专业时,要从专业衔接学科、就业方向等方面综合考虑。小编在此推荐两个最吃香的强基计划专业,详情如下:
1. 数学类专业
主要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统计学、数学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衔接专业: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专业都有基础且广泛的应用,可以衔接到大量理工类和经济类的专业,如金融、金融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发展前景很好的热门专业。
就业方向:科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金融保险业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到高科技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也可到金融机构从事风险控制、会计结算等岗位。多数毕业生继续攻读数学或其他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在这方面来说,无论是希望找到一个高薪的工作,还是希望从事科研,或是希望教书育人,学习强基数学类专业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 物理类专业
主要专业: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
衔接专业:物理类专业可以衔接的专业会比数学少一些,但其优质专业也非常多。专业类别主要可分为偏理论和偏应用方面,偏理论的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专业,偏应用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动力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以在互联网企业或传统制造行业从事科研、开发等工作;也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或技术开发相关工作;也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物理相关的研究或研发工作;也可在校任教;从事能源行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