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化学工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考研专业化学工艺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下的二级学科。化学工艺是研究将原料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实现这一转变的所有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及相关设备。
考研化学工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析:
一、培养目标
1、培养为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工艺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2、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并愿为化工事业献身的精神。
4、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5、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与工艺
研究香料、医药、农药、化工中间体、塑料与橡胶助剂、食品添加剂、染料、颜料、表面活性剂等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中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
2、天然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
研究天然资源中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提纯、鉴定与结构测定,开发天然香料、色素、食品添加剂、农药、医药等精细化工产品。
3、涂料、胶粘剂与造纸化学品
研究涂料、胶粘剂与造纸化学品生产与应用中化学与生产工艺条件,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环境友好并适合市场的新型涂料、胶粘剂与造纸化学品。
4、高分子材料
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物理与加工工艺,研究利用生物原料制备高分子生物材料、高分子环境友好材料、特种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的方法与工艺。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应累计为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在职硕士可延长二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
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历和跨学位考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讲课20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30学时为1学分。非学位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特长及专业爱好共同商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择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
(1)学位课
本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规定为不少于18学分。
公共学位课(7学分):
1自然辩证法、科学理论与实践 2学分
2第一外国语 5学分
基础理论学位课(5学分)
3高等有机化学 3学分
4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2学分
5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 2学分
专业基础和专业学位课(6学分):
6精细有机合成 2学分
7高等高分子化学 2学分
8合成树脂化学与应用 2学分
9精细有机合成实验 2学分
10生物大分子 2学分
11传质与分离工程 2学分
12工业催化 2学分
(2)选修课(可在全校的研究生课程内进行选择)
1第二外语 2学分
2工程数学 2学分
3生物化学 3学分
4计算机应用技术 2学分
5高等木材化学 2学分
6化学反应工程 2学分
7化工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2学分
8森林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 2学分
9化工数据处理及程序 2学分
10木材微生物学 2学分
11化工过程动态分析与控制 2学分
12工业环境保护 2学分
13林产化学加工专题 2学分
14现代高分子物理 2学分
15森林植物资源 2学分
16胶体与表面化学 3学分
17精细化工工艺学 2学分
18配位化学 2学分
19宏观经济学 2学分
20科技写作 1学分
21文献综述 1学分
2、课程说明
(1)自然辩证法、理论与实践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高等有机化学
要求研究生从静态角度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历程,掌握影响反应历程的诸多反应物本身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等。
主要内容有:共价键,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立体化学,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芳香烃,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芳香环上的亲电和亲核反应,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消除反应,自由基反应,分子重排反应,周环反应,有机光化学反应。
(4)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要求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波谱技术,掌握主要波谱分析方法和技能,熟悉代表类型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解谱规律,以提高学生实际解谱能力。
主要内容有:红外光谱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的作用、特点及实验技术;红外光谱中各类常见官能团的特征频率、影响这些特征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的解析实例;简介拉曼散射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方法,分析分子内部的结构因素及外部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运用这些知识于有机分子一级、二级结构测定的具体方法;氢谱、碳谱的解析实例。
有机质谱基本知识,用高、低分辨质谱数据确定分子式或碎片离子化学式的原理和方法、质谱碎裂机制以及各种离子源的原理和特点;质谱的解析。
紫外和可见光谱,讲解有关电子光谱的基本概念、经验规律和实际应用。
最后进行五种谱图综合解析的讲解和练习。对X射线衍射法做简要介绍。
(5)精细有机合成
要求研究生掌握如何将各种单元反应组合起来用于特定目标分子的合成,掌握多元体系中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以及合成路线的合理设计等。
主要内容有:有机合成的选择性、保护基,潜在的官能团,不对称合成,有机合成设计概论,目标分子的考察,反合成分析,合成原料、砌块和手性源,合成计划的考察和选择。特殊试剂的作用,特殊手段合成:微波、超高压、超低温、超临界、电化学、光化学合成,原子经济性反应,新型催化技术:配位催化、相转移催化等,天然产物合成实例。
(6)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
要求研究生掌握气相色谱、柱色谱、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平面色谱、键合色谱、正相色谱、反相色谱、手性色谱等各类色谱的基本理论、特点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内容包括:平面色谱中纸色谱、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薄板的制备方法、点样技术、洗脱剂的筛选、显色剂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柱色谱的装柱技术(包括硅胶柱和凝胶柱),柱色谱固定相类型、固定相的选择依据及各种固定相的适用范围。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进样技术、梯度洗脱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和依据。气相色谱的原理、分析样品特征与色谱柱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
实验课预计开设三部分内容:气相色谱的简单操作和凝胶、硅胶柱的装填技术、薄层板的制备和点样。
(7)合成树脂化学与应用
本课程主要讲述用于涂料、胶粘剂及造纸化学品中所用合成树脂的合成原理、工艺及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烯类高分子聚合如溶剂型丙烯酸酸树脂的合成及应用、聚丙烯酸酯乳液、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丙烯酰胺;单组分及双组分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等氨基树脂的合成方法;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橡胶、有机硅的合成方法等。讲述其合成工艺及在涂料与胶粘剂及造纸化学品方面的应用。
(8)精细有机合成实验
要求研究生掌握精细化学品制备的原理及方法,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做好开发性及综合性实验,把所学的理论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去,并融会惯通,加深理解。接触并掌握一些先进的制备技术、测试方法,扩展知识面,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做好技术储备。
主要内容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分离及配制实验,相关的反应、萃取、精馏、结晶与重结晶、干燥等基本单元操作,采用先进的反应精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滤技术。化学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及色谱分析法测定产品性能。
(9)生物大分子
主要围绕天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希望学生能在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从高分子材料的角度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分离、组装和应用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主要内容:
1、生物大分子和生物材料。
2、蛋白质的基础知识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侧重于结构性蛋白质。
3、蛋白质(多肽)的合成、分离及提纯。
4、(结构性)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及其作用。
5、多糖的特性及结构性多糖在材料学上的功能和应用。
6、结构性多糖的合成,修饰及其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7、核酸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分析、合成和作用。
8、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9、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合成及改性研究。
(10)传质与分离工程
要求掌握化工分离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分离过程分类及分离方法选择,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典型过程的计算及操作。
主要内容:
1、传质过程基础,质量传递概论,传质微分方程,分子扩散传质,对流传质,传质系数和传质速率方程。
2、固膜分离过程,固体膜,膜分离装置(膜组件),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电渗析,气体分离,渗透汽化,膜蒸馏,膜萃取,膜吸收,控制释放,膜反应器。
3、液膜分离过程,液膜传质机理,乳状液膜分离过程,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4、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温度、压力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共溶剂(提携剂或夹带剂)。
5、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流程,超临界流体萃取应用。
6、吸附与色谱分离,吸附分离概述, 常用吸附剂, 吸附平衡,吸附机理和吸附速率,吸附分离工艺,吸附分离的应用,色谱分离。
7、特殊精馏,恒沸精馏,萃取精馏,溶盐馏,加盐萃取精馏,反应精馏。
(11)工业催化
要求掌握催化反应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对催化剂性能特性的要求,掌握催化剂的研制、评价、性能测定、使用与再生方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生今后的业务发展能力和从事各种工作的适应能力。
主要内容有:催化理论基础,工业催化剂的研制、目的和方法,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实例。
(12)高等高分子化学
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具备高分子实验技巧。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进展”,其中包括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判断、自由基的一些基本反应、自由基微观动力学中的一些反常现象、聚合度分布函数的动力学和几率法推导、新引发体系介绍、电荷转移聚合反应的一些新体系、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
2、“离子型聚合反应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进展”,其中包括离子和离子对、离子对的溶剂化作用、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阴离子聚合及活性种的改变,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的基团迁移和活性种的变化、Immortal聚合。
3、“缩合聚合反应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缩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微分方程组法和统计热力学法推导、窄分布线型缩聚物的制备、单体及官能团活性、非等活性官能团缩聚反应、缩聚反应的新发展等。
4、“共聚合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和机理问题”,其中包括经典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离子型共聚合反应、共聚合反应中的活性种的转换、接枝反应的新方法。
5、“开环聚合反应中的一些新现象”。其中包括环状单体的种类和活性、开环聚合的特征、环氧化合物的配位聚合、环酰胺开环聚合的特点、环烯烃的易位聚合,膨胀聚合。
6、“基团转移聚合反应”,其中包括GTP机理的提出、GTP的特点、GTP的用途、GTP合成嵌段共聚物、GTP和其他机理的转换等。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聚合反应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能根据各自的科研题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7、“酶聚合和微生物聚合进展”,其中包括酶聚合/微生物聚合机理、聚合单体及酶聚合/微生物的种类、酶聚合/微生物聚合的应用、生物合成聚合物介绍。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应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导师关心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的健康成长,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时事政策学习、形势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活动。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一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方式。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采取导师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指导方面可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等方式。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应有适当的体育锻炼时间。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或进行生产实践、技术服务和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40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参加本科、专科相应的辅导,批改作业,参与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指导等。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和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并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要求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1篇论文记1个学分(占实践环节学分)。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如何加强研究生的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考核和分流,实行因材施教,有利于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同时,考核又是对培养工作的检查,起到了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的作用。综合考核与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同时进行。考核工作由学科组组织5-7位专家,考核研究生一年多来的课程学习成绩、课题综述、开题报告以及思维能力、健康状况等。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总支组织进行。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者按学籍管理办法处理。
八、论文工作和论文要求
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撰写论文等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研究生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论文的选题或开题的准备工作,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提出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同意,系审定确认后,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文选题应围绕化学工艺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结果应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应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的格式要符合学校统一的规范要求。论文工作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以上是快车教育关于考研化学工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析情况,更多考研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敬请浏览快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