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作的实施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
收入状况良莠不齐 津贴发放是收入差距主因
经过几轮改革,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筹自支事业单位。一般来说,自筹自支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水平较低,也是事业单位之间收入分配“洼地”。
“虽然我们是事业单位,但实际已企业化运作了,没有国家拨款,但单位又无其他福利,这种状态下很多机构只是在维持。”北京一位自筹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说,每个月她的全部收入不到4000元。
目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状况良莠不齐,但普遍存在工资外收入项目繁多、比重很大,且以“暗箱”操作为主,分配不透明。
一些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收入分配失控问题,尤其垄断行业或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事业单位,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一些单位工资外收入是工资水平几倍甚至十几倍。
有专家表示,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改革方向使事业单位开拓多元化收入渠道一直受到政策鼓励和支持,同时,事业单位本身服务性质多种多样,介入市场程度有深有浅,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限制程度也大有区别,因此不同事业单位间盈利能力区别很大。一些事业单位因具有行政特色,利用特殊地位进行盈利,成扰乱市场秩序主要症结。
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工作人员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执行国家统一政策和标准。事业单位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待遇,以及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之所以出台统一工资制度,是因名目众多的津贴补贴已成事业单位间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单位不同,效益不同,都会造成津贴补贴差异。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午饭补助、水电补助、通信补助、住房补助等多个名目,还有些补助不叫“补助”,但性质类似,如职务补贴,根据不同职务,设定不同消费金额。
绝不是重回大锅饭 绩效工资成改革关键
事业单位统一工资初衷在于杜绝各种名目津贴乱发放,绝不意味着一碗水端平,重回大锅饭。有人形容本次改革是关后门,开前门。将津贴乱发之后门关掉,而打开绩效工资的前门。
绩效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北京一名事业单位行政人员认为,绩效工资应类似于奖金,因此其改革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积极性,同时也需对现有岗位设置进一步细化。
“肯定得区分开,事业单位多为知识密集型,如何核定其绩效是摆在各事业单位面前的一个难题。考核好了就会鼓励员工积极性,考核不好就很难开展,影响工作。”工资薪酬专家文跃然表示。
北京市朝阳区某医疗诊断机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虽进行了几次工资改革,但因缺少配套细则,目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
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绩效考核改革也备受争议,无法顺利推进。由于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导致绩效考核改革如何突破成最大难点。
但有不少人认为,从目前征求意见稿看,突破并不明显。工资统一了,人员聘用了,并不代表其职能会转变。
一些改革根本在于职能划分,而恰恰是职能划分挡住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道路,影响工资改革。北京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职能拆分。 “许多部门不愿放弃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权,兴奋点在于自身权力的维护和扩张,所以部门间才会职能交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对于行政级别和养老保险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是含糊其辞,传递的信息就是默认目前的“养老双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