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

思而思学网 2023-12-20 20:41:18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本溪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认真落实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27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885.2亿元,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70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33.6亿元,增长1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0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0元,增长10%。

一年来,市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财税收入和项目建设,稳增长取得成效

以财税收入为重点,保持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落实倒逼机制和征收目标责任制,强化收入征管和非税收入监管,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8亿元,增长0.1%,是全省6个实现正增长城市之一。通过加强财政预算安排和执行管理、严格实行零基预算、全面公开预决算、健全和完善政府债务偿还机制、加大政府采购和投资审核力度等措施,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障了刚性支出和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的资金需求。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采取媒体公示、按月调度、定期考评等方式,落实“点对点”办公、“县区服务日”等推进机制,突出问题导向,推进了全市436个重点项目。丹阜高速石桥子互通立交改造、丹霍线千金岭隧道及引线、新建本溪火车站等一批项目竣工;沈丹客专、田桓铁路、观音阁输水工程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本桓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贯彻国务院28号文件精神为统领,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取得进展。在全力以赴跑国家部委、全面覆盖争取省本级政策、全员上阵承担争政策职责上下功夫,积极向政策、向市场、向环境要机遇。溪湖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南芬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纳入首批国家政策支持范围;观音阁输水工程纳入国务院支持的东北地区139个在建重大项目名录;市城投三期债、本溪热电联产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核准;争取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19条政策措施。抓住“央企辽宁行、知名民企辽宁行、沪企辽宁行”和“著名药企药都行”等活动契机,主动对接35家央企、14家知名民企、27家沪企和30余家国内医药百强企业,推动并对接项目115个,中国供销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企业在溪投资项目正式签约。同时,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打响药都建设总攻战,“四个规模”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东北制药辽宁生物、成大动物药业等22户企业实现新投产,累计投产药业企业达到75户;韩国大熊药业等14户企业新开工建设;引进上海绿谷等区域总部及销售类项目5个、产业类项目29个。发挥科技支撑和科技金融作用,药都创新园新引进10个科研团队,推进了50个创新品种的研发。药都创业园建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与辽宁科技学院、神州数码集团共建大学生创业平台。药都已注册6家基金管理公司,总规模7亿元的2支基金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开始运营。二是经济规模持续增长。预计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亿元,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增长5%;药业销售收入实现150亿元。三是城市规模快速提升。沈阳药科大学二期工程完成40%;中国医科大学本溪校区二期工程主体封顶;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和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开工建设;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一期投入使用。推进实施了路网、广场等33项基础设施项目,沈本新城高铁站、客运枢纽站、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等项目全面开工,完成丹阜高速桃仙机场至石桥子段33.8公里亮化工程。实施了城市空间优化等“六大行动”。教育、健康养生、温泉等特色地产在建项目22个,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四是人口规模显著增加。目前药都已集聚人口11万人,其中药企从业人员1.5万人,高校入驻师生2.1万人。站在“四个规模”的新起点上,药都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正如李希省长来本溪调研时所指出,药都走出了很有特点的产城融合建设新城道路,在全省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三)加快建设绿色钢都,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按照“1+9+1”的思路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进一步实施“163”绿色钢都战略。全力服务并解决了18个制约本钢发展的问题。本钢集团调整品种结构,内部降耗挖潜,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出口正增长,对全市经济平稳运行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钢材深加工产业项目进展较快,总投资120亿元的思山岭铁矿开工和新建6条竖井;总投资240亿元的大台沟铁矿启动建设1号坑探矿井;总投资76亿元的本钢冷轧高强钢项目进入调试阶段;由世界焊材产销量第一的天津金桥焊材集团投资11亿元建设的本溪金桥项目实现当年投产。落实工业“五项工程”。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3户,累计达到16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405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工业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增长25%;淘汰6座高炉、2座焦炉的落后产能。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本溪成为东北地区首个集信息惠民、宽带中国、信息消费三个国家试点(示范)城市于一身的地级市;以市民网和市民卡为载体的市民融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发布;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积极建设枫叶之都,旅游产业取得新进展

一是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温泉旅游“512”战略,温泉寺天著温泉小镇完成综合楼和商务酒店主体施工,汤沟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花溪沐温泉会馆一期投入运营。我市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授牌为“中国温泉之城”。铁刹山整体开发、枫林谷二期、关东旅游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完工并对外运营。本溪县、桓仁县分别新建、续建20个特色旅游山庄和22个冰酒酒庄。二是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总投资16亿元的北京万景集团铁刹山养老养生项目签约落地,中国国旅、中文时代、万呈集团等旅游项目正在积极洽谈;包装推介30个沟域旅游项目,9个项目实现签约。三是加强宣传营销。整合宣传资源,锁定目标市场,借助央视媒体、智慧旅游等多种形式进行精准营销,有效提升了本溪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探索设立旅游景区“枫红指数”,促进了赏枫旅游向标准化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16.4%。

(五)认真落实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重点产业得到发展

房地产业从规范市场入手,引导开发需求导向型的特色地产。全年房地产投资112.6亿元,新开工444.5万平方米,竣工420.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30亿元、销售面积329.3万平方米。胜利路三角地开发确定了实施方案,平山甲楼改造启动了征迁工作。商贸物流业编制完成了产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本溪钢都商贸物流产业园区、本溪桥北物流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物流示范园区;正远物流大厦入驻商贸企业70户;本溪市交通物流中心、桓仁县东北参茸城等项目进展顺利。金融业实现“三个一”的历史性突破,全市银行新增贷款突破100亿元;城商行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金融业实现税收突破10亿元,增长72.4%。引进和设立金融机构6家。首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桓仁正式营业。本钢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本钢财务公司,投资1亿美元成立全省首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辽宁实华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金融文化节。电子商务业开始起步,与京东商城、神州数码集团建设了“活力本溪”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推动了一批电商网站上线运营。商贸流通业继续开展各类主题促销活动,保障了商品市场稳定供应。组织开展美食节、啤酒节等“夜经济”主题活动,丰富了市民群众的夜间生活。城区经济突出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平山路地下时尚广场、万鑫国际酒店等项目主体竣工,辽砚文化旅游集聚区成为我市第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亿元,增长10%。四个城区平均生产总值增长8.4%。

(六)注重抓好县域经济,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一县一业”继续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