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左右(五篇)

思而思学网

1.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当提到青年这个群体时,你会如何去形容呢?意气风发、壮志凌云、恣意昂扬、锐意进取……仿佛一切美好的年轻的词汇放在他们身上都不为过,的确,青年是富有朝气的一代,他们敢拼敢闯,透过他们,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无限。

青年一代,似乎一直都在勇挑时代重担,争当主力军。“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觉醒年代》中初次出场时,他便看到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不仅看到了,还放在了心上,同其他的革命青年一起,矢志于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他是青年毛泽东,亦是人民的光,而在《毛泽东自传》一书中,你可以更好地走近和了解他,他的峥嵘一生,在诗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总有那么些的耳熟能详的语录,能激励你不断前行。同时,他对于青年也是给予殷切希望的,如同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般,青年是充满希望的,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轨迹,取决于青年朋友,从毛主席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红色青年印记,我们需得不断深入了解与发扬。

不过,青年一代确实将这弥足珍贵的红色精神传承下来了:在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上,在城乡建设的进程里,在创新创业的赛程间,在共谋复兴的道路里……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新一代青年正在以昂扬进取的积极面貌,奋力接过前辈们手中的时代大旗!

但总有人觉得,青年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实则不然。就拿这次的新冠疫情来说,不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后方的工作人员,其中不乏90、00后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热爱的社会、热爱的国家与同胞,尽到每一份力。疫情爆发时,很多青年便毅然选择了奔赴前线,逆行抗疫,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动人的场面瞬间。我很喜欢现在的青年,他们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有着不设限的未来,有人穿上军装保卫四方,有人身着医服救死扶伤,有人奔赴边区建设地方,有人穿上西装运筹帷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与曙光,正如《毛泽东自传》中对毛主席一生的生动写照一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如今的青年一代承袭了革命先辈的红色印记,定能乘风破浪、有所作为!

2.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觉醒年代》主线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建党,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艰辛岁月,反映中国人精神的优秀作品。“越是民族危亡之时,就越应该唤起民众的觉悟,振作民族精神,将共和的思想灌输给民众,则必须封建的思想,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开头李大钊的一段慷慨激昂的讲话直接吸引我,“救国,倒袁”已经镌骨铭心。

封建的社会军阀混乱,倒行逆施压垮穷苦人民,平民百姓深处水生火热之中,绝望缠身,整个国家满目疮痍,剧中一个场景令人没齿难忘,一位妇女抱着病重的孩子双膝跪地乞求他人的帮助,丈夫绝望地呐喊穷人生下来就是等死的命;雨中卖孩子的场景与富人小孩吃三明治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国家不顾及民生何谈革命,何谈富强。此般状况的国家点燃了爱国志士的情绪,挽救国家。正如剧中毛泽东的出场,从风雨中走来,看尽世间百态,人世寒凉,虽身着布衣,足踏泥泞,但却双目坚定,心向光明。

陈独秀之子陈延年与父亲争吵国家与家庭不可同时兼得,为了革命就要舍弃小的家庭。想要拥有一个家,就必须要国家富强。回国之后的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宣传被称作“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民主”与“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位仁人志士赞不绝口,后又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三顾茅庐之邀任职北大文科学长,同胡适,李大钊,刘半农,鲁迅等先进青年传播其主张,坚决沉重打击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启发民众觉醒。被捕后的他看到一只螳螂在手上起舞,也许这也带给他无限动力,困难并不能禁锢住他前进的步伐;发出豪言“感于国事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的李大钊同志,积极投稿写下振奋人心的《青春》。面对患病的国家他彻夜难眠,在革命道路上全力以赴。他呐喊:“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坚信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一生追随马克思主义思想,用生命践行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面对杀害,他坚毅不屈,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觉醒年代》向我们演绎了历史先驱创震旦之伟业的伟大事迹,展示爱国先驱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真实还原历史故事,人物形象,演员的形象与历史记载的人物形象十分相近,不断揣摩人物,尽力还原场景,看到民不聊生无限悲哀与同情,看到一马当先的勇士感动油然而生,细腻的情节引发观众共情,共鸣,传递爱国情怀,剧中多次出现蚂蚁,不禁让人联想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百年后的中国繁荣昌盛,是人民的坚实依靠,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有鸿鹄之志,为理想照耀中国奋进。

3.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抚今思昔,我们聆听岁月的回响;有澎湃,有悠长,有深沉,有激昂。这些充满活力的音阶,组成一首雄壮有力的钢铁洪流进行曲。激荡在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上,记录着新中国的百年沧桑。

如果不是因为《觉醒年代》,我们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陈延年、陈乔年是谁?也不知道延乔路的寓意何在?更不知道为什么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其实在祖国的许多地方,还有无数个不为大众所知晓的人名地名。或熙来攘往的街头巷尾,或川流不息的道路两旁,他们生前的躯体已献给了祖国,他们死后的英灵还福佑着人民。伫立在人们的生活中,沉稳地坚守足下的土地,试图向过往的行人娓娓诉说内心的衷肠。

他们和我们一样,永远年轻,意气风发,志气昂扬,怀揣理想。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立志救国,在充满信心的革命道路上奔腾前往,发出像军号一样率直朴素的呐喊,力图觉醒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

当延乔二人拖着沉重的镣铐,赤足淌过漂浮着花瓣的血泊时。尽管描绘着悲伤与愤怒,也暗示着勇气与希望。这些鲜红的花瓣并不是悲观地点缀,而是给那些为革命而献身的烈士们所写的史诗般的赞歌。面对死亡,他们用微笑驱散了忧伤,他们用身体的灭亡换得了灵魂的坚强,他们用血肉为人民赢得了自由与信仰,他们永远存活在人们的心上。死亡与痛苦并不能动摇革命者坚定的信仰,而由希望和勇气占主导的革命信仰,具有更加锐利的锋芒,充满蓬勃的活力,像一面旗帜在风中飘扬,在人民心中震荡作响,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承载着改造国民思想的历史任务。纵观民国历史,尽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饿殍遍地、外寇入侵的真实景象。我们的先辈目睹如此的场面,心中悲愤不已,励志图强。将手中的刀笔化作大戟长枪,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作殊死的较量。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作为主要阵地,将战场扩展到社会的四面八方。而在这壮烈的战斗中,被禁锢了两千年的思想重新焕发出光芒。革命的主题在熊熊的烈火中熔铸,百炼成钢。不可胜数的志士仁人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汇成一股力量,使得民众的精神面貌改模换样。工人和农民在号召声中从腐朽的深渊中站起,这是生命的复活,胜利的曙光。

新文化运动已完成了自身的任务,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谱写了光辉灿烂、导向明晰的序章。这是一支属于人民的党,表现出英勇、机智、果断的豪迈气概。如利刃新发于硎,如鹰隼试翼苍穹。

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满含热泪写下这篇文章,告慰那些长眠于山河的英雄骸骨,慰勉那些捐躯赴难的亡魂英灵。我想登上高山,跨过河川,一路狂奔一路呼喊。

先辈啊!你们的夙愿已经实现。你们的志向,将由我们来承担。

4.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鉴。”历史,总是给人以深刻的启迪。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觉醒年代》带我们走入了那个动荡不安、昏暗的年代,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历史从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李大钊等留学生慷慨激昂地声讨袁世凯拉开序幕,“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因为责任、因为使命、因为要开辟一条救国新路,从日本归国后的陈独秀先生创办了《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直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成立的艰难过程。回溯百年前的中国,重温一个又一个历史和语文课本上熠熠生辉的名字,深刻感受到我们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是砥砺我们不断前行的持久动力。《觉醒年代》中的每一个青年在混沌年代中自我觉醒,上下求索的精神气,再现了他们在探索救国之路上的传奇故事,展现了精神之炙热、意志之坚定,再现了百年奋斗的历史和一批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民族振兴为己任,以人民幸福为信仰。我沉浸其中,与百年前的人物共情,体悟初心使命。

“觉醒”始于文化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陈独秀先生说过“他日中国文化之兴盛,必源于今日之文学革命!”,他们创办了《新青年》,以北大为阵地,提倡白话文,以笔为器,唤醒民众,启发民智,新文化运动如滚滚春雷,新青年们在文化上觉醒了。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寻求救国之路又怎会如此简单?他们通过不断斗争与实践,从俄 国十月革命中找到了方向,彻底引发了思想觉醒。“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经历了文化的洗礼,思想的觉醒,探索真知的革命者才得以见到胜利的曙光。

“觉醒”在于行动

1919年面对巴黎和会上的不平等条约,北大学子郭心刚一夜白头,影片中一片绿色虚影的衬托下,他的白发那么清晰,那么震惊!不禁想起《春望》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的悲,来自故土沦丧,来自山河之殇。李大钊用慷慨激昂的《青春》唤醒了广大青年,五四运动爆发,爱国学子行动觉醒,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们不畏枪林弹雨,不惧威胁镇 压,不畏生死,用行动表明决心:没有任何人可以肆意欺辱中华民族!这些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成为改造旧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终将走上革命道路。然而只有知识分子、爱国青年的觉醒还不足以改变旧中国,唯有广大的工人、农民的觉醒,才能真正唤醒沉睡的雄狮。剧中李大钊在南方和北京长辛店劳工阶层的调查研究,带领青年学子在北大举办工人“扫盲班”,提高工人们的思想觉悟,深入农村,唤醒“顽固守旧”的农民,给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带来力量。觉醒,是工农民众行动的觉醒,没有行动,何谈觉醒?

“觉醒”终于当下

今天泱泱中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日中国早已不是当初的中国,革命时期的觉醒,建国初期的觉醒,改革开放的觉醒……一次次不同年代的觉醒,让中国变得富强。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当年“觉醒年代”的新篇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更需要传承先辈们的民族精神,行而不辍,听从时代的召唤,以“乘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豪迈,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扬起青春之理想,育好国家之栋梁,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前不负古人,后无愧于千秋外代的教育新篇章。

5.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觉醒时代播出后,引起了大批人民的爱国情怀,在观看几集之后感慨颇深。每个人成长是一个不断去选择的过程,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主角之一陈独秀,他的出场给人一股正派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年代,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奢侈的个人装饰,刚刚脱离了全男统一披着常常辫子的时代,而披头散发在当时给人一股落魄的感觉。但无论如何,拥有如此发之人,足以让当时的观众相信,一定是有着独特头脑之人。果不其然,我们的英雄陈独秀果然意气风发,他主导创办了《青年杂志》,这个杂志的具体创办情况在电视剧里有详细介绍。

整体的电视剧弥漫着风趣轻松的感觉,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物和文章演绎着太多的故事,许多任务,资料和画面都被保存了下来,也有太多的复杂关系可供梳理安排。所以,作为观众,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最为接近时代真实的那些,却不妨碍他们是剧作者最想让你看到的画面,作者编剧别有用心,激发爱国情怀的同时还穿插者幽默的情怀。

有一天网上自己连看了四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剧情刚开始看似有点拖沓,却是为后来更多人物的出场和故事情节做铺垫,里面的人物都在忙着大事业,平民的生活也有体现,虽然很少但在是以国风为导向的作品也不足为奇,电视剧里,有很多合情合理的情节,给人一股引人深入的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只是自己。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绘之萌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怎样的理想,坚定怎样的信念,确立怎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世代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这六点希望都在影视中意义体现了出来。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里,青年们要依然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句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用坚定的目光共和真挚的回答向世界传达了一位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诚挚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陈独秀一般拥有者远大虔诚和抱负。

一.小学生五年级觉醒年代观后感(三篇)

二.初中生觉醒年代观后感600字作文(五篇)

三.大学生觉醒年代观后感1500字(三篇)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