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作文开头结尾怎么写

思而思学 2023-11-06 16:56:50

2016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作文范文(1)

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一个国家中若是大部门的家庭家风良好,那么这个国家也必定是个安定和谐的国家。现在有很多学者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变迁理论,我觉得要真正深层次的剖析中国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变迁必须从家这个单位出发,看看家这个社会体细胞经历了哪些变迁。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名门望族,其血脉延续久远,见证了无数次“城头变换大王旗”,经历了数百年物是人非的变迁。其中大部分既富且贵,但也不乏有些小康之家家风醇良,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氏义门。

郑氏义门??今天更多的人是称呼它“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但在这之前的元朝,已经有过两次旌表“义门”的盛典。元至大四年二月(公元1311年)首次旌表为“孝义门”;元重纪至元元年冬十二月(1335)再次旌表为“孝义郑氏之门”。对此,宫廷上下,认识一致,颂声如沸,自皇太子至丞相诸公卿多作大书及赋诗以美其行。有史载日:“部使者余阙行县,以其孝友七郡或莫之先复篆‘浙东第一家’以褒之”。一代贤相脱脱有“白麟溪”三大字题赠。翰林学士承旨月鲁帖木耳为中书平章政事时,于至正十二年(1352)行省浙江,书赠“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八大字。元至正十三年(1353)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两次赐书“麟凤”、“眉寿”。其他王公大臣以及翰林国史院的儒学名家如虞集、揭?斯、危素、欧阳玄、李好文、陈绎曾、陈旅,以及与郑氏有同里与世交关系的黄?、柳贯、吴直方等京都名士,也都加入了吟诗作文赞美的行列,掀起了一个强大的舆论热潮。这些题赠和诗文,后来均被制成匾额悬挂厅堂,收入《麟溪集》中,载入史册,成为郑氏家族一代光辉的象征。那末元朝统治者??草原里打过来的蒙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一个家族的治家经验呢?

元朝统治者,虽为蒙古贵族却不通汉族文化。但是它们在长期的征战中,认识到汉文化对于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元始祖忽必烈登上皇位以后,在他的即位诏书中就指出:“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忧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因此,他就位伊始,即诏十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政及茂材异等,列名上闻;并诏立国史翰林院,招揽儒学人才。一代大儒姚枢、许衡、窦默等都成了元始祖的重要谋臣,又在各地又诏立诸路学校提举官,一些博学老儒得到了擢用,为元朝初期施仁发政,立纲陈纪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家庭政治、家庭伦理建设,一开始就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宗法制度和思想体系,得到了继承和发扬。“隆古之治在乡族,固国之本在巨室”,“平天下必从齐家始”,形成了朝廷上下的共识,旌赏孝义力田是他们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元朝宫廷规定“民有同居五世者,辄下令旌表其门”。可惜当时这样的“门”不多,而浦江郑氏家庭,却脱颖而出,首开元代风俗之先,实现了“九世同居”的振兴局面,自然受到朝廷的重视和表彰。

郑氏家族的同居义举,所以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还出于统治者的自身的需要。元朝当局有个致命的缺陷,皇位的继承法没有规定,只是依仗贵族大会(忽里台)来公选,每次皇位交替,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给后宫、重臣及诸王之间的竞争留下了隐患。元始祖忽必烈,平定天下,以文德洽海内,定一代之制,使典章文物大备,可谓功勋卓著。但在他去世以后,由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问题。他有十个儿子,二儿子裕宗真金,被封为太子,不幸比始祖早九年而薨,不得已只得把皇位传给裕宗的第三个儿子铁木耳,但裕宗还有第一个儿子甘麻剌,他也不甘心将王位拱手他人?就这样忽里台大会开了一百二十多天,为立储争论不休,直至甘麻剌受到众人责备而退让,铁木耳方当选。不过自此以后,两派势力围绕皇权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忽必烈去世至最后一个元顺帝登位的三十九年间,皇帝换了九个,最短的只有两个月。英宗、明宗均在位被谋杀身亡。而一个成功登位的皇帝,也无不以反对者的鲜血生命为代价。而郑氏家族孝义同居的事迹,同皇族内部的争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家和万事兴”,元朝宫廷有识之士都意识到这一点,拼命宣传郑氏同居的意义和好处,可惜元朝统治者无法学到手,在一片表彰郑氏义门的声浪中,继续杀来杀去,内外交困,终于走向了元历史的尽头。

元朝统治,自元始祖定国号“大元”的1271年算起,到元顺帝退出大都止,前后共九十七年,这是郑氏家族同居共财发展最顺利、成就最突出时期。这段时间,不仅达到了“九世同居”的高峰,而且家庭治理方面,更趋成熟和制度化,创造了一些别人所难做到的事绩,倍受朝廷关注。

元朝一开始,郑氏家庭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那是元始祖十五年(公元1278),宋朝投降的第二年,地方上还比较混乱。五世孙德璋因为人刚直,与物多忤,受到诬陷,罪会逮扬州狱,兄德?毅然代刑,争先死于狱中。这件事对后世影响很大。六世孙文嗣、文融兄弟等先后主家政,他们接过父辈创造的业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家庭内部治理推向鼎盛。其中尤以文融,功绩最著。他出生于宋景定五年(1264),元始祖登上皇位的前一年,卒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 享年九十岁。经历了元朝一代的兴衰起落,他还担任过元朝的下级官吏,建康路龙湾提领,熟悉元朝政务。中年辞官,继从兄文嗣,主家政四十余载。在他的带领下,以朱熹家礼为蓝本,先后办了几件振兴家族的大事:一是建立祠堂,设立祖宗牌位,四时祭奠,朔望参谒,以尽报本孝敬之礼。二是整顿扩建学校,培育后继人材。原有家塾东明精舍一所,系五世孙德?所创,到了六世文嗣、文融兄弟主家政时,进一步扩充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延聘大儒吴莱、宋濂先后主教席。规定男子八岁以上从家学,年二十以上,学无成就者,改习家业,学有所进者不拘。学习内容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课,词章辅之。三是制定家规。先是由文融为书五十八则,七世孙郑钦和郑铉补充后录七十则,续录九十二则,勒石锓梓。《家规》根据九世同居,人多族众的实际情况,从祖宗祭祀、婚姻嫁娶礼仪、家庭管理、家长职权、人员分工、财产分配、妇规、社交和睦邻关系,都作了详细规定,大大促进了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团结,使人伦风俗面貌一新,历史评价甚高。

郑氏义门的七、八两世,是人丁兴旺,人材辈出的时代,他们再也按捺不住读书、求职、出仕的冲动,纷纷走出家门,广交朋友,成功的开展外交攻略,为家庭的振兴添砖加瓦。郑氏家族六世以前,人口较少。元初六世兄弟仅5人,而到了元中期七世就跃升到11人,八世26人,九世44人(其中10人是明以后出生) 当时史称“九世同居,食指三千”,一家四世同堂,以每个男丁四口计,约计300人,同居共炊,雍睦一室。时天下承平,“衣冠萃于燕都”,七世孙郑铉,排行昌七公,首创出游先列。带着侄孙郑涛,叔侄双双观光上国,拜会当朝名士虞集、揭?斯、黄?诸公,通过他们结交胄监诸俊彦,日以文学诗礼为习,于是藉藉有声誉。他还同当朝丞相脱脱相友善,曾为书数千言,陈时政之弊,丞相多采纳之。他虽然一生隐居求志,不乐仕进,但仁义之声,名震朝野,为后来子弟进身仕途开辟道路。七世孙郑铢,排行昌八公,从小学做生意,赚了钱,使家道丰裕,与兄郑钦营田二千亩,建嘉礼庄以给婚姻之用。但他不满足安逸的家庭生活,决心到外面闯荡世界,寻找新的机遇。他带了两个“苍头”骑马直奔京师,受到丞相脱脱的赏识,官至行宣政院照磨,转松江等处稻田所提领。所到之处,无不以勤政清廉,一发无所取,而受人称道。继后,八世孙郑深、郑涛、郑泳、昆仲三相继崛起,他们皆以文学出仕。蔚为名臣。人称“河东三凤,风韵高远”。其中郑深初客丞相脱脱家,为其子哈剌章之师,委以托孤之重任。后辟太傅府长史,总领太傅府事务。官至宣文阁授经郎,兼经筵译文官,转宣文阁鉴书博士,日侍皇太子研席,宠遇殊甚。以江南浙西道廉访司事卸任还乡。从弟郑涛同样受知丞相脱脱,先为子师。在脱脱因浮言去国的危难时刻,与兄郑深一起,受托孤之重任,守义弗辞、深得公允。在元朝宫廷中,先后担任经筵检讨,同知经筵事,权参赞官,国子助教。两入翰林,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后任太常博士,中书礼部郎中等职务。兄弟双双同入馆阁,传为美谈。从弟郑泳,少从宋濂游学四方,及壮,受知于丞相脱脱,辟为三公府掾,随脱脱平徐州,征高邮,侍从左右。脱脱去国后,转温州路总管府经历,至正中,弃官回家。兄弟三人,皆以才学进身,明大义,守礼节。与人交,不以势之崇卑而二其心。深得当朝名士的赞颂,与公卿大夫数百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的为官品德与郑氏家风,名传天下。

2016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作文范文(2)

浙江有一个从南宋初年延续至今的大家族,870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因道德风貌出色而著称,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只有佳话连篇,从无丑行记录,创下了 3000人同住15世而礼法井然的“东方奇迹”。如今,该族已繁衍成一个小镇,一个年创利税8个亿的经济重镇,但依旧民风淳朴、崇尚道德。

进入浙江省浦江县的县城,东行12公里,就到了著名的古镇??郑宅镇。和其它江南古镇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味的妩媚飘逸,在小桥流水之间,在花草树木之内,在白墙青瓦之上,在人们言谈举止之中,它处处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庄严。

源于玄麓山的白麟溪从古镇中横穿而过,载着镇上人修炼了近千年的庄严流向远方。这份庄严是由这样的方法修炼而成: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

讲孝道重义气好读书,道德名声远播天下。道德名镇年创利税8个亿。

在郑宅镇的街巷里穿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说有笑的年轻人见对面走来了老人,立即停止说笑,向老人问好,给老人让路,然后敛声静气地站在一旁目送老人远去。

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讲孝道是郑宅镇流传下来的古风俗,老人们的地位差不多是“至高无上”的,普遍受到尊重。镇里每年都要评选“孝义之家”、“孝顺儿女”,每年都涌现出大批这方面的典型。一些发了家的人,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用于镇上的老人福利事业,有资助老人上老年大学的,有组织老人外出旅游的。如果谁有不孝的行为,那他就要遭到全镇人的鄙视,八百多年来一直如此。郑家第27代裔孙郑麟秀说:“老人在我们镇上说话最有权威,有时镇政府下达什么任务,比如修路吧,要出钱出力,有人不积极,只要老人们开了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郑宅镇人重义气。在这里,富裕起来的人主动借钱给贫困的邻居,不需借据,不要利息,帮助邻居办厂致富,一直到把邻居扶持起来为止。郑宅镇现有人口一万多,其中95%为郑姓,但郑姓人却从不把外姓人当外人看。改革开放以来,郑宅镇因旅游和制锁而出名,各地的游人和客商纷至沓来,他们在镇里受到了文明的礼遇,从未发生过争执与纠纷,宾主相处得十分融洽。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带来物质文明,小镇年创利税竟高达8个亿之多。道德名镇成了经济强镇。

镇里人好读书,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风气。当年郑氏的祖先郑绮在牛角上挂着《春秋》,一边耕作一边苦读的事迹,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在镇上随便走走,随处可见手不释卷的人,在桥边,在树下,在院里,在灶旁,甚至是行走当中,也有人在边走边看。不论男女,也不论老少,整个小镇宛若一个校园。

祖先的那幅“耕读图”成了绵延八百多年的长卷。镇里人好学成风,每年镇政府要拿出一百多万元投入到教育上面来,高考升学率在全省各乡镇中名列前茅。考不上大学的,家长并不要求他们马上就业,而是拿出钱来让他们去各个大学的业余班自费读书。令人称奇的是,镇政府还专门拿出一笔钱办了金华老年大学郑宅分校,使老有所学在小镇里也能成为现实。

第一世祖开创以德治家的先河,裔孙恪守道德规范,德行佳话代代相传

郑姓起源于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把一个叫“郑”的地方(今陕西省华县东)分封给他的小弟弟姬友,这姬友便是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公元前 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其末代国君郑康公的子孙及其宗室从此改姬姓为郑姓。北宋初年,郑氏家族一个叫郑淮的人迁入浙江浦江,他除了带来家产外,还带来一部祖传的《春秋》。祖祖辈辈嗜读《春秋》,是郑氏家族的一大特色。

郑氏家族认为,他们祖先在历史上创造的15世同住三个世纪,是最光荣的一件大事。因此,他们对开创同住的一世祖郑绮“顶礼膜拜”。

郑绮生于北宋徽宗重和二年,即公元1118年。金兵入侵后,他面临的是国破家亡的境况。11岁时,振兴家业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破落的家庭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只有一部祖传的《春秋》供他研读。《宋史?孝义传》中记载他“撰《春秋谷梁全经论》数万言”,可见用功之深。郑绮向往先民们的大同世界。他要以《春秋》中再三阐述的中华美德来治家,这种美德的核心,他归纳为“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尊师重教,和为贵,善施与”等。他认为如果在郑氏家族中实现这样的美德,那他理想中的乐园也就成为现实。他倡导全族内部共财聚食,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族集体所有,个人不得私置财产,吃饭实行大食堂。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发扬光大家业,二是为了增强家庭的凝聚力。郑氏阖族同住就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9年)开始了,因此,后人称郑绮为同住第一世祖。

郑绮是一个知行统一论者,一个实践家。他率先垂范的道德事迹为后世子孙所深深崇仰。

有一年,郑绮的父亲郑照得罪了一个权势人物,被诬谄入狱。郑绮忧心如焚。他去看望父亲,却被狱卒拒绝。他气愤得用头撞击门环以死相抗,以至于血流满面,人人震惊,上报到郡守钱端礼那里。郡守感慨不已,传令要见这位孝子。郑绮就提笔上书给郡守,表示愿意代替父亲受刑。钱郡守终于被他的孝心感动了,亲自重审此案,为他的父亲平反昭雪。郑绮的母亲张氏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抱持就厕便溲三十年如一日”。母亲喜欢喝白麟溪的泉水,有一年大旱,泉水涸竭,郑绮用手挖地数十尺,仍不见有泉水,他急得大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一边哭一边继续用手向下挖,指甲脱落了,鲜血染红了山石,泉水终于奔涌了出来。

每当他看见有外地乞丐来乞讨,他就要拉进家来,让妻子卖掉首饰给那些人做衣服,并从田里割下作物送给人家。渐渐地,他自己的生活也难以为继了。一黄姓大户见状,“袖金二斤往赠”,遭到郑绮拒绝,他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受这没有名堂的赏赐。”

郑绮藏书万卷,数十年苦读不辍。据正史记载,他每天下田都要在牛角上挂上书,休息时就从牛角上取下书来诵读。一天下来,田耕完了,书也读完了。如此楷模,族中子弟纷纷效仿,郑家从那时起就好学成风,一直延续到今天。

公元1193年,75岁的郑绮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时,他召子孙们来到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立下这样的盟誓??吾子孙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临殛罚之!说罢,他直立在祠堂的中央溘然逝去。郑家子孙牢记祖训,从不敢有一丝违背。

《郑氏规范》使“江南第一家”走向成熟。870年来,曾有169人为官,个个清廉,全族无一人有不良记录

提起封建大家族,人们自然要想到曹雪芹描写的糜烂的贾府,鲁迅先生揭露的“吃人的筵席”,以及巴金无情批判的没落的“家”。那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没有好的个例呢?换句话讲,中华传统美德有没有培育出过成功的家族典范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郑家就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大家族,一个全面而真实地接受并实践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大家族。

郑氏同住的五世祖郑德彰主持家政的时候,正式提出要以大同思想为灵魂,高举孝义旗帜,遵循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论共财同食。他既光大了郑绮的“以德治家”的思想,又为他儿子制定《郑氏规范》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又“痛其子孙之失学”,在离家一里许的东明山创建东明精舍,广延宿儒名师执教,规定年满16岁的族人必须就读其中,使郑氏人的治学走向系统化正规化。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元代儒林四大家”??虞集、揭奚斯、柳贯、黄晋先后来到东明精舍讲学。精舍不但培养本族子弟,也面向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后来成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被誉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儒就是出自东明精舍。宋濂,这位写过千古名篇《送东阳马生序》的大文学家来到东明精舍先做学生,后留校做了教师。宋濂做了教师,使郑家的德政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六世祖郑文融在宋濂的帮助下,完成了五世祖郑德彰没有来得及完成的《郑氏规范》。

《郑氏规范》是在郑氏几代人治家实践基础上,整理制定出来的一部典型的以德治家的“家族宪法”。它融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生产管理、生活学习等制度及奖惩措施为一体,共有58条准则。后来,经七世祖、八世祖又补续了110条,变成了168条。《郑氏规范》倡导正直、奉公、怜悯、宽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尤令人们叹服的是,《郑氏规范》竟对廉政有严格规定??“子孙出仕以赃墨者闻,生则于《谱图》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在历史上,郑家人曾有 169人入仕为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然而169人个个清正廉洁,无一人有一丝半毫的污迹。在家为民的,也以德修身安分守己,郑家人在史上从无不良记录。

有了规矩,自成方圆。《郑氏规范》问世后不久,郑氏家族便步入了鼎盛时期。大家庭里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统治成员有18种职务26人,分别为宗子、家长等。各种职务互相牵制,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管理结构。而家庭统治者可以经众议罢免,另选贤能之士,反映出我国上古时期尧舜禹三代的遗风。这时家族成员已达三千余人,但却井然有序:8岁的孩子入家塾,16岁入大学(即东明精舍),成年男子从事稼穑、畜牧、园艺、运输。妇女则从事纺织和其它内部事务。收成上缴祠堂。60岁以上的人可以退休,免去劳作,由大家共同赡养。人们每天黎明即起,钟响四下,洗漱;钟响八下,全体成员到祠堂聆听训诫;然后,男进同心堂,女进安贞堂,三千多人同时进膳竟悄无声息;饭后集体出工。

“义居”到了九世的时候,一场劫难不期而至,郑氏家族在生死关头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向朝野上下展示了他们卓越的道德风骨。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1年),丞相胡惟庸谋反一事败露,朱元璋大肆捕杀胡的余党,一时坐诛者竟有3万人之多。有人检举郑家也与胡惟庸有联系。刑部差人抓走了家长郑濂,另外六个兄弟争相要入京替哥哥承罪,争来争去,最小的弟弟郑题力排众议只身来到南京。郑濂见到他后,说:“我居长,我理当承罪。”郑题说: “哥哥,你是老大,是一家之长,家里不能没你,我最小,我应该替你承罪。”兄弟争相入狱,在刑部传为奇谈。传来传去,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这个嗜血成性的皇帝大为感动,他不但没有治罪郑家,反而让郑题做了福建布政参事。朱元璋对郑濂说:“你家九世同住,孝义名冠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可谓天下第一家。”说罢,提笔写下了“天下第一家”几个字。这时,旁边有人提醒他说:“皇上家才是天下第一家呢。”朱元璋顿悟,于是,改写为“江南第一家”。他还规定,从此以后,他要直接到郑家挑选人才委以要职;郑家每年派人朝见,可与孔、孟、颜、曾子孙同班行礼。

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一场大火烧毁了郑家的府第,郑家无力再建,同住只好改为以“义”字辈分家,世称“小同居”,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到宗祠里聚食。这种规矩一直延续到今天。在郑宅镇,四世同住、三世同住的人很多。每年春节期间和祭祖日,郑氏阖族上万的人都要走进宗祠,举行各种仪式,然后聚餐。

郑氏子孙集资3000万元,重建后的“江南第一家”将成为德育教育基地

郑氏同住后的第27代孙郑麟秀提出要重建“江南第一家”,将宗祠扩建成当日的府第。郑氏子孙闻风响应,很快就筹集到3000万元。

郑麟秀说:“我的做法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这能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决定把重建的‘江南第一家’做为县里的德育教育基地。《郑氏规范》的核心是讲道德,对长辈讲孝,对兄弟姐妹讲义,对下一代讲爱,对乡亲讲仁,现在全镇的人仍然遵循它。因此这里家家孝顺父母,兄弟团结,妯娌和睦。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现在日本人、韩国人都来研究我们的家规。作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基地,它当之无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