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观后感500字3篇

思而思学网

《千年包公》该纪录片由安徽省纪委筹划,省电视台承拍,该纪录片去年8月开拍,摄制组曾赴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开封、肇庆、宁波、天长、合肥等海内外十几个地区和城市,进行实景拍摄及历史再现。它是一部讲述了一千年前出生于包公镇小包社区小李蛮组的宋代名臣包拯的纪录片,它也是一部还原历史上真实包公形象为目的的影视剧,讲述了包公勤勉廉洁,不畏权贵,铁面无私,亲民爱民的事迹,突显出他最典型的儒家文化人格形象。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千年包公观后感500字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千年包公观后感500字一

5月24日上午,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举行。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监察专员阎群力,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张志宏,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俊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汪学致等出席首映式。

据悉,三集高清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纪录片运用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央视纪录频道定于5月25日20:00起连续三天播出。

据了解,和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不同,纪录片《千年包公》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完全根据史实,摒弃戏说,进行人物和实景再现,向观众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第二集《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千年包公观后感500字二

“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及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反映一代清官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亲民爱民的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及新闻发布会于5月24日上午在包公的家乡合肥召开。

此次首映式选址在合肥包公园的清风讲堂,是十分有意义,清风讲堂地处合肥包公园。占地34.5公顷的包公园,是为纪念包拯而建,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组成。

担任此次首映礼司仪的是和包公同为安徽人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在仪式伊始周涛便表达出了回到家乡的兴奋之情。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事隔千年,他的名字不但没有忘记,而且传遍了亚洲,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古代贤臣良吏的代名词,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倡导的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及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千年包公》顺时而生,是包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与传承。

《千年包公》历时一年,奔赴台湾、新加坡、广东肇庆、河南开封、安徽合肥等多地进行实景拍摄及历史再现,以大量的素材与文献立体呈现了包公真实而厚重的形象。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将于5月25日、26日、27日晚8点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开播,敬请观看

千年包公观后感500字三

《千年包公》力求精准展现宋代历史与包公形象,在短短几个月内,剧组采访了国内及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几十位包拯研究学者及宋史专家,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摒弃戏说,完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力争呈现真实而生动的历史故事、有血有肉的包公新形象。

据了解,《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历时一年制作完成。该片将于5月25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并于5月27日晚9点25分在安徽卫视播出。

《千年包公》自2015年8月正式开拍,剧组成员不顾高温酷暑与严寒冰冻,克服困难,奔波数万公里,先后到台湾、新加坡、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浙江宁波、安徽天长、安徽合肥等十几个地区与城市,进行实景拍摄、专家学者?访及历史再现,积累了大量素材与文献后,于元月开始进入后期剪辑,数易其稿,找差补缺,力求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最为丰满真实、清廉爱民的包公形象。

坚持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坚持反腐倡廉依法治国,这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包公事迹和包公精神流传、绵延千年不绝,并一直为百姓津津乐道,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廉洁公正的孜孜追求。纪录片《千年包公》顺时而生,采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为观众呈现全新故事场景与视觉享受,依托新颖的艺术形式展现包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与传承,给观众以启迪。据参与审片的专家学者评价,此片堪称国内近年来历史类纪录片中的精品力作。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