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硬汉动作片《绑架者》观后感

思而思学网 2023-12-20 00:43:41

明道硬汉动作片《绑架者》观后感2017【篇一】

警察变坏人,坏人变警察,明道最后上了天台,怒吼道:“你为什么不让我做个好人?”引发全场爆笑。

是的,老徐这次玩砸了。没看《绑架者》,你都不知道老徐多爱黄立行!

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四小花旦之一徐静蕾,她是当中最早去挑战自己转身幕后当导演的,也一直被认为是四人之中最有才华的。徐静蕾导演的作品不多,十个指头数得过来,但她导演的每部作品都能在市场上引起广泛的关注。2017年3月31日即将

上映的《绑架者》也不例外。

鉴于电影的审查制度,国产电影里最难拍的要属悬疑犯罪类型片了。既要烧脑带着观众去推敲剧情,又要悬念不能让观众太快猜出剧情。显然,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徐静蕾导演的电影《我和爸爸》讲述亲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颇具文艺范,《杜拉拉升职记》则充满了时尚商业气息,然而近几部作品,口碑远不如前几年。

此次电影《绑架者》投放到电影市场里算不上是烂片,当然,跟好电影是沾不上边的。女性导演应该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将电影的侧重放在女性视角上,显然,老徐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而是将电影的侧重放在了花哨的剪辑、强烈的搏斗及动作场面上。

姑且不论老徐这一做法的正确与否,至少电影的前半段是中规中矩的警匪片。男主角也是唯一男主黄立行全程开挂,跑酷、徒手搏斗、拳击、持枪……都拍得挺美好。值得一提的是老徐毫不吝啬的将黄立行的全裸洗澡镜头放进了影片之中,5秒可以说完的情节,老徐足足拍了一分钟。

黄立行在这部电影里是美好的,是强壮的,是正义的,是性感的……可是,这些都与女性视角为主的犯罪悬疑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吗?

鉴于审查制度以及故事的细节,老徐直接把故事发生地点的城市架空了,警察身份的设定也架空了。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果悬疑做得不那么突兀的话。

总之,没有看到电影《绑架者》,我是不知道老徐有多爱黄立行的。

明道硬汉动作片《绑架者》观后感2017【篇二】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极端却言之在理:电影学会了绕路,学会了直达视觉、听觉等感官,头脑内的运动越来越少,看电影从脑力劳动变为体力劳动,扁平化成为必然,电影的文化留存期也在缩短,电影堕落且变得愚蠢。映后老徐也承认商业电影让自己没底,失去了作者电影的信心,而映后的普通观众反馈也有表达电影后半程打斗太少不过瘾的观点,作为大众艺术,作者表达和受众期望早已经在商业电影里很难调节了。

《绑架者》的故事本身比较好总结,“我是谁”的母题,“寻找孩子”和“寻找记忆”的双线,“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矛盾,框架清晰也迎合了片末反转的大趋势,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们已经习惯了为了推进剧情而提供的浅埋线索,跟随主人公不停在跑、不停在通关的公路电影,虽然看似是悬疑,但临时给与线索拼凑的答案并不能让人真正满足,反转是一个好办法,多次反转也不鲜见,但过渡总还是需要的,突兀的强行反转估计会抵消不少好感吧。以幕后BOSS为例,前半段天台追逐的克制明明已经树立起了伟大光荣正确,也承认高估了李淳这个角色定位的酱油属性,前半程的格式化去迎合一个格格不入的反转结局,不光女主角戏里有吐槽,观众也懵逼啊!“我想做一个好人”人人都能说,《无间道》给出了教材级的诠释,而同样的天台表述则换来了大范围的笑场,这应该就能多少说明问题所在了吧。

明道硬汉动作片《绑架者》观后感2017【篇三】

警匪、绑架、失忆、黑道、枪战、动作、卧底,有成千上万部具备这些元素的好电影和烂电影,好电影好的让人回味无穷、铭记一生,烂电影烂的也让人绝对难望、无聊煎熬。显然这部《绑架者》不配叫好电影,也入不了烂电影的行列,合格作品而已。

《谍影重重》、《暴力街区》的影子,真身是演技将将及格的男女主,男女主分别有各自的两条故事线,交织在一起,导致没有时间仔细讲哪一条,都是大概齐明白了就行,导演徐静蕾也在万达电影公开课上如是说了,并自己说出片子有诸多问题,各方面因素导致已没有办法改正,那么我也就不再过多码字了。片子7分,至少把事情讲明白了,也有不少动作戏看起来很卖命的样子。

老徐说自己当年拍《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时不听别人意见,后来开始拍商业片被过多过杂的意见所干扰,那只能说明她不没有商业片导演这方面能力,商业电影比作者电影难多少,这个问题可能连从业者都不是全部能想明白,更别说半路出家的老徐,有天赋也分多少、也有数值,显然这个数值不高。

老徐依然还是很美、知性且随性,不管是发布会改成搓麻将,还是两年带薪休假,都证明其人格魅力以及能使其发挥出人格魅力的生活物质条件。好好儿的挺好,祝你下次别玩儿砸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