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党员干部《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篇一】
“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作者周梅森看来,代表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坚实的信仰,另一种则是以“人民”为矫饰去谋取私利。后者即是很多腐败、越权行为在当下的生存逻辑和土壤,冒民众之名去侵夺民众权益,以法治之名去践踏法治精神,这也是最终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须抱持势不两立态度的对手。
腐败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呼应公众呼声。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腐败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败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热议不仅仅是猎奇,是公众对腐败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和对反腐进度的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反腐进度,媒体披露的官员腐败细节,反腐剧集(以及作为蓝本的官场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更细节、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生活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气”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标准,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用读者、观众的切身体会、现实感受来对文学、影视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检参与出品的反腐剧集与现实的反腐进程之间有怎样的参考、映照关系,具体的反腐案件的程序、节奏是否如影视剧呈现的一样节奏紧凑、波诡云谲。艺术毕竟是艺术,但公众对艺术的关切往往依然来自于对现实的欲罢不能,以及对反腐的热切期待。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2017年党员干部《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篇二】
《人民的名义》不仅是普通观众的期待,也是党员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生动教材。
“腐败分子太有‘创造力’了,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 编剧周梅森说。剧中一位国家部委项目处的处长,住在家具装修土的掉渣的旧屋中,吃着炸酱面,口口声声“人民”“党和政府”,每个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块的生活费。而最终,在他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办案人员找到了现金2亿3955万4千6百块。这是电视剧开篇还原小官巨腐魏鹏远的情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有贪必肃,真反腐败,坚持铁腕反腐,“打虎拍蝇”,尤其是坚决查处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腐败案件,体现了捍卫国家政治制度和根除腐败顽疾的决心意志,在党内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党中央向全党表明,在贪腐问题上,没有特殊党员,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惩治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
《人民的名义》,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酱面的“底层”写照,又有一杯高档酒的“阶层”腐朽,既有三百块孝顺金的初心残留,又有两亿元贪腐金的人心异变,这样的故事,在大刀阔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时今日,催人深思,发人深省,引发共鸣。
《人民的名义》,以惩治腐败的许多典型案例为原型,在何谓“名”又何谓“义”的深究中?剧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苟且之实的“执权者”,那些满嘴人民正义而又满身铜臭气味,满脸风光得意而又满心纸醉金迷的“老虎”“苍蝇”,究竟会给荧屏幕观众多少深思,又将唤起多少党员干部对人民“名”与“义”的考量?剧情仍在继续,“老虎”“苍蝇”最终会被绳之以法。
2017年党员干部《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篇三】
3月28日,陆毅担纲主演的《人民的名义》开播,首播取得了2.41的全国网收视率,坐稳同时段节目收视第一的宝座。该剧以反腐为题材,画风严肃。第一集播出之后,观众直呼“看不过瘾”。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人民的名义》的拍摄、热播,正是“世情”与“时序”交汇之后的瓜熟蒂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抓惩治腐败不放,从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到推进中央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再到党纪政纪处分不断释放严紧硬的强烈信号。相对“世情”而言,文艺作品仍处于缺位状态,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品不多。
哪怕用最挑剔的眼光审视,我们也能看到近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以及人民满意度的不断提升。就以公款吃喝为例,多年以前,公款吃喝之风有多盛,大家记忆犹新,不用多说,到了今天,还有多少人敢这么干?就算想这么干,依现在的财务制度,也未必干得成。当年,也有一些人对此不乐观,认为“无药可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这就是变化,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结果。成风化人,当反腐制度涵养出廉洁文化,大家的观念都变了,事情就好办了。
非但“三公消费”治理,反腐成绩也有目共睹,被查处的职务犯罪人数只是一个侧影而已。但是,与“三公消费”治理相比,反腐显然要复杂得多。就像《人民的名义》中那位受贿数额巨大的处长,让他减少“三公消费”并不难(他和老婆都骑自行车上下班),要他拒绝权力寻租带来的巨大回报却很困难。当反腐遭遇人性,个体道德不足以自持,就大大增加外部治理的担子;当反腐遭遇人情,要做到有腐必反、铁面无私,有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反腐遭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体”,不免左支右绌,难以除恶务尽……
反腐如逆水行舟,每进一步都不容易;治标之后还要治本,路漫漫其修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给我们的启示是,反腐败要有胆识,敢碰真问题、能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更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兵不解甲的持恒力。治标成果需要不断巩固,治本任务需要逐一夯实,廉洁文化需要慢慢涵育……这些都需要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