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优秀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18 04:46:09

 鼓声震荡,击打出社会稳定的强音;舞影婀娜,欢跳出长治久安的升平。4月17日,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北京首映,与全国观众见面。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

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该片取材于新疆当前社会生活现实,艺术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崭新局面,表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

首映式现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发表讲话,对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的制作表示肯定,表扬天山电影制片厂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电影生产基地,扎根现实主义,立足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风情,生动呈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气息,有机融入纳格拉鼓和民族舞蹈等艺术元素,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古丽夏提?阿不都卡德尔也在讲话中强调,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宏阔的时代背景,对于树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形象,向全国人民传递新疆稳定,发展,进步的社会正能量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影片以人物命运为主要脉络,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个山村女孩的舞蹈梦徐徐展开,讲述了新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

近几年来,随着新疆近30万干部先后深入全疆一万多个农村、社区,开展“访民情 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工作队与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据了解,天山电影制片厂组织精干的编剧团队,深入多个有代表性的“访惠聚”工作点,体验生活,采访采风,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感人素材,展开剧本创作,并将该影片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拍摄。

观影后,专家和各界群众表示,该片在主旋律影片艺术化风格上做了很多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充分反映出新疆这块土地上火热的生活和巨大的变化,唱响了团结和谐、发展进步的时代主旋律。

篇二:关于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

16日,《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摩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国电影家协会举行。我国电影界的专家、教授、影评人、电影工作者等观看了影片,对影片的主题、风格、表现内容及思想艺术性等进行了广泛研讨,并给予电影高度的评价。

与会影视专家一致认为,该影片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艺术感染力强,是一部具有崇高精神内涵的优秀电影,应当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大家将利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向全社会推介这部优秀影片。

“这部影片将主旋律、文艺片、故事片非常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宏说,“影片让观众感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的勤劳质朴、善良热情,驻村工作队的奉献与辛苦,宗教极端势力对维吾尔族同胞文化、生活肆意践踏、破坏,更加凸显出民族团结对振兴国家的重要性,整部影片润物细无声。我在想怎么把影片推广好,除了通过市场化运作,同时,这部电影也应该组织广大内地干部、群众都来观看,通过影片可以更多地了解美丽的新疆,了解在基层一线工作同志的辛苦、奉献、情怀。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推广这部优秀影片。”

“影片令我泪光闪闪,很感动。这部优秀的作品,振奋士气、鼓舞人心。优秀文化作品对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贡献不言而喻。”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说,“我们大家都非常关注新疆的发展,影片真实地反映了驻村工作队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真实故事。维吾尔族群众能歌善舞,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不唱歌不跳舞,这就是把维吾尔族灿烂的文化扼杀了。驻村工作队去做的是保护历史传统、风土人情,传播现代文化的事,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深刻。影片抓住关键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电影艺术》主编宋岱表示,影片艺术感染力强,题材选择好,切入点好,如此重大的事情,通过小的切口,通过维吾尔族群众的生活表现出来,非常了不起。我们要用正能量对冲噪音杂音,创作更多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乘风化人。影片里的音乐非常好,既有粗犷又有婉约,能打动人心。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安排,从而把这部优秀作品宣传好、推广好、发行好。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一川说,看完影片的感受就四个字“鼓舞人心”,这部影片整体的基调、效果让人眼前一亮。影片尽显新疆之美,有新疆的自然风光之美、风土人情之美,特别能打动人,能激发、唤起大家热爱新疆的美好感情和去新疆的愿望。此外,影片真实再现了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效果,影片中驻村工作队队员的作风,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感,值得学习,令人鼓舞。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表示,看到这部少数民族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很振奋、很鼓舞。影片中小男孩打鼓和女主人公在河边跳舞,是一种文化象征,而这种文化象征却因为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就成了一个文化禁忌,我们怎么能够唤醒被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人们?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义的探索,整部影片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最终随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认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基层不仅仅是帮助各族群众致富,还带去了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影片中女主人公逃婚,她认为自己结婚就变成鱼缸里面的鱼,最终以逃离家庭的方式,逃离了宗教极端思想的禁锢,后来当一系列问题解决时,她说‘我要回家,那是我的家,我一生还要跳舞,跳舞是我的性格,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对于民族的性格、民族特征的呈现非常到位。这部影片挺有启发性的,我看到的是一个电影人认认真真做出来的精品。”钟大丰说。

篇三:关于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

4月22日下午,天山电影制片厂2017年重点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新疆首映式。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马学军,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田文,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伊那木?乃斯尔丁,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卡德尔汗?米拉斯汗,新疆军区副政委韩秉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宣传部部长李新明出席了首映式并观看了电影。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宏阔的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影片艺术地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生动现实,表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

此前该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活动时,引起了首都各界观众的热议,获得了广泛好评。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新疆首映式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主办,天山电影制片厂承办。来自自治区各相关单位及新疆大学师生代表等700多名观众参加了首映式并观看了电影。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