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集锦】

思而思学网 2023-12-09 11:01:52

由市纪委、市文联、市剧协创排上演的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经过一年多的策划、组织、编排、首演、修改、完善、巡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2017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2017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

谈到反腐题材,人们自然会想到贪腐者的种种劣迹,而更多的文艺作品均是罗列贪腐者的犯罪事实,一件件呈现在舞台上,引发人们对贪腐者的憎恨之情。而京剧《脚印》的作者却另辟蹊径,从贪腐者给社会造成影响的同时,给家人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伤痛与磨难的角度展开故事情节,从而发人深省,真正起到警醒、警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这是该剧成功的关键。

独特的视角

一个剧本选题非常重要,创作者首先要选好角度,角度的确定,为突出主题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深得民心,是因为我们的党员干部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奋战,打下了江山。剧中的刘敬山13岁当长工,15岁参加革命,险些死在敌人的铡刀下,他为革命出生入死,曾经是个功臣。他救过薛大娘一家的命,而薛大娘也两次救过他的命,因为有这种血溶于水的关系,薛大娘在剧中女主人公蘩惠兰(刘敬山的妻子)面前,隐瞒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三林,因刘敬山克扣河工款,吃了发霉的小米面死于治河工地的真相。老人家承受着巨痛,但她怕给蘩惠兰伤口上撒盐,始终守口如瓶。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中国老百姓代表,当他(她)们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拯救时,他们从内心里感谢党的恩情。当他们受到委屈时,却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剧情演到此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作为编剧,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歌颂、披露、批评或鞭挞。我们的责任还应该是拯救。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每个人都曾经付出过,对革命有过功劳,又具备聪明才智,曾是国之栋梁,否则我们党不会赋予其手握重权。不难看出当代剧作家兰万玲那种“志洁行廉弘扬正气,心系社会笔底波澜”的情怀。剧作家的意图是想通过手中的笔,启发、教育党员干部,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因为,路是历史的荒原。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就是一页历史,是对一个人生命的诠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走过的路,都会留下印迹。而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样的历史,这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人生之行悠远,人生之路漫漫。人生即“脚印”。在一串串脚印中,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往昔的峥嵘岁月以及今天的现实生活。因此走好人生每一步,不要让人生之路布满悔恨、愧疚、遗憾至关重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心、民心。在反腐倡廉力度空前的今天,惩治贪官是必要的,而真正要挽救、警示党内那些已经或正在走向腐化堕落的人,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委实是一个重要例证。因此,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手莫伸,心莫贪,两袖清风坦荡荡,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无愧、无憾于每一个脚印。不要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失去党性原则,自毁终身。该剧的任务是力图真正使贪腐者在灵魂上忏悔,从而达到自我救赎的目的。所以说《脚印》是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一个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主题。

人性的开掘

曹禺曾说过“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画人物这个问题。”文学即人学,一定要写好人物,戏剧尤为如此。戏剧的重点是开掘人性(包括个性和共性),开掘的越深、越广就越深刻。人的感情与欲望充满着变化与矛盾,优秀的作品应该表达出人性中的困惑、迷茫与自我挣扎的复杂性。因此,我们说,人性是任何作品最永恒的话题。

《脚印》的主人公蘩惠兰是罪犯的妻子,她不是一个普通女人,她虽出身农村,但父亲从小教她识字,她不仅知书达理,又向往革命。当年刘敬山作为地下党负责人把她引上革命道路时,她对他是一种崇拜,他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他俩有过美好的恋情,曾是众人羡慕的一对儿,他们一同走过了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丈夫曾经是那么优秀。解放了,他们有了显赫的地位,丈夫身居要职,然而,由于两地分居,他进了大城市,经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认为吃点、喝点、享受点没什么,最后倒在了糖衣炮弹面前,成了人民的罪人。蘩惠兰痛苦至极,她恨丈夫害党、害民、害国家,辜负了党多年的培养。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无法将丈夫忘记,因为他们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而且又有两个孩子。作为一个女人,他在她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种夫妻情是根深蒂固的。但她是党员、干部,站在党性的立场上,她必须在思想上跟他划清界限。因此,面对人们的不理解、冷漠、怀疑的目光,她理智地承受着,而且主动要求到编织袋厂上班,参加劳动,改造思想。当她顶着重重压力,被下放农村时,村里的孩子们追着她扬沙土、烂菜帮……她的自尊心受到屈辱,直至想到了却残生,战友徐明救了她。薛大娘看她年轻,太苦了,有意撮合她与徐明,想让她走出阴影,重新生活。蘩惠兰是一个女人,再坚强的女人也需要一副男人的臂膀,她太累了!就在蘩惠兰和徐明要吃订婚饭时,刘敬山的弟媳以蘩惠兰要改嫁、孩子不能改姓、受委屈为由,要领走孩子。她据理力争,刘敬山弟弟的一席入情入理的话,她明白了他们是为孩子好,于是她忍痛让他们带走了孩子。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在失去丈夫之后,又失去孩子,她所承受的痛苦与重压是可想而知的。她欲死不行,欲嫁不能,在磨难中滚煮着,煎熬着……

当蘩惠兰得知薛大娘的儿子六年前死于治河工地时,她彻底清醒。然而,在她的内心,刘敬山依然是她的丈夫,她被薛大娘的宽容深深感动,刘敬山对不起两次救过他命的恩人,她此时要替丈夫赔罪,于是,双膝跪倒在薛大娘面前。每每演到此处,观众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落泪,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剧情跌宕起伏,出人意料,此处推向高潮。同时,蘩惠兰决定走出痛苦,重新生活。

蘩惠兰多舛的命运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贪腐给社会和家庭究竟带来了什么?在文学表达上,剧作家注重内心情感的刻画,进行人性的开掘,不难看出剧作家内心的悲悯之情。剧作在强化人物内心情感及心理冲突的种种体现及大量的闪回手法,使人们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不能不生发出一种沉甸甸的思考,有惋惜、有痛心,久久的,难以平静……

篇二:2017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

8月底《脚印》首场演出,获得重大成功。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张百发观看演出后,对该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戏排得很好,演出很成功,无论剧情、作曲还是演唱都是很棒的,也是当今剧坛少见的,可以作为廊坊品牌进北京、进长安剧院演给中央领导看、演出给全国人民看。”市委书记冯韶慧对张百发同志前来指导表示感谢并当即指示:市纪委要积极推进,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要积极参与,力争打造精品,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7年1月10日《脚印》首场巡演,市纪委书记魏国东对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个戏角度好,用京剧艺术呈现在舞台上,如此感人!比作报告、学文件更有宣传教育意义。”他表示下一步全力支持提高该剧,争取将该剧打造成精品力作。

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脚印》,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央视网、中国作家网、中国京剧艺术网、中国戏剧网、凤凰网、搜狐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家数字文化网等都对《脚印》进行了宣传报道。

看一部戏,通常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这有点像看一部小说。如果我让你倒着看,或是从中拆开看,不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我敢肯定的是,这样的看法,对观众、读者的审美是需要某种挑战的,换句话说,倘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是很难如此挑剔、选择的。

我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尽管我算不得所谓的戏曲专家。八月三十一日,应廊坊市剧协的邀请,我和几位媒体同仁到廊坊市的明珠影剧院观看了由廊坊市纪委联合几家文艺单位共同推出的新编大型现代京剧《脚印》。我没想到,八十多岁的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京剧戏迷张百发同志也来了,他就坐在我的身后。我知道,在政界,有很多的京剧爱好者,如朱?基、李瑞环、丁关根、张百发等同志,他们不光爱好,还以不同的方式为京剧的振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今天,我特别想听听百发同志看完《脚印》的观后感。

《脚印》一剧,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真实故事为背景题材,创造性地再现历史,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贪污犯刘敬山被执行枪决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全剧紧紧围绕刘敬山妻子蘩惠兰的命运主线展开,从人性的角度来塑造剧中人物,艺术地再现历史。近些年,关于反腐题材的戏曲作品还是有的,大都是历史剧,如写宋相吕端、明朝廉吏于成龙、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的,作为现代戏,直接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反贪大案搬上舞台的,这还是第一次。《脚印》的编剧兼制作人兰万玲,曾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以及曹禺剧本奖、戏剧百花奖,先后创作出《山妹子》、《女人九香》、《宋相吕端》、《什刹海》等十几部大戏。这次选择《脚印》,显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理解是,题材是确定的,是众人皆知的,但如何选择角度,塑造人物,以致创作出精彩的唱词,就是非确定的,是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再创造了。

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对现代京剧是熟悉的,这主要来源于“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如何让新编现代京剧吸引观众,赢得观众的认可,这对于一部戏所有的人员都是极大的挑战。为了使剧本在创作上有精彩的表现,兰万玲抱着归零的心态,不断地去寻找史料,到民间去采风调查,在初稿完成后,不断地找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去征求意见。记得在北京征求专家意见时,她记录的笔记就有一大厚本。这样诚恳的态度一度很打动我,要知道,这对于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六十岁的女剧作家而言,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时,为了早日把这部大戏搬上舞台,她到京津冀三地去请导演、演员、舞台设计,还要寻找经济支持单位。

我们是提前十分钟到剧场的。坐在我那一排边侧座位的是两个女性,从交谈中得知她们是姑嫂俩。我问她们,你们特别爱看京剧吗?嫂子说,我们很少看戏,是朋友送我们的票。我又问,你们知道剧情吗?小姑说,不知道,听说是早年间枪毙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的。见她们手中每人手里只拿着一瓶矿泉水,我把手中多余的节目单给了她们一份,说趁开演之前你们先看看剧情吧。

十分钟后,大幕拉开,场景一下把人们带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天津。当演员穿着五十年代特制的服饰、手举着惩治贪污腐败的横幅振臂高呼时,我身边的那对姑嫂一下子笑翻了天,她们连声说太好玩儿了。好玩儿吗?我怔怔地看着她们,显然她们已经多年没有进过剧院了。这样的情形,我敢肯定地说,即使放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保证不会出现。多年来,我们总说戏大于天,可我们又怎样对待那些普通的观众呢?以我父母所居住的北京郊区看,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演出过评剧《夺印》外,至今还就真没有看过什么专业剧团的大戏!是条件不允许吗?当下的剧团、剧场多如牛毛;是老百姓手里没钱吗?我父母那里的居民大部分是拆迁户,谁家没有个百八十万的存款?我看,关键是演职人员的市场定位。像这次参与《脚印》制作的大厂评剧团,他们几十年始终把市场放在田间地头,赢得了众多老百姓的喜欢,也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剧情的展开,在长达两个半小时九场段的演出中,观众随着剧情的展开,时而唏嘘不止,时而笑声不止,每到精彩唱段,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鼓掌和一派叫好之声。我几次侧目去看百发同志,发现已然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一丝睡意也没有,他观看的非常安静,很少随着观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我想,百发同志作为建国初期的劳动模范,青年突击队的带头人,他看着《脚印》,通过刘敬山个人和家庭命运的起伏转折,他一定会思绪万千。再看旁边的那对姑嫂,她们已经不再说笑,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当看到蘩惠兰被打成右派受到侮辱的奚落时,嫂子居然用手不断擦拭眼角的泪水。我当时的直觉是,这个戏成功了!

看一部戏成功不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演出结束后已然十点多钟,在剧场休息室,百发同志不顾年迈,与演员们亲切交谈,对这部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稍后,从北京来的几位专家姚欣、周传家等人又谈了很好的意见。对于百发同志和专家的意见,我把精彩处都记在笔记本上。在最后发言中,我说,我想从最后往回倒着说:大戏落幕后,我问我身边的一对姑嫂,对这部戏满意吗?她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她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大戏了。而在刚开演时,她们说的是“太好玩了”。我以为,一部戏能让普通的观众说出好玩、精彩就足够了。所谓好玩,是指剧本舞台的呈现形式,精彩则是指艺术的审美高度。也许普通观众欣赏的程度远不如专家们专业,但观众的评判是不容忽视的。离开了观众的艺术,终究是短命的。

篇三:2017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

看一部戏,通常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这有点像看一部小说。如果我让你倒着看,或是从中拆开看,不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我敢肯定的是,这样的看法,对观众、读者的审美是需要某种挑战的,换句话说,倘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是很难如此挑剔、选择的。

我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尽管我算不得所谓的戏曲专家。八月三十一日,应廊坊市剧协的邀请,我和几位媒体同仁到廊坊市的明珠影剧院观看了由廊坊市纪委联合几家文艺单位共同推出的新编大型现代京剧《脚印》。我没想到,八十多岁的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京剧戏迷张百发同志也来了,他就坐在我的身后。我知道,在政界,有很多的京剧爱好者,如朱?基、李瑞环、丁关根、张百发等同志,他们不光爱好,还以不同的方式为京剧的振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今天,我特别想听听百发同志看完《脚印》的观后感。

《脚印》一剧,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真实故事为背景题材,创造性地再现历史,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贪污犯刘敬山被执行枪决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全剧紧紧围绕刘敬山妻子蘩惠兰的命运主线展开,从人性的角度来塑造剧中人物,艺术地再现历史。近些年,关于反腐题材的戏曲作品还是有的,大都是历史剧,如写宋相吕端、明朝廉吏于成龙、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的,作为现代戏,直接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反贪大案搬上舞台的,这还是第一次。《脚印》的编剧兼制作人兰万玲,曾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剧作奖以及曹禺剧本奖、戏剧百花奖,先后创作出《山妹子》、《女人九香》、《宋相吕端》、《什刹海》等十几部大戏。这次选择《脚印》,显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理解是,题材是确定的,是众人皆知的,但如何选择角度,塑造人物,以致创作出精彩的唱词,就是非确定的,是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再创造了。

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对现代京剧是熟悉的,这主要来源于“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如何让新编现代京剧吸引观众,赢得观众的认可,这对于一部戏所有的人员都是极大的挑战。为了使剧本在创作上有精彩的表现,兰万玲抱着归零的心态,不断地去寻找史料,到民间去采风调查,在初稿完成后,不断地找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去征求意见。记得在北京征求专家意见时,她记录的笔记就有一大厚本。这样诚恳的态度一度很打动我,要知道,这对于一个早已功成名就的六十岁的女剧作家而言,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时,为了早日把这部大戏搬上舞台,她到京津冀三地去请导演、演员、舞台设计,还要寻找经济支持单位。

我们是提前十分钟到剧场的。坐在我那一排边侧座位的是两个女性,从交谈中得知她们是姑嫂俩。我问她们,你们特别爱看京剧吗?嫂子说,我们很少看戏,是朋友送我们的票。我又问,你们知道剧情吗?小姑说,不知道,听说是早年间枪毙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的。见她们手中每人手里只拿着一瓶矿泉水,我把手中多余的节目单给了她们一份,说趁开演之前你们先看看剧情吧。

十分钟后,大幕拉开,场景一下把人们带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天津。当演员穿着五十年代特制的服饰、手举着惩治贪污腐败的横幅振臂高呼时,我身边的那对姑嫂一下子笑翻了天,她们连声说太好玩儿了。好玩儿吗?我怔怔地看着她们,显然她们已经多年没有进过剧院了。这样的情形,我敢肯定地说,即使放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保证不会出现。多年来,我们总说戏大于天,可我们又怎样对待那些普通的观众呢?以我父母所居住的北京郊区看,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演出过评剧《夺印》外,至今还就真没有看过什么专业剧团的大戏!是条件不允许吗?当下的剧团、剧场多如牛毛;是老百姓手里没钱吗?我父母那里的居民大部分是拆迁户,谁家没有个百八十万的存款?我看,关键是演职人员的市场定位。像这次参与《脚印》制作的大厂评剧团,他们几十年始终把市场放在田间地头,赢得了众多老百姓的喜欢,也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剧情的展开,在长达两个半小时九场段的演出中,观众随着剧情的展开,时而唏嘘不止,时而笑声不止,每到精彩唱段,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鼓掌和一派叫好之声。我几次侧目去看百发同志,发现已然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一丝睡意也没有,他观看的非常安静,很少随着观众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我想,百发同志作为建国初期的劳动模范,青年突击队的带头人,他看着《脚印》,通过刘敬山个人和家庭命运的起伏转折,他一定会思绪万千。再看旁边的那对姑嫂,她们已经不再说笑,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当看到蘩惠兰被打成右派受到侮辱的奚落时,嫂子居然用手不断擦拭眼角的泪水。我当时的直觉是,这个戏成功了!

看一部戏成功不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演出结束后已然十点多钟,在剧场休息室,百发同志不顾年迈,与演员们亲切交谈,对这部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稍后,从北京来的几位专家姚欣、周传家等人又谈了很好的意见。对于百发同志和专家的意见,我把精彩处都记在笔记本上。在最后发言中,我说,我想从最后往回倒着说:大戏落幕后,我问我身边的一对姑嫂,对这部戏满意吗?她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她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大戏了。而在刚开演时,她们说的是“太好玩了”。我以为,一部戏能让普通的观众说出好玩、精彩就足够了。所谓好玩,是指剧本舞台的呈现形式,精彩则是指艺术的审美高度。也许普通观众欣赏的程度远不如专家们专业,但观众的评判是不容忽视的。离开了观众的艺术,终究是短命的。在此,祝贺《脚印》的探索与尝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