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一】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镜子》是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才最终完成。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冲突,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也吐露了心声:“作为媒体,我们想通过该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情感教育的问题,能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思考,愿意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们这个片子初衷就达到了。我们在片子里讲,包括家长讲的‘问题’孩子,所有出现 ‘问题’的字幕都是打引号的,因为在我们创作者心里,这些孩子都不是问题孩子。”为何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通过该影片,主创团队希望整个社会能更加关注“问题”孩子这个现象的存在。并能对“问题”孩子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正视与关切。刘彭芝校长也强烈希望通过该影片的播出,能有更多的家长正视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国家也应加快相关立法的脚步,保障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真实电影《镜子》用心讲述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二】
片子的内容很简单,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暴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但故事反映的问题却不简单。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作为家长,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
相信孩子成长的潜力。
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应该去剥夺和干预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力。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创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会受益。事实上,很多的家长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担忧和太多的恐惧,这份厚重的“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其实这都是家长缺乏自我价值的表现。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分享了观看《镜子》的感受:“我的感受是非常真实,因为这种跟踪拍摄中间没有太多的造作……我觉得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们看一看,因为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还是蛮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家长朋友们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实的幸福。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三】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亲,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
4月19日晚,央视纪录片《镜子》首播,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一位妈妈跟我谈起她的小女儿。小姑娘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听老师和同学反应孩子很聪明,大家还是很喜欢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游中,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教训”同学,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对班里比她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蔑视。
春游中,老师表扬一位同学:“某某今天表现很好,一直帮助同学,还帮家长拿东西。”
女儿就说:“什么呀!我也会,有什么好表扬的!”孩子表现出生气而且否认了同学的做法,还不承认自己没有做到。
女儿这样的表现,让妈妈非常担心。
我由于对妈妈比较了解,就说:“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看看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你平时对孩子是不是要求严格?你对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围的紧张?”
妈妈喟然而叹,说最近由于大女儿学习问题以及自己的工作有点脾气不好,确实对小女儿严厉了些,也经常训斥老公。
无论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模仿学习”还是心理学对应的“镜子效应”,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这位妈妈有所醒悟改变了自己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还跟孩子进行了沟通,经常跟孩子聊聊学校、学习的事,渐渐地小女儿也发生了变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欣赏孩子内在的纯真。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