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电视专题片《1921点亮中国》。下面是相关的《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篇一】
纪念建党90周年专题片《1921:点亮中国》由*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讲述1919-1921年间,在中国风云大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上海创立的历程。该片共5集,分为:《风起》、《潮动》、《选择》、《曙光》、《星火》。
张园,在一百年前曾经是上海最大的花园和公共场所。最显眼的建筑便是这座西方风格的大洋房“安垲第”,大厅就可容纳上千人集会宴客,同时也是上海滩西式生活风尚的策源地。
不仅如此,张园还是各界人士演讲、集会的场所。到张园来参加这些活动,是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容闳、严复、章太炎、蔡元培等都曾登上这里的讲台,其中观众反响最热烈的,当属孙中山。
思想的声音,从张园传出,辐射到上海乃至全国。张园或许是一个历史的标点,从这里出发,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上海获得了大范围的传播,又为什么被诸多中国人所信奉,这些问题,将会有一个具有上海城市特质的答案。
《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篇二】
上海广播电视台自2005年以来经过长期研究和海量资料的搜集工作,发现一批珍贵的中国共产党建党资料保存于世,其中包括中共早期*陈独秀、瞿秋白,以及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的影像;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1922年在莫斯科参加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影像。这些以前国内从未见过的影像资料,最终在俄罗斯被找到,经复制后带回国内。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带来巨变的历史必然性。
上海汉口路西藏中路口,曾有一座海上闻名的菜馆,名叫“一品香”。
1920年10月,一品香旅馆来了一位外国人。他就是有“百科全书学者”之称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罗素先后在中国各地做了十多场演讲,演讲的内容主要是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
然而,对罗素的演讲,陈独秀的评价却是:他使“进步的中国人”非常失望。他写信给罗素: “中国用来发展,免得走欧、美、日本底错路”,试图请罗素声明这一点,免得贻误中国人。年轻的毛泽东也认为罗素指出的方向“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寻找中国救国道路的使命,最后还是落在了中国自己的一群知识分子身上。
《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篇三】
奔赴世界各地拍摄,采访国内外近70位专家学者,历时半年制作完成??由*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电视专题片《1921点亮中国》,将于今明两天先后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东方卫视首播,向党的90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90年前,在上海的一幢石库门民居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就是那几个夜晚,这幢民居里的灯光点亮了中国历史的新历程。汇聚于此的13人从这里走出,星散四方,改变了民族的命运。
当时,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会在上海诞生?《1921点亮中国》给出了它的答案。总编导施?说,这部专题片突破了传统党史叙事模式,把建党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中去研究,吸收最近5年来党史研究的学术成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学科的角度,解读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基因。
大海捞针,尘封近90年影像露脸
“预见未来的钥匙,隐藏在历史之中!”这是《1921点亮中国》片头文字中的一句。然而,找到这把钥匙谈何容易,要知道,涉及中共建党初期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像资料几乎是空白。怎么办?该片派出了专业的资料采集团队,除在国内的重要图书馆、档案馆仔细查找外,还前往俄罗斯、日本、荷兰、法国等地搜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惊喜的发现是陈独秀等中共早期*的历史影像。这批来自1922年的珍贵资料,是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人物数量最多、距离中共“一大”时间最近的影像。它们是从俄罗斯当地记录两次会议的影片中挑选出来的,一次是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另一次是1922年11月2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当然,寻找的过程是艰难的。用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节目资料中心研发部主任汪珉的话说,“犹如大海捞针”。最早为资料中心提供重大线索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玉贞,据她透露,曾在莫斯科看到过陈独秀的镜头。通过多方面努力,资料中心终于建立了一条连接俄罗斯的采集通道,并于今年2月陆续收到俄方发来的影像截图906幅。由于事先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与照片,对于中共早期*的形象已相当熟悉,因此当影像截图中突然出现一位发际线较高、又留着胡子的中国男人时,大家顿感一阵惊喜:这不就是时任陈独秀吗?而和他同桌的另一位戴眼镜年轻人不就是党的“一大”代表刘仁静吗?再经过仔细辨认,大家又欣喜地从人群中发现了瞿秋白、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等重要人物。
今年5月23日,节目资料中心派出资料采集团队前往俄罗斯。一到莫斯科,大家直奔位于远郊的两处档案馆和影像馆,将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采集回国。《1921点亮中国》的播出,将是它们在国内首次与观众见面。
意外惊喜,收获李大钊的学籍簿
在日本拍摄期间,摄制组也有意外的收获。今年4月,项目组编导赵菲菲去日本采访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石川祯浩。当时正好遇上他写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举办座谈会。虽然是日语版,赵菲菲看不懂里面的文字,但书上的图片吸引了她,她饶有兴致地翻看着。这时,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是陈独秀,但她不敢确认。因为,这张照片在国内从未看到过,且跟大家熟悉的陈独秀梳个背头的形象很不一样,照片中的陈独秀皮肤黝黑,头发略显凌乱,一脸灿烂的笑容。赵菲菲向石川祯浩求证,得到了肯定回答。石川祯浩说,照片是他从俄罗斯的一个学者那搜集过来的,据他考证,是1922年陈独秀在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时拍摄的。
在此之前不久,摄制组到李大钊早年留学的早稻田大学取材时,还被获许拍摄了李大钊入学时的学籍簿真品。这张16开大小的卡片详细记载了李大钊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科及在东京的住址,上面显示,李大钊于1915年7月5日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学习。此外,还搜集了极具电视表现力的历史素材,如列宁、孙中山的原声录音,李大钊、马林等人物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