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观后感【全文】

思而思学网 2023-12-04 06:05:20

 大国崛起离不开国之重器的腾飞,近年来渐行渐热的航空发动机产业热潮日益吸引着国人的目光。下面是相关的大国重器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大国重器观后感2017【篇一】

2017年4月27日至5月18日,*国务院三发贺电,分别祝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如果再加上此前的国产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中国大喜事可谓接连不断。这是一种什么节奏?这是一种什么欢腾?这是中国“大国重器”纷至沓来的大时刻、大事件。

航空母舰巡洋,天舟一号巡天,C919大型客机巡航,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哪一项不是强国利剑,哪一项不是强国后盾? 这些大国重器的不断横空出世,不正说明中国正在悄然地完成着从弱国到大国,从大国到强国的逆转性变化吗?

什么是弱国?弱国实际就是内不能自主,外不能自卫之国。回顾中国百年简史,前半段基本处在弱国地位。前有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殖民化,继有日本的全面侵略,中国内政实际成了强国的博弈场,中国外交成了强国的礼品筹码。即使新中国建立后,也是先有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再有前苏联对中国的打压。这种弱国地位,何以能够“佑其民,护其国”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国际弱国地位,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纵观世界历史,在“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同时,打造足够规模和质量的国之重器则同样不可或缺。美国如果没有强大的核武库,庞大的海军舰队,精密的信息获取能力,怎么可能称霸世界?中国如果不是勒紧裤带创造出“两弹一星”又怎能破除美苏的核讹诈?

什么是大国?自古虽无定论,但是也并非无章可循。如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军队数量等居前者,都可以称之为大国。如中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绝对是世界前三甲之列;人口规模接近14亿,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中国GDP总量74.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名;中国解放军的员额约为230万人,也在世界前列。如此等等,都可以证明中国已经重回到世界级大国行列。但是,大国若无大国重器匹配,大国仍然免不了被欺负,被戏耍。曾经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中国海军就无法走向深蓝,无法解决中国台海统一问题,无法保护中国在全球的核心利益;因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每年只好花费巨资向波音、空客购买;因为中国能源不足,只能做国际能源市场的被动接受者;因为中国没有自己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对某些国家的流氓行为只能隐忍。

大国重器观后感2017【篇二】

对宇宙空间的仰望,激发了潜藏于心的无限遐想;

对虚拟空间的探索,延展了感传知用的真实体验;

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丰富了安全智慧的时代内涵。

大国重器观后感2017【篇三】

纵观近代大国崛起历史,从清朝到英国再到美国,再到现在的群雄割据(美、欧美、中、俄),都与能源的发展变化戚戚相关。

蒸汽机(煤炭)的出现使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石油的普及特别是石油和美元的挂钩,使得美国成为世界警察。到现在群雄割据,新能源有后来居上之势,为中国的强大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中国也不负众望,紧紧的抓住了新能源这一发展契机。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领先全球的产业,假以时日,等中国新能源的使用超过能源结构的50%之时,也必定是中国取代美国之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