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故事观后感【精华篇】

思而思学网

麦兜故事观后感篇一

上大学以后 一直没有在身边找到一个可以心平气和说说话的朋友 虽然有着一帮室友 偶尔可以一起疯 但我们之间的话题却有着很大的隔阂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 我无法跟他们说 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 一本我很喜欢的书 一个我很喜欢的作者 一个我很喜欢的组合 甚至 一首我喜欢的歌 其实我觉得我品味大众 我喜欢的 应该大部分人都会喜欢 但问题就在 这不是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 久了以后我也知趣了 闲了就泡图书馆 看书 听广播 在一个频繁光顾的电台里熟悉了麦兜这个名字 也充满了好奇 却从没去看过 直到最近 借着一部麦兜响当当的东风 我找着这个间隙看了这部最原始的麦兜 认识了那只粉色的可爱小猪

我们都是普通人 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也许曾经被寄予厚望 曾经满怀梦想和抱负 觉得自己是个还未遇到伯乐的千里马 但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 世界虽然大 脱颖而出的却终究只能是少数的几个人 大多数的我们终将慢慢接受现实 过着平凡的日子 淹没在芸芸众生中 为柴米油盐在社会上打拼 但麦兜告诉我们 快乐并不是成功者的专利 平凡的我们也可以平凡的快乐

“那时候我还很小 不知道什么是孤独 一个人在雪地里玩 满头大汗 很快乐”

如今的我们 虽然已经无法再拥有那种纯粹的 简单的快乐 毕竟我们要开始自己面对这个世界 肩负一些属于自己的责任 但我们是否依然可以 或者偶尔 在拥有最平凡的生活的同时 拥有最遥远的梦想 简单快乐地生活

麦兜故事观后感篇二

《麦兜故事》动画效果虽不及欧美,但贯穿其中的怀旧气息,让我完全抛弃了动画本身所要求的视觉享受。看完后回头一想,觉得这样的效果再也合适不过了。

幼稚的音乐,夹杂着淡淡的忧伤。

明明是生活琐事,却能拨动心弦。然而,又恰是生活琐事,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一些故事,只有长大了,才能品味出个中滋味。

故事从麦兜怀揣着母亲的期望出生开始,然后麦兜上了对外宣传极佳,有老外教英文的春田花花幼儿园。就像如今大多数幼儿园一样,到底好不好,四五岁的我们不知道,爸妈也不知道,只有长大了的我们才知道。不过麦兜说得对,它却给了我们快乐的时光。

平凡的家庭,往往有不平凡的爸爸妈妈。在麦兜眼中,妈妈是那么强大,她能够闯很多的难关,她能做很多的吃的,她还有生活的热情,经营着她的“麦太世界”。她又是那么爱麦兜,生病了照顾他,带他去“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的马尔代夫,期许着他能够做奥运冠军。

每个母亲都为孩子做一个美丽的梦,她为梦中的孩子骄傲。不管梦会不会实现,但都阻挡不了她爱我们的心。即使自己常常拿“等我发财”回避孩子要求的享受,即使过着让火鸡陪伴着他们比它一生还要长的生活,即使连自己都没有按照自己的期许身体力行,但一点都没受到我们的鄙视,不是吗?当初的抱怨,随时光流逝,都会化成我们更爱母亲的记忆,不是吗?

麦兜说,“那不是缺陷,只是我们不再在梦中”。麦兜还说,“原来有的东西,是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有奖牌,没有张保仔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吃过那个包子,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也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气,有力气,也不一定行。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邦邦,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

我们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成长,也没有像妈妈期望的成功,我们被生活磨去了棱角,我们混迹于大流,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也许有一天,会觉得生活的无趣,会为自己的选择气馁,我们何不像麦兜一样,“我不是为了见珊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抢包子,也不相信抢包山会成为奥运项目,可是我仍然努力练习抢包山,因为我爱我妈妈。”

麦兜故事观后感篇三

《麦兜故事》不但有香港的本土气息,同时具有世界共通性,传递着浓厚的时代信息。

土法炮制而不妥协于主流的街坊动画,点出新生代港人成长的抑郁;大角咀平凡影像加黄秋生亲切的叔父式配音创造出百分百本土精神。

《麦兜故事》上映后带来的轰动,令香港观众和香港电影人看到了香港动画电影的前景,没有好莱坞式的三维动画技术,也没有日本人的诡异想象,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故事便令观众齐声叫好,这其中一定得感谢谢立文、麦家碧夫妇的用心创作。麦兜儿时故事给成人带来的只有回忆和喟叹,麦兜变成负资产人士的故事,可谓一下切中香港草根族的命脉。在大公司裁员、小公司倒闭,资产缩水的状况之下,负资产成为香港经济社会中一个常用的词语。而负资产的人士当中以草根阶层的人数居多,只有这些日日奔忙,不断承受压力在供房、供车的人,才最无承受经济波动的能力,最有机会成为负资产的人。与其说麦兜是某一个香港草民的化身,还不如说是草根阶层的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就是自己。麦兜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令港人如此接受,除了故事接近香港百姓之外,片中大量出现的香港各地的景色,和香港的文化特征,成为吸引观众的又一卖点。创作者们在影片使用的都是香港的真实地名,地道的香港街景,更让香港的观众感受到这一完全虚构的卡通人物故事的真切。由此产生的认可,除了为自己找到一个寄托同感的知己外,也是对创作者一个莫大的宽慰。麦兜在向大家讲述他故事的同时,令观众亲身游遍香港的大街小巷,亲身体会香港的各种文化现象,绝对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在香港众多打打杀杀和古惑仔漫画当中,由谢立文、麦家碧创作的漫画《麦兜故事》不仅在形象上更容易为不同年龄层的人接受,更多了这些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因此成为香港最成功的原创Q版漫画人物。看着银幕上的麦兜特制圣诞火鸡吃了半年,看着他从平凡中得来的快乐,看着他长大工作后和现时的许多人一样成了负资产者,观众所感受到的并非是笑,更多的是感动和感叹。

麦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学、工作,希望、失望,他都一一经历。他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家庭、人生、梦想和追求可以说都是代表了香港最普通的“草根阶层”的奋斗经历和生存状态,反映了很多香港的普通百姓的人生历程。“麦兜”的形象也可以说是香港最成功的原创漫画人物,成为香港成人动画的典范。从电影中,人们可以亲切的看到香港的普通街景、普通生活以及众多的传统文化,因此这部电影业创造了香港票房的一大奇迹。而麦兜不仅是香港漫画界的一个传奇角色,更是代表了香港动画电影的成功的先行者。

在影片中,麦兜就是生活在香港平民阶层的代表,因此,它的经历或许就是香港平民阶层中某一位真人真实故事的银幕投射,因此才会感染众多香港观众以及有过这种经历的其他观众。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