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观后感影评【精华篇】

思而思学网

放映之前就有了写一些什么的冲动,直到几个小时前看完了整场电影,到真正下笔的时候,才忽然觉得有许多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情绪却不能很好的归纳。思想似乎还漂浮在某些地方,一座山峰或者是一个背影,一世的笑与泪。音乐伴随着强烈的鼓点,还在敲击我的耳膜。那个孤独的坐在山头,望着十万天兵寂寥的背影,让我不禁回头尝试寻找这份感动的源头,在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太多务实的愿望,没有那么多借口和埋怨之前的某个历史的片段,我想我找到了传承在血脉之中,一些不会死的东西。

这次点映其实是临时加的场次,本来并没有觉得会有太多的人,事实上最后进场的时候也多多少少有三分之二的上座率。这对于动不动就票房毒药的国产电影,其实算是骄人了。真正让我感觉到震撼的东西,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一部电影,直到片尾曲演员表放完依然没有一个人离场。

这让我明白至少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感动,在共鸣。

“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电影里多次提到了这句台词,像是导演在执着的阐述着某种东西一样,贯穿了整个剧情,一直到最后,江流儿稚嫩的声音念出来的时候,让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当说起孙悟空,常常是联想到英武的,顶天立地的那个大圣。可今天,我看到了一只迷惘脆弱的猴子,那个离开了花果山,做过弼马温,举起金箍棒砸开了天,又被压了五百年光阴磨平了棱角的猴子。他不再威风凛凛,不再法力通天。五百年沧海桑田,当人们甚至他自己都不再相信传说,妖怪也忘记了那个把天捅破个窟窿的齐天大圣,只有一个叫江流儿的小和尚,还在执拗的相信那个戏文里的孙悟空,正如同曾经的我们。

在最初我便得知了这是一部关于拯救与被拯救,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这第一时间是让我联想到了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同时也对一部CG电影如何表现一个略显严肃的中心感到疑惑。当然对于立意来说自然不算新颖,对于如今浸濡各种视听盛宴的人们来说,也不至于惊世骇俗。

可我还是被惊艳了,动作的张弛,细腻的表情,绝配的音乐和光影色彩的搭配,即便不是美术从业者也能轻而易举的感受到整部动画制作的用心,对脚本的琢磨。全程有泪点有笑点,有最朴素的情感。长安城的一场雨,山林里的一道溪,月夜下的漫天飞萤,几乎前半段的每一个画面都可以是一张精致的壁纸。

值得拿出来单独一提的是电影的音乐,可以想象正式上映之后原声的火爆。开场大闹天宫的戏曲,配合节奏明朗的打斗,致敬着80后回忆里最经典的画面。之后的行走自然抒情,踏上旅途的摇滚,还有古筝,太鼓,不同的风格却毫无违和,这是真正的量身定做的音乐,让每个人的表情与动作,一静一动都配合节拍,每一段乐曲的前奏和高潮都卡到了恰到好处的镜头,对于一部动画电影,这无疑是制作团队良苦用心。

美中不足,或许是经费的缘故,影片的结尾有些仓促,甚至最后用结尾曲搭配着脚本作为后续的交代,许多同场观众发出没有看够的抱怨。

我不想扣上振兴国产动画或者是某某某的希望的帽子,这对后继者,也对曾经努力着却倒下的人不公平。我想谈的,怎么说呢,情怀吧,说的有点土,有些人总举着情怀这大旗终究也使得这个词并不大光彩。但总的来说,确实也没有比情怀更好的词语了。

或许在外国人看来,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是居高临下的,带着好奇和一些优越,这种优越甚至被我们拿来用作嘲讽和鄙视。可他们对于西游这一概念往往是一只能打的猴子披荆斩棘的故事。而对于我们,这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太多的意义,这是外国的大片所绝不能比拟的东西,它伴随着每一个中国孩子的成长,会稀释,却正如之前说的,不会死。

国产二字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扮演着劣质,低幼,又或者歌颂主旋律之类可以讽刺可以嗤之以鼻的角色。以至于这成了理所当然,成了可以自我满足的借口。做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毕竟是国产。然而抛那些复杂的因素,人和人终究没差距不大的。于是当这种妥协成了习惯,我们嘴上不屑的同时,心里总是会渴望的。渴望着某些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的归来。

于是英雄回来了,带着放肆不羁,带着无所畏惧,仿佛面对十万天兵也不曾动摇的,归来了。

当我看见那只脆弱的猴子,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我想到了七八年前中学的我捧着一本《悟空传》读的泪流满面,之后将一些东西刻进了我的血液,又被岁月依稀。

我忽然意识到,在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里,没有社会的压力,没有责任的烦恼,在那个时候。都有这么一只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会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他想销生死簿不受离别的苦痛,他想翻江倒海变幻神通,他想要无拘无束,想要与天比肩,于是他想到做神仙,他觉得神仙就可以过这样的日子。接着猴子看到了因为爱情变成死胖子的一头猪,看到了因为打碎琉璃盏就被打落凡间的某河童。

当这只猴子终于会明白,手里这根金箍棒,不能通天也不能探海。当明白了这一切,我们便长大了。

长大了以后,我们不再信仰,不再羡慕那只上蹿下跳的猴子,觉得那是个自不量力的幼稚悲剧。然后在成长中学会妥协,对那些拼搏着的嗤之以鼻。学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让自己的失败好过一些,会厌恶过的自己,正如同悟空开始厌恶那个天真的相信齐天大圣传说的江流儿。

于是我们不愿意承认和面对,刻意的割裂过,好的和坏的,统统抛弃掉。然后我们感到了空虚,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把目光所及的都吃下,好的好坏的,统统接纳。

之后的路上会有很多人告诉你如何做,长大应该是怎么样的。慢慢的,也就放弃了自己思考。继而我们开始诋毁,嘲笑,否认那些幼稚的梦想。我们开始会问“他们都这样,你一个人努力能改变的了什么?有意义吗?”

可是,意义从来都不是一直都在那里的。一个人做,十个人做,都是没有意义的。可当一个故事,爷爷给父亲说,父亲又对孩子讲,一代一代笨拙的传下来,意义就出现了。

这就是我们的西游。

对于所有人,也许在某个历史片段里,在依稀了的,泛黄了的记忆角落中,扫开灰尘,会有那么一个猴子,那么一个人,烙印着一个时代,在那个角落,为了些什么爱过恨过,战斗过,刻下一段传说。

最后引用悟空传的一段??????

纷纷落叶飘向大地,白雪下种子沉睡,一朵花开了又迅速枯萎,在流转的光的阴影中,星图不断变幻,海水中矗起高山,草木几百代的荣枯,总有一片片的迎风挺立,酷似它们的祖先。

怎能忘了西游!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