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利剑出鞘观后感【荐读】

思而思学网

永远在路上利剑出鞘观后感1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7日晚开播。当晚播出第四集《利剑出鞘》,其中有、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

有句话说,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煤炭滋生出官煤结合、权钱交易,让山西成为腐败重灾区。山西腐败的严重程度有三个特点,一是量大面广。纵向看,从省、市、县、乡、村都发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从横向看,煤炭部门是腐败的重灾区,交通、国土等等是腐败的多发地带,就连纪检监察、组织部门也发生了不少的问题。纪检系统,从省纪检委书记、常务副书记、两届四个班子成员都出了问题,到市、县纪委书记,到直接办案的一些干部也出了问题。二是集体坍塌。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不是个案,孤立的,它是一坨一坨的。省级干部被查处7人。市一级,太原市三任市委书记、连续三位公安局长被查处。县一级,高平市连续两任市委书记,四任市长,一名纪委书记被查处。村一级,有一个市在查处城中村的案件,倒查出几十名党政领导干部,其中一个市局级干部,在北京、上海等地有数十套房产,家产过亿。三是严峻复杂,贪腐数额巨大,动辄上百万、千万、上亿。例如,有一个县长,不仅收礼金,而且直接将财政的钱打进宾馆,直接从宾馆提取现金装进自己腰包。县长听说县里从民间收回一批文物,亲自跑过去挑选了33件直接拿回家里。纪委找他谈话,他说“我是县长,你们没有权力跟我说话”。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地方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与主政地方的“一把手”的素质怎样、作风如何有着不无重要的关系。无论什么人、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必将受到严厉惩处。为官者,请自重、自省、自律!被查,也再次提醒和告诫每一位党政“一把手”,必须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切不可玩忽职守、渎职犯罪,否则,今天不犯事,不代表明朝不落马。

政治生态的破坏,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要修复曾经污染的生态,让它重新变得风清气正,也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从政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呵护和培养,需要一砖一瓦,按照严格的规矩和标尺,踏踏实实地建设。

永远在路上利剑出鞘观后感2

巡视不止于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透过、山西塌方式腐败等中央巡视组发现的“大老虎”和典型案件,让人看到了巡视发挥的威力。必须指出的是,巡视这把利剑出鞘虽然始于反腐,但绝不是止于反腐。

对于腐败而言,巡视确能精准刺中毒瘤。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这一监督利剑已经斩获了有目共睹的反腐战果,一大批“老虎”“苍蝇”被打被拍。但同时也要看到,仍有人将巡视简单地与反腐败等同起来。一些人甚至以为巡视只以“老虎”“苍蝇”为对象,以为哪怕松一点、宽一点,只要不贪不腐,不严重违纪违规,自己就不在巡视的范围。

反腐败是巡视的重要目的和抓手,但绝不是全部。从中央第八轮巡视开始,巡视已经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为“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而全面从严治党除了反腐败外,还包括纪律问题、作风问题和选人用人等问题,根本是要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2015年,*颁布实施了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前不久,中纪委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反馈情况,违规发放补贴、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现象还是禁而不绝。被巡视部门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严明组织纪律等方面距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这说明惩治极少数固然重要,但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纪律同样重要。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是根本。而让巡视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将每一个党员都纳入到从严治党的范围当中,这才是巡视这把利剑出鞘的最大意义所在。

永远在路上利剑出鞘观后感3

日前,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热播,10月20日中央台播出了专题片第四集《利剑出鞘》。

国家最大的敌人是贪腐,政党最大的蛀虫是贪腐。毫无疑问,贪腐是政治体系大厦面临的最可怕的“炸弹”。正如专题片第四集《利剑出鞘》告诉我们的那样,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验证了腐败对政治生态的巨大侵蚀。反腐倡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对此,只有高扬利剑,持续以反腐败成效取信于民,才能够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与政府的信心,才能够剔除党与国家发展中的“病毒”,才能够使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强。

利剑出鞘,抓住“关键少数”,主体责任的“牛鼻子”才越牵越牢。利剑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以闪亮的寒光,斩向不义之手。对那些贪腐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亮剑”是最具杀伤力的惩治,也是对所有人的震慑。在落实主体责任越来越成为共识的今天,利剑出鞘,抓住“关键少数”,更是对主体责任的鞭策和警醒。专题片中说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深刻忏悔,说明一把手腐败对当地政治生态造成的恶劣影响,从反面证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净化政治生态??主体责任的“牛鼻子”越牵越牢,在责任上越压越实,在政治环境上越来越多良好生态,这才是利剑惩治效应和震慑效应的有力体现,利剑出鞘,有贪必肃,有腐必反,才能够真正唤醒权力的责任意识。在利剑之下,党章党规的权威得到维护,挺纪在前得到生动实践,违法乱纪者受到必然的惩治。而这些,才能够真正地唤醒权力的责任意识,让权力回归到全体党员干部的宗旨上,让权力异化失去市场,让风清气正的环境成为常态,让《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条规真正发挥一把戒尺的作用。专题片中,忏悔说道:“你在这个地方当主要领导本应严格约束自己,为百姓谋利益,可是你的家人上这儿来谋好处,把你主政的地方变成了谋取私利的领地,这就叫权力异化,忘记了权力是谁给的,应该依靠谁,为了谁。”如果早有这样的认识,何以玩火自焚?可见,专题片中那些迟来的忏悔,这是敲给每个党员干部沉重的警钟。

利剑出鞘斩断贪腐手,重拳出击扫荡不正风。全面从严治党之下,利剑出鞘是形势所趋、大势必然,更是民心民望所归。“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因此,党员干部唯有坚持守住道德高地、严防贪腐侵蚀、从严从实要求,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够避免利剑惩治葬送政治前途和家庭幸福,才能够守住灵魂的洁净和荣耀,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亮出“剑”来有所作为。

永远在路上利剑出鞘观后感4

近日观看了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后,感悟颇深。、等落马高官出镜,现身说法,交待贪腐细节,发人深省,为何曾经的优秀的党和国家的干部会落入腐败的深渊,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该怎样引以为鉴呢?

我认为理想信念的丢失,让腐败有机可趁。、案让人震撼,也令人反思。究其落马的原因,一个很重要方面是个人理想信念的丢失。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价值取向,信念的丢失,就会让人迷失方向,在改革开放的鲜花和掌声中,在利益和诱惑的驱使面前,他们由于不注意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不愿意向自身的“四风”问题开刀,逐渐放松了警惕、降低了要求、迷失了方向,沉浸在物质的、金钱的诱惑里,难以自拔,以身试法,触犯党纪国法,最终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身陷囹圄,何其悲哀。

除了坚定理想信念外,还应学会“修德养身”,何谓“修德养身”?古人云:俭以修身,廉以养德,讲的就是个人要生活中耐得住清贫,内心养成廉洁拒敷的正气。首先要修为政之德,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党员干部应该自觉加强自身人格锤炼,严修个人品德。要有宽宏的度量、坚持诚信待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有好的生活情趣和爱好。通过不断锤炼自身人格,进一步提升个人修养和境界,切实树立起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其次时刻严于律己,自我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一身正气。尤其在“小事”上,要勿以恶小而为之,放松自己的警惕只会使自己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做到时刻言语律己,不让歪风邪气侵入肌体。对待各种诱惑和考验要管住嘴、管住手自觉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自觉做到拒腐反腐,我能才能真正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赢得民心,贯彻好群众路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为民心所向是我们党的成功与否的标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