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观后感一
封建时代与资产阶级时代的交替,是《雷雨》隐含的旧中国大时代背景。《雷雨》画面黑白对比,色彩昏暗压抑,严肃,侧面上衬托出二十世纪初期战乱岁月的沉重残酷和千百年来的封建约束下人们大众的精神面貌的阴霾低沉。剧中人物语言简练含蓄,各具特色的人物,及极为丰富的潜台词,都充分体现了当时人物其阶级地位和感情特点。如周朴园:其当时为矿业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出场时五十五岁,在周朴园的内心深处权利,名誉,秩序才是最重要的。有着当时社会中资本家都有的一面:阴险,狡诈,虚伪。由鲁大海对于他的控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作者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由《雷雨》剧情,本人对下面几点就行了一些短浅的分析和讨论。 一,阶级矛盾。由演员的语言、服饰及面部表情,可看出当时阶级的差距。:周朴园,一个清末民初的资本家,他是个封建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家,要创造“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在公司,他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现险情一次就淹死了许多的小工,而他则是为了从每个小工的生命中捞取三百大洋,正如鲁大海说的“周朴园原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在面对蘩漪和侍萍时更流露出他的专横冷酷与丑陋的伪善嘴脸。让人厌恶,让人气愤。《雷雨》中,草菅人命,利益至上的资本家是大奸大恶的化身,虽然结尾出也有些父辈的温情,但在全局上来看,也是傍晚的夕阳?残花仅现的一幕,资产阶级依然是那个贪财的“地主”。封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才是重点矛盾。而这种矛盾,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的改革开放,中国又迎来了资本家,他们为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对于时代的不同,应有远见和智慧,来正确积极地审视这些所谓的阶级对立关系,毕竟“万物皆可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依然是进步发展的不二法门。 二,爱情观。(回顾百年前爱情的风霜历程)
1.所谓的宿命说。“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
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在《雷雨》中,上一辈的恩怨纠缠到了下一代,因果报应轮回,似乎在雷雨的世界里就只剩下了阴暗、背叛和黑暗。现实中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这种大悲的宿命说,与其说是对周朴园们不堪的命运的控诉,不如说是对黑暗社会的彻底批判和赤裸裸的揭露和反抗。我们看结尾处:“鲁妈计划带四凤远离周家, 四凤却因已怀孕, 要求周萍带她走, 鲁妈几欲晕倒, 事到如今,只有催促两人快走, 繁漪阻止周萍离去不成, 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 周萍和四凤知铸成大错, 周萍吞枪自杀, 四凤触电自杀, 周冲为救四凤同样触电身亡。”我们知道,即使是现在21世纪的世界,也不免会出现一些反常理或着说“命运弄人”的事情,就如周萍和四凤般的错爱出现也是很难说不会出现。那么我们是应当批判命运呢?还是说,批判这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呢?出错不可怕,所以不要怕出错(当然我们不鼓励去冒然出错),可怕的是出错后的解决机制是否得到解决。《雷雨》的结局是: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了,善良的鲁妈痴呆了,阴鸷的蘩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是什么让他们精神崩溃?当爱情在道德伦理面前是这么的不堪一击,是世俗的观念巨差,令其自觉无颜再生存下去,导致其义无反顾的奔向死亡?还是在用死来反抗着命运呢?我们缺乏维护生命尊严的机制,让我们无法阻挡的伤痛发生后继续造成悲剧的上演。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而如今确实没机会让其改过,这还让人怎么活?所以说,封建观念下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是畸形的,吃人的,是必须改的,到如今我们依然要争取这种维护生命的法律和道德机制。《雷雨》的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对爱情、生活和家庭无助和无奈,是对这种旧社会的经典深刻诠释和彻底批判。
2.爱情至上观。“周冲的死更让主题深化,一位重面梦想的活力的少年,为了追求美好的恋爱而失去了生命,这真是太残忍了!”是什么使得爱情要舍 生取义?除了说明周冲的年少率性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知道生命与爱情的微妙关系。有人说,没有爱情的人生是残缺的。可是,爱情,不是全部,生活还是要继续。好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勉强。我们可以向往柏拉图式爱情,道理很多,在有前提或指标,我们会去向往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 《雷雨》中人物家破人亡的背后,是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和毁灭人性的旧思想的束缚。最后我就借用一段话,来描述《雷雨》中爱情的结局:“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的话,那么爱情只能算是游戏中的小插曲,凄美,柔情,绝望,不乏世故苍凉…每每想到爱情二字,种种感觉,霎时涌上心头,五味杂陈,百言难道,令人失去应有的理性与理智,失去自我,陷入疯狂…”
戏剧观后感二
豫剧《张伯行》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廉政戏剧张伯行观后感。
《张伯行》名家荟萃,囊括了10多位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演出现场,演员们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令人回味的思想情怀,让很多观众深受触动,现场掌声不断响起。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剧是一部以古鉴今、感人肺腑的“反贪腐活教材”,是一部具有优秀艺术品质的精品力作。
张伯行清正为官,恪尽职守,关心民生疾苦,民间对他有“止饮江南一杯水”、“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做官为民”是张伯行始终坚持的原则。康熙五十年,江苏乡试的作弊案,让朝野感受到张伯行一身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豪气。张伯行勤于供职,造福百姓,对金钱毫不染指。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征暴敛,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为官二十余年,从不带家眷上任,也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的言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清官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正所谓无欲则刚,这正是他几遭弹劾,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也是时至今日,他的高风亮节仍令人感动和钦敬的根本所在。
而今一些官员精神空虚,自律失控。物欲横流,想入非非。利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忘乎所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以《准则》、《条例》为底线,认真执行党的廉洁自律制度规定,一心一意为老百姓作想,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弘扬正气,带头当清官,当好官,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深受人民爱戴,争做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观看此戏,心灵深受洗礼。改革开发以来,国富民强,但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依然严峻,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斗争活动。党的18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全面部署,从制度上加以制约,要求党员干部从思想上不想贪,从行动上不敢贪,不愿贪,彻底讯牢反腐拒腐的提纲。作为政府机关的一名党员干部,要以张伯行为榜样,以党的纪律为底线,带头听党的话,自觉加强品德修养,讲政治,讲大局,对党忠诚,对群众负责,自觉做到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敢于不正之风做斗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做到戒私心,去贪欲,经常自省,提高道德修养,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个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受到人民拥戴的好领导、好干部。
戏剧观后感三
作为中国人,对中国的戏剧种类、戏曲剧目不甚明白,也没有认真看过一出戏剧,很汗颜,戏剧秦腔王宝钏观后感。作为陕西人,对陕西的本地剧种秦腔更是了解甚少,也不曾认真听过一句完整的秦腔唱段,更该汗流满面。
昨天,有机会去看秦腔《王宝钏》剧,开始一直在犹豫。《王宝钏》这个秦腔里经典的剧目,内容也大约知道一些,但是从来不知道详细的剧情。看过话剧、歌舞剧、各种晚会个唱的演出,一直没有现场听过戏剧。这次因为“九城联展”活动,西安段的秦腔表演,可是真的有机会去感受一次,不容错过。
所以下班后,经历初冬下班塞车焦急,经历冬雨的微寒,经历回家吃两口饭就赶快走的匆忙,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门口,还好,没迟到。很多观众已经到场,大多数都是老人,说话也是一口地道陕西口音,这会儿听着,怎么这么亲切。也有部分年轻人,很多,都是陪老人看戏的吧,因为看起来,没有老人那么热切。
话说验过票,进到剧场里,被鲜花装饰的接待厅,整洁温馨明亮,观众很快从两边进入到容纳大约400多人的剧场。我的票在最后一排,看看前面,几乎都满座了。可真是本地方名剧目,观众还是比想象的多。
开始也没想着会怎样进入剧情,只是拿着相机拍现场,拍演出。听着身边的阿姨,偶尔随着演员的唱腔唱几句,觉得还是真有戏迷粉丝的。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渐渐被吸引。那色彩鲜亮的演出服,那精描细画的脸谱,那精美华丽的扮相,那一招一式美妙的身段台步,那或高亢或深情的演唱,都是在电视电影里所看到时,不能相比的感受。因为舞台两边都有电子字幕,也都是可以听懂的关中话,所以剧情很容易看懂。
剧里没有说一品相府家的三小姐,王宝钏当年有多大,但是因为大姐二姐都已出嫁,并且都算是嫁入豪门,而她迟迟没有合适的夫婿,所以就老套的抛绣球决定终身。没料到绣球被一孤儿乞丐薛平贵接到,但是她却没有嫌弃薛的贫寒,认定要嫁给薛。作为父亲,作为一品大相,把千金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除了对女儿的担忧和不舍,自己面子上也过不去吧,所以坚决反对。无奈,女儿主意已定,信守抛绣球的诺言,一定要跟薛平贵走,去那个不堪的寒窑过日子。父亲无奈,为逼女儿,用三击掌表心意,如果女儿执意嫁给薛平贵,就和女儿断绝关系。那个母亲口中的“烈性蠢儿”,居然就真的要和父亲三击掌。其实哈,三击掌很容易不是,但是为了有戏剧效果,为了表示父亲的无奈不舍又说话算数的态度,为了表示女儿的决心,在院工和丫鬟的阻挠下,父女院工和丫鬟,随着各自气愤失望绝望的唱腔,走着漂亮的台步,转身回头,抬手退步上前,各种身段的表演,在或紧或慢的伴奏声中,完成了三击掌,也击碎了十几年生养之恩的父女情,观后感《戏剧秦腔王宝钏观后感》。气愤的父亲,甚至不许宝钏进后房,去和母亲告别,就被赶出了家门。
还有第四场探窑,薛平贵因为制服曲江烈马有功,被招入军,很快又被派去西凉抗敌,孤身一人去战代战公主受擒。又不愿停妻再娶看上他的代战公主,被公主囚禁牧羊。而在家苦等夫君的王宝钏,却因为一直没有任何薛平贵的音信,病倒了。得知消息,母亲来到了寒窑看女儿。
穿金戴银,锦衣华服的母亲,甚至比王宝钏还穿着华丽温暖的院工和丫鬟,来到了曾经的千金小姐家门前。十几年未曾谋面的母女,相见是如此的悲伤讶然。那个生养自己十几年,却一别不再相见的母亲,容颜未老,贵体金安。那个曾经的金枝玉叶,却在穷苦生活的磨难中,在对夫君的期盼和思念中容颜已改。贫寒的家里,甚至不能邀母亲进去一坐。“你住得,母亲我就住得”,一句话,道出多少言不尽的母爱。进了必须低头才能过去的门,这个几乎一无所有的家,陪母亲一起远道而来的院工和丫鬟,只能席地而坐,而宝钏和母亲用优美哀伤的唱腔唱段,相拥而涕,诉说分别的想念,诉说等候夫君的伤心。因为怕被父亲逼迫改嫁,宝钏不愿和母亲回去,拉着母亲的衣袖,无奈撒娇的唱腔和身段,那份母女深情,那份悲苦心伤,让观众不由感慨,赢得了阵阵的掌声。因为宝钏不回,母亲也不走,所以骗得母亲先行一步,在母亲身后关上家门,宝钏跪地不起哭着,给母亲送别。
十八年的分别,十八年的相思。宝钏盼了十八年,代战公主等了十八年。也不知这个薛平贵何德何能,让两个绝世女子为他如此痴情。十八年,宝钏从小娇娘熬成了薛平贵也不认识的半老妇人。十八年,代战公主从痴情小女子等成了懂得宽容的怨女。得不到就放手,作为女人,作为男人都够大气,而代战公主做到了。
用宝钏二姐夫的谋反密信当作立功的证据,薛平贵,曾经的一介乞儿,平步青云,为官做帝,光宗耀祖,夫贵妻荣。十八年的凄苦等待,王宝钏也终于爱得正果。
原来的结尾我不清楚,据说这个结尾是新编的。说真的,我不太欣赏这样的结局,古代那帝王都是有来历,有记载的。再说也不会因为薛平贵制服一匹烈马,痴情不娶代战公主,及时揭发姐夫谋反,就可以轻易做上皇帝,这样的结局也太牵强了些。
不过在这个物欲横流,物质至上的时代,王宝钏不嫌贫爱富,不奢望官二代富二代,一心等待夫君归来,满心欢喜夫君终于飞黄腾达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薛平贵没有见异思迁,随便停妻再娶,贪图富贵的做法,也值得赞扬。毕竟,精神的力量,在很多时候还是很伟大的。
戏曲,道出一段历史,也道出一段人间百态,悲欢离合。
我想这些流传经久的文化遗产,在这次的“九城联展”中,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美好意义。在陕西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地方,有着十三朝古都文明的地方,有着与时俱进现代文明的地方,我们一定会是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