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西艺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3-27 16:01:02

据最新广西艺术学院招生网和广东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广东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8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3374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广西艺术学院,不过每年广西艺术学院在广东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西艺术学院

1、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2892名;

2、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0984名;

3、广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1116名;

4、广东高考2022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1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7156名;

5、广东高考2021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0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3749名;

6、广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8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6643名;

7、广东高考2020年考生上广西艺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827名;

二、广西艺术学院在广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广西艺术学院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8 42892 省政府
2022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00 40984 省政府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10 127156 省政府

2、2021年广西艺术学院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广东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9 51116 省政府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00 133749 省政府

3、2020年广西艺术学院在广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广东 理科 - 本科 484 126643 省政府
2020 广东 文科 - 本科 498 43827 省政府

哪些二本院校分数低值得报考

学校名办学性质学校批次录取分数线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20
萍乡学院公立综合二本520
西安思源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20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9
内蒙古民族大学公立综合二本519
三亚学院(合作办学)民办综合二本519
凯里学院公立综合二本519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9
渤海大学公立综合二本518
厦门华厦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8
江西科技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8
汉口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8
广州南方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8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7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6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6
武汉文理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6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6
无锡太湖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5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4
闽南科技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4
西安外事学院民办综合二本514

造成滑档和退档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滑档的原因是考生都想冲一冲,上一个好点的学校,结果呢?达不到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冲一冲,保一保,稳一稳,很有必要,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造成滑档,基本就和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了。

造成退档的原因之一是专业填报不合适,大家都选择热门的专业造成热门专业分数高而退档,一窝蜂的选择不可取,一定要依据自己的爱好,成绩,分数确定一个合理的院校和专业。

退档的原因之二:专业不服从调剂,如果服从调剂可以到该校的其他专业就是相对冷门的专业,分数会低一点的.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分数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服从调剂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有别的想法,那另外考虑。

三、广西艺术学院学校介绍

广西艺术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全国7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之一。现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广西特色优势高校,广西博士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阳太阳、陈烟桥、陈良、黄独峰、朱培钧、陆华柏、李志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曾长期耕耘在学校,他们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南宁市的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西校区和桂林校区,总占地面积为655.13亩。学校下设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人文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培训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左右。 学科专业方面,现有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学校已实现艺术学门类5个一级学科设置全覆盖,在国家布点的艺术学门类29个基本专业、4个特设专业里,我校已设置有30个,覆盖率达到90%,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在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美术学一级学科评定为B+(全国前20%,广西仅有两个B+)、音乐与舞蹈学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评定为B(全国前30%,广西仅有8个B),在全区10个最好学科里我校占了3个,被评定为B以上的学科比例达50%,居全区高校第一。同时,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评定为C+(全国前50%)。目前,我校有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获批列入广西一流学科建设,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广告学是全国首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之一。 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拥有教职工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40多人,专任教师924人,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聘自治区八桂学者岗位,2人获聘自治区八桂青年学者岗位,5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称号,1人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在自治区计划5年间培育的80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中,我校拥有2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及2位卓越学者。拥有一批教学名师,1人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7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6人荣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聘自治区终身教授。目前,学校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其中1人为副主任委员,广西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人,秘书长4人,委员19人。 科研创作方面,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倡导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艺术创造,五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他各类科研创作项目800余项,获得专利31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64项,立项数目在全国几千家申报单位中名列前茅,并实现了在校生获立项的突破,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教师出版学术著作数百部,平均每年在国内核心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多项咨询报告获自治区领导批示。师生在“金钟奖”“文华奖”“孔雀奖”“桃李杯”“荷花奖”等各级各类专业演展比赛中获得大批奖项,五年来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18项,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共有46件作品入选。以学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漓江画派”已发展成为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为扩大广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教育方面,学校大力开展以对东盟为主的国际交流与教育合作,先后与21个国家及地区的60所国(境)外院校和国家级艺术团体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由学校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已成为三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论坛,每年吸引500余名国外艺术家来校访问,其中“中国—东盟音乐周”已跻身为全国“新音乐”创作的三大平台,并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当代音乐周”联合申报获得音乐界“奥林匹克”之称的2021年“世界新音乐节”举办权。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在我校挂牌成立“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至今为东盟国家培养高端艺术人才800余人。2017年,我校与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促进区域文化艺术和教育交流。学校有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在校生645名,留学生66人。马来西亚留学生陈永馨参加“中国好声音”入围度八强,成为最受瞩目的歌手之一;越南留学生杜氏清花多次为中越两国最高*表演获得高度赞誉,并受到**署名文章点赞。学校多次承办政府高端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优秀留学生不断涌现,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许多贡献。 面对党和国家*高等艺术教育的新要求新部署,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学校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走以优化结构和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优校、文化引领和教育国际化,向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大学”不断迈进,力争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教育。 (以上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来源:党政办)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