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

思而思学网 2024-02-01 05:28:16

据最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和广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广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35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4567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不过每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广西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1、广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4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5677名;

2、广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607名;

3、广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3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2202名;

4、广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0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1806名;

5、广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9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1434名;

6、广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5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66170名;

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广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广西 理科 专科 341 145677 省政府
2022 广西 文科 专科 408 61806 省政府

2、2021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广西 理科 专科 336 142607 省政府
2021 广西 文科 专科 391 61434 省政府

3、2020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广西 理科 专科 335 142202 省政府
2020 广西 文科 专科 353 66170 省政府

高考免费模拟志愿填报网站有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ai网站--高考志愿助手志愿

高考志愿助手志愿可以推荐适合的大学,结合学生分数推荐冲刺、稳妥,保底等不同梯度院校,分析高校历年录取,高考助手网志愿能提供各校优势学科、历年招生数据、高校硕博点等情况。

高考志愿填报ai网站--高考升学网志愿

高考升学网志愿可查询全国3730所院校的详细信息,历年分数线、招生计划、开设专业、就业情况、学费信息、创建时间、重点学科、隶属机构、学校类型、学校规模、博士点数量等介绍,帮助考生填报志愿。

有哪些民办师范类大学

1、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全国排名第14,属于5★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2、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全国排名第42,属于4★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3、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全国排名第48,属于4★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4、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全国排名第57,属于3★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5、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全国排名第60,属于3★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6、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70,属于3★区域一流民办大学;

7、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全国排名第77,属于2★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8、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全国排名第89,属于2★区域高水平民办大学;

9、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全国排名第94,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0、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全国排名第121,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1、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全国排名第122,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2、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全国排名第131,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3、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全国排名第132,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14、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全国排名第133,属于1★区域知名民办大学。

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浙江省五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会长和秘书处单位、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等。 学校地处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北仑港区组成的宁波北仑新区,设置与区域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等万千亿级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等7个专业群,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 学校以“融港链天下”为发展愿景,持续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理事会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区校合作、院园融合”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各级政府携手成立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宁波服务外包学院、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与县级区余姚市政府共建阳明学院,共同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紧紧围绕临港制造及港口后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海天集团“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数字科技园“院园融合”育人模式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力推进跨界、跨专业机构建设,建设服务外包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港口物流学院、模具学院等一批对接区域经济模块的产业学院,重点服务省、市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开展“生产线上科研”,建立“科技特派员”、“科技经纪人”制度,开展中小微企业“种技术”和“企业技术管理门诊”专项活动,与宁波港等企业合作共建市劳模(技师)创新工作站,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等单位共建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仑区共建共管图书馆,设有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宁波市非遗传承与普及基地,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和文化引领高地。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连续获国家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建设“职业教育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4个国家级资源库。拥有国家级示范专业7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0个,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和而不同”为校风,以“勤·信·实”为校训,创新成功教育模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建设形成成功大学、思源基金、班集体特色项目、校友名片工程、非遗传承、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其中,“思源基金”先后荣获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宁波慈善奖”、第二届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教育部“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创业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及浙江省创业学院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境内外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平台,推动中国职教品牌走向世界。作为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为122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及产业界官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累计达3326人次。在贝宁、斯里兰卡先后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开创省内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先河。与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共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研究,打造国际职教研究智库;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宁波市教育局共同成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搭建国际产教协同平台,形成高职院校“走出去”合力,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学校多次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