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入学指南学费及报名时间宿舍分配入学考试

思而思学网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78年开始办学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1985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规划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从2017年开始,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占地面积131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馆藏图书10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734人,其中教授39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222人;博士41人,硕士35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2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8人。

学校设有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人左右,成人教育学生3200人左右。近年来,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2项,卓越人才培养项目2项,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50项,省部级奖项360项,获授权专利5项。

学校现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采矿工程),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动物学、植物学、物理电子学、矿物加工工程),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贵州科学院联合组建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建立了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贵州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实验平台、贵州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矿山装备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色农业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一批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51项,地厅级项目277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500余篇,其中SCI、EI、ISTP、CSCI、CSSCI等检索工具收录及核心期刊发表共70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640余项,独立完成专著、编著36部。学校的生物标本馆,获贵州省10个“我最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乌蒙山发展研究院、中药材研发中心、“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三变”改革研究中心、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依托富士康、黔桂天能、水城矿业、盘江煤电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10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地区大叶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应用技术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秉持“厚德博学,范行求真”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倡导“团结实干,创新超越”的校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的学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史馆是贵州省优秀文化育人基地,明湖艺术团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2017年,学校被评为“贵州省文明校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四大战略,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以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科性学科格局,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