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新疆科技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03 22:30:30

据最新新疆科技学院招生网和河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河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4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5664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新疆科技学院,不过每年新疆科技学院在河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新疆科技学院

1、河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新疆科技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48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3666名;

2、河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新疆科技学院的历史最低分需要4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4383名;

3、河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新疆科技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5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1008名;

4、河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新疆科技学院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4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9702名;

5、河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新疆科技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5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6642名;

6、河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新疆科技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4282名;

二、新疆科技学院在河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新疆科技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河北 历史 - 本科 482 43666 省政府
2022 河北 物理 - 本科 459 141008 省政府

2、2021年新疆科技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河北 历史 - 本科 488 44383 省政府
2021 河北 物理 - 本科 443 139702 省政府

3、2020年新疆科技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河北 理科 - 本科 455 156642 省政府
2020 河北 文科 - 本科 491 44282 省政府

高考志愿提档代表被录取了吗

高考志愿提档不等于录取,提档只是说明达到院校的提档线,但是提档的比例通常不是1:1,也就是说提档的人数会超出录取人数,这时如果分数排名靠后,就不会被这个专业录取。

此时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另一种是不服从专业调剂,直接退档,按照院校志愿顺序重新投档至其他院校。

其实高考考生的档案被高校提档,又被高校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当高考考生的分数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时,很可能会被提档。根据规定,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按100%。所以高考志愿提档中分数靠后的同学就很可能被退档。

女生文科350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

学校名称招生地址文理科录取批次平均分
威海职业学院山西文科专科345分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陕西文科专科345分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贵州文科专科345分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文科专科345分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文科专科346分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湖北文科专科346分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文科专科347分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文科专科347分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广西文科专科347分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文科专科347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文科专科347分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文科专科348分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文科专科348分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文科专科348分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文科专科348分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广东文科专科349分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文科专科350分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文科专科350分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文科专科350分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文科专科350分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青海文科专科350分
焦作大学河北文科专科351分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四川文科专科352分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文科专科352分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西文科专科352分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河北文科专科352分
海南网站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文科专科354分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云南文科专科354分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湖南文科专科354分

三、新疆科技学院学校介绍

新疆科技学院始建于2002年,前身为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04年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新疆财经大学、巴州人民政府和新疆思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并迁址库尔勒市办学。2019年4月,新疆思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办学,新疆财经大学与巴州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19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复转设新疆科技学院,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教育厅直属的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600亩,校区建筑面积20.85万平方米,生均23.6平方米。其中包括:图书馆1栋、学生公寓12栋、教学楼5栋、教师公寓4栋、行政楼2栋、室内综合体育运动场2栋、风雨操场1栋、实验楼1栋、学生活动中心1栋、学生浴室2栋、食堂2栋、实训中心(商铺)2栋以及配套的锅炉房、警卫室后勤附属用房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38万元,生均3712元。纸质图书23万册,生均22.6册;电子书籍100万种,期刊549种,报纸26种。 新校区(本部)位于巴州教育医养一体化项目所在地库尔勒南市区,占地1070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目前正处于规划设计中。 机构设置: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纺织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会计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基础教学研究部、教育学院、产教融合研究中心等15个教学和科研机构,17个党群行政及教辅部门。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9960人,教职工547名,其中:院领导5人,院内中层干部70人,行政管理岗干部160人、辅导员34人,专任教师348人,其中:副教授41人,教授20人,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占比17.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18人,博士10人,占比91.4%。 人才培养:学院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教育联盟,致力于构建多联盟协同人才培育模式(康养一体化教育联盟、新疆教师发展教育联盟、巴州重点工业教育联盟、巴州现代农业发展教育联盟),推进协同育人,培育优良学风。已开展学士培养17年,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共获奖277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25项);获得并完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31项(其中国家级9项、自治区级22项)。17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10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专业精、用得上、沉得下、留得住。 教学科研:学院现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优秀教学团队6个,具有一届以上硕士生培养经验的69人,涵盖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新闻学、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返聘、弹性引进等方式引进高端人才98人。2019年至今以新疆科技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职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发表20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篇;2021年拟出版学术专著4部;2018年至今,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83项(含校级),横向课题3个;2021年申报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产教融合与新商科发展研究中心”,获得培育资助。 学科专业:历经20年的办学积淀,学院已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优势、以工学、医学为特色,以文学、法学、农学为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体系。开设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法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税收学、电子商务、化学工程与工艺、纺织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工程审计、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疗保险学等2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 办学定位:围绕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南疆,面向全国,辐射周边,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巴经济走廊综合承载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敬业奉献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发展目标:按照优文科、扩工科、兴医科、补农科的发展思路,积极申报增设工学、医学相关专业。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自治区高等教育布局和巴州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到2025年逐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校生规模稳步扩大,建设覆盖8大学科门类,包括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教育学、文学、法学,本科专业40个左右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大学。 产教融合:为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级产教融合型示范城市建设,学院组建了产教融合研究中心,下设有4个研究所,组建了8个咨政研究团队,现有特聘研究员4名,专兼职教授12名,博士8名,行业专家4名,致力于围绕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教育和科技资源,以巴州地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项目为依托,开拓与地方合作交流渠道,深度融入产业需求侧,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系统实施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嵌入、科技项目对接、师资队伍共享、就业创业孵化提升、校园文化塑造传播、特色品牌打造、管理服务升级等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巴州国家级产教融合联盟骨干单位,承担20个产教融合横向科研项目。 支援合作:学院与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工程学院、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疆内外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域内40多家行业、企业等有实质性合作成果。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