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文理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4-23 07:05:38

据最新西安文理学院招生网和河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河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50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309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西安文理学院,不过每年西安文理学院在河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文理学院

1、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西安文理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0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3094名;

2、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安文理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1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8136名;

3、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西安文理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4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5494名;

4、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322名;

5、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136名;

6、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4442名;

二、西安文理学院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西安文理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507 123094 省政府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24 25322 省政府

2、2021年西安文理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17 118136 省政府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56 24136 省政府

3、2020年西安文理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8 105494 省政府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52 24442 省政府

输入分数查大学的免费网站有哪些

输入分数查大学的免费网站比较推荐高考助手网高考志愿。高考助手网志愿特色如下:

1.防撞车功能实时监控各院校备选情况,让填报更放心,让考生与喜爱的大学更近一步。

2.更多精彩功能等您体验:能上的大学、院校pk、志愿评估、防撞车、兴趣性格测试推专业/职业、小蝶讲志愿、高需求职业分析、快速挑选职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高薪职业/专业统计、热招专业分

3.完美适配新高考,首年新高考及已经进入新高考的省份拥有专属独立算法,让新高考考生不在迷茫,来高考志愿助力高考,让考生一键优化志愿填报,直达理想大学。


高考多少分能上公办二本院校

一般二本线大约在460分到500分左右,而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二本线的分数会更高。一般来说,想要考上公办二本,考生至少需要考500分左右,而这个分数只能选择一些普通的公办二本院校。如果想要保证自己能够考上公办二本院校,那考生至少要高出二本线40-50分左右,否则即便上了二本线,还是有录取失败的可能。

考生需要在高考中取得520分左右考上公办二本院校的概率更大,如果只有500分左右,那考生需要注重志愿填报技巧,确保自己能被公办二本院校录取。实际上,想要考上公办二本院校并不难,高考大部分是简单题和中等题,考生只要保证在基础知识的考察在不丢分,一般是可以考到500分左右的。

三、西安文理学院学校介绍

西安文理学院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学校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先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学校秉承关中书院“躬行实践、经世致用、敦本尚实、笃行践履”的内涵,结合国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凝练形成“重德、笃学、躬行、崇高”的校训。学校确立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培养立足西安、面向陕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201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现设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2个省级示范工作站。2016年成为西安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七年荣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 学校有高新、太白和关中书院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资料160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料151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11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600余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300余人;外聘两院院士3人;柔性引进各类人才共45人,其中学科首席专家12人;有国家、省、市级各类专家19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11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1个、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5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关中书院。5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逐步形成师范教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社会治理、康养服务8个专业群。目前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重点学科4个、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一流课程等高层次课程37门、教育教学成果奖18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1项;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4个。 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76项,其他政府项目430项,横向项目945项,30万以上横向项目72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累计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30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12部;获批国家专利330项;获得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47项。 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招生位次大幅度提高,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截止目前,学校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共计培养研究生500余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计立项省级368项,国家级136项,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900余项,2020年学科竞赛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316位。2021年学校承办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决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西北赛区决赛等重要学科竞赛。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外交部原副部长符浩、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北京大学教授窦尔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著名摄影家柏雨果、全国模范教师高雅锦等。 学校与省市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各界合作,成立了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长安历史文化中心、陕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西安秦岭研究院、西安市卫星服务遥感中心、西安市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等30多个研究机构。为秦岭保护、纪检监察、文博保护、城乡规划、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五年,完成国培、省培等培训项目140余项,为西安各类师资培训累计2.3万人次;承办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类、新提拔干部、干部能力提升等干部培训项目384期,累计培训3.2万余人次。 学校先后与国外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50余所大学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学历教育、短期交流、实习及留学生培养等项目;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境外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交流访学、师资培训等。先后接收来自韩国、泰国、中亚、南亚等国家地区的近400名留学生来校学习,选派600余名学生赴英国、美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交流学习及实习。 学校先后荣获省级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省级卫生示范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市级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等40余项荣誉称号。 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将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成为西安人才培养基地、特色研究中心、决策咨询智库、文化创意高地”为奋斗目标,扎根西安沃土,勇于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新征程。(2021年6月更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