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西藏民族大学招生网和河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河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9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48869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西藏民族大学,不过每年西藏民族大学在河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藏民族大学
1、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8531名;
2、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4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6893名;
3、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8869名;
4、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2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1799名;
5、河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0778名;
6、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987名;
7、河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4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2574名;
8、河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西藏民族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096名;
二、西藏民族大学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西藏民族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98 | 138531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16 | 30778 | 省政府 |
2、2021年西藏民族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48 | 76893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96 | 148869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58 | 22987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42 | 32574 | 省政府 |
3、2020年西藏民族大学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522 | 141799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34 | 36096 | 省政府 |
国企为什么不承认民办二本
民办二本院校的师资、硬件、生源相较于公办学校确实不是很好,纵使学校很好,教育出来的学生质量也不会很高,作为国企肯定不愿意去招这样的人了。
因为大部分的二本都是属于民办本科,因为属于民间自己创立的,所以只能是收取学费来运作学校。
还有在师资力量方面二本也是不如一本的,我国会给好的大学分配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就连奖学金也是要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就业的时候,一本的学生始终是很吃香,那么985名校毕业生就更加不用说了。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征集志愿时间为每一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之后,大家要时时关注考试院最新动态,因为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一般在半天至一天左右。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最后一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征集志愿一般有3次机会,分别是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和高职征集志愿,对于在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未达到招生计划的院校要另当别论,院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即未达到招生计划的院校进行缺额计划招生,为落选的考生提供了二次填报该批次志愿的机会,考生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此外,部分缺额计划较多的批次可能进行二次征集志愿,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具体时间大家要密切关注官方教育网站发布的消息。
三、西藏民族大学学校介绍
渭水之滨,钟灵毓秀。巍巍学府,立德树人。 西藏民族大学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 西藏民族大学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民主改革前夕的特殊历史时期,担负着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历史使命,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学校前身是1957年党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2018年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校 60 年来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和办学精神,明确指出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 办学63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现有在校生11607人,其中本专科生10336人,研究生1271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51.9%。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43名(其中校本部101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3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61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55名;专任教师766名,其中教授151名,副教授229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16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48名。现有“*”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力攀高峰。现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3个;近五年来(2016-2020)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540余项。建有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了一批以《西藏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13对关系)研究》《西藏县级政权转型发展研究》《当代西藏产业经济发展史》等为代表的重大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其中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原环境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藏药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以及高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等重大项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学校现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168间,160个实习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图书馆面积2.3万平方米,形成了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馆藏文献总量达319万多册。 学校充分发挥援藏政策优势,积极构建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在中组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的统筹部署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12所对口支援高校,不断创新援藏形式、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学校按照**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目标,即:以**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成有*、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展望未来,西藏民族大学将始终坚持以****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和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