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石家庄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2-02 10:28:21

据最新石家庄学院招生网和湖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湖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5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9331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石家庄学院,不过每年石家庄学院在湖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石家庄学院

1、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5265名;

2、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历史(历史+政治)最低分需要49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734名;

3、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2378名;

4、湖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2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549名;

5、湖北高考2022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6347名;

6、湖北高考2021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7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9624名;

7、湖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6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5606名;

8、湖北高考2020年考生上石家庄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3133名;

二、石家庄学院在湖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石家庄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1 25265 省政府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政治 本科 498 22734 省政府
2022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9 22378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或生) 本科 457 93314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58 92648 省政府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67 86347 省政府

2、2021年石家庄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23 26549 省政府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地理 本科 523 26549 省政府
2021 湖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32 22914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69 82969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地理 本科 473 81090 省政府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76 79624 省政府

3、2020年石家庄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湖北 理科 - 本二 465 85606 省政府
2020 湖北 文科 - 本二 493 23133 省政府

双一流大学和985211的区别

1、985、211侧重对大学的评定,“双一流”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无论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学(含国防科技大学)还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学,都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是先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37所),再在此基础上选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也就是说,先看一所大学有没有若干个很强的学科(专业),再主要根据学科综合实力来评定一所大学的强弱。

2、985是211的“升级版”(211包含985),“双一流”则不存在交叉

如果说211是重点班,985就是重点班里的重点班。“985工程”大学均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称部属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学则多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属性更强一些。但985大学都是211大学。“双一流”则是两个平行的评价体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共计42所,在原来39所985大学基础上新增3所。

3、985、211是固化的标签,“双一流”则是有进有出

985高校名单确定已有近20年,这两项工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发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点”“非部属”的标签,学校办学实力并不为社会所认可。而“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

平行志愿填报怎样报

要“保底”,各批次志愿填报注意落差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顺序,并不是只要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院校录取条件,就可能会被4所院校同时录取。实际上,只要考生档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就不会到其他高校,对每个考生而言投档录取机会仍然只有一次。

选准“参考值”,注重学校录取平均分

考生在平行志愿填报志愿时,可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看看自己在区、学校、班级的排名,咨询老师往年该名次段考生的去向,掌握自己可能被录取的学校范围,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这个范围内做选择。

三、石家庄学院学校介绍

石家庄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条件。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1959年更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石家庄地区教育学院与石家庄市教育学院合并,校名定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石家庄学院。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3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牢记使命,努力奋斗,为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24人、博士217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397人,硕士87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35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际田联一级裁判员、省市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学名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拔尖人才、“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等各类杰出人才。 学校占地1221亩,建筑面积40.76万平方米。建有14个实验实训中心,教学、科研实验室439个,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为2.59亿元。图书馆藏书120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16个,电子图书463万余册,各类纸质报刊537种。学校有定期出版的专业刊物《石家庄学院报》。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767人。学校设党政管理机构14个,教育机构17个,教辅、研究及其他机构11个。82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6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形成了紧密对接石家庄市“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的信息技术专业群、化工制药专业群、机电工程专业群、文化传媒专业群和教师教育专业群等5大特色专业集群,构建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入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建有51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石家庄学院以岭药业实践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省内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学生在硕士研究生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执业资格考试和专接本考试中成绩优异,大批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很多学生考取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兵棋推演、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等一系列竞赛活动中,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合作单位、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新媒体专业工作室、河北省高校辅导员暑期“大家访”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紧紧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特别是石家庄市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向高水平、应用型迈进,全面提升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69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92项,企业委托项目27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累计发表论文316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86篇,中文核心期刊 899篇;获得专利授权108项;出版著作(教材)125部。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石家庄)基地人才培养中心、河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河北省**理论体系石家庄学院农村发展研究基地、石家庄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石家庄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在学校挂牌成立;河北省儿童心理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挂靠学校;契合河北省和石家庄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建立了河北省物联网智能感知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河北省物联网区块链融合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物联网安全与传感器检测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高校微生物制药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麻醉药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动物源性肽类生化药物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纤维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灰霾在线监测实验室、石家庄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绿色装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化学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市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市水溶性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柏坡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校不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国外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先后与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13个国家和地区的56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派出41个教师团组、142人次赴21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培训,选拔379名优秀学生前往国(境)外交流学习、攻读硕士学位,派出两批共35人次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团赴马来西亚高校进行专场演出,成功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中美青年艺术交流活动及专场音乐会。与美国国际科技大学、韩国又石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共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韩国又石大学联合举办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来华留学生,学校成为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型大学。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崇实求新”的校训,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石家庄市最具影响力城市品牌、石家庄市普法先进集体;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河北省唯一一所入选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的高校、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首届理事长单位、首批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会员单位。 学校坚持*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一流党建引领和保障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为主线,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早日建成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至2021年10月31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