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光华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1-09 01:41:54

据最新长春光华学院招生网和湖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湖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25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51097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长春光华学院,不过每年长春光华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长春光华学院

1、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长春光华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5157名;

2、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长春光华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6714名;

3、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长春光华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2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1097名;

4、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长春光华学院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7545名;

5、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长春光华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7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4462名;

6、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长春光华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31527名;

二、长春光华学院在湖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长春光华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湖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70 45157 省教育厅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25 151097 省教育厅

2、2021年长春光华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湖南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94 36714 省教育厅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61 117545 省教育厅

3、2020年长春光华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湖南 理科 - 本二 471 104462 省教育厅
2020 湖南 文科 - 本二 527 31527 省教育厅

查不到录取状态怎么办

录取结果一般在每个录取批次开录后的3-5天内可查询到。但因各高校录取结束时间不一致,录取结果不是一次性公布。

但是重点是:如果,你所报的批次都已经在进行征集志愿了,还是没查到录取信息。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去登录考生服务平台系统,填写征集志愿。

如果你无法填报征集志愿,这就代表你在这个批次已处于预录取或录取状态,请耐心等待录取结果!如果能填,证明你所填报的志愿没被录取,这个时候就要慎重填报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1、在网上进行高考志愿填报。

2、对提前录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层次和特点分别确定每个学校的控制分数线,招生学校按有关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3、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对体检要求很严格的,而且大部分提前批次的院校录取分数较高,军事和公安司法类的都是在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

4、考生填写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如果没被录取,不影响考生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录取,就不能参加其他批次院校的录取。

5、在提前批次高考志愿填报中一定要保持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间的梯度,尽可能使自己的下一个志愿在上一个志愿未能录取之后能发挥作用。

6、了解具体院校(专业)的录取规则与录取限制,如提前批次军事公安院校(专业)录取,如果不去参加体检面试,即使文化课合格也将失去录取机会。

三、长春光华学院学校介绍

长春光华学院,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2000年建校。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评为吉林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专业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据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显示,学校在“2021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Ⅱ类”中位居第15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 学校办学宗旨:一切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 学校核心理念:因务实而闪光 因思想而升华 学科专业结构合理 师资队伍条件优越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设有商学院、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公共体育教研部14个院(部),现设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6个,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2万人。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师养德修为工程”,逐步建设了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金课”建设项目3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优秀课3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具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新型智库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等,共计14个省级科研平台。 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 大力实施优质教育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多年来,学校逐步培育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构建了以强能力、重素质为特征的优质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六大工程:一是以适合的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二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改革工程,三是以两个全覆盖为特点的第二课堂活动工程,四是以合作教育为依托的培养渠道建设工程,五是以六大能力为目标的能力建设工程,六是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实施优质教育体系,使学生们成长为胸中有志、心中有情、眼中有活、身上有劲儿、腹中有才、伸手能做、张嘴能说,特长鲜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学校实施以学生学习产出为中心的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分组学习,课外完成任务作业,学生实行“学思练做用”综合性学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大力加强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明显增加了学生培养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实施能力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大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和教师养德修为工程,师生同修互动,同频共振。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就业创业成效明显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地合作之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先后与16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就业基地,创建了12个产业学院、11个定制班或冠名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大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岗位,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参军、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之路。有部分校企合作专业学生实现了年终就业率100%、高薪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100%。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成果斐然。学校大学生双创科技园被团省委认定为首批“吉林青年创业园”,被省教育厅评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地”。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 学生就业渠道宽广 为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与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泰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主要国(境)外高校建立广泛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广泛的国际化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学分互认、长短期交流,本科双学位、专升本、本硕连读项目为我校学生的深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提高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已经创立学生赴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参加带薪实习和游学项目,推荐学生积极参加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 2017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专业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工程、会计、艺术三个专业学位类别被确立为专业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学校分别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和长春大学联合培养会计、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已有4届顺利毕业,校内一批优秀教师被聘为联合培养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对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实施“一院一品”工程,开设“董事长书法讲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一封家书”活动,培养家庭美德;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承办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与长春电视台等联合摄制《寻脉》、拍摄电影《讷殷之恋》,展示吉林省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编排展演以革命先驱为原型的《记住老黑河》等舞台剧、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歌舞音乐创作、网络作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拍摄原创话剧《失落的天堂》,拍摄校园电影,其中《我的大学老师》通过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资格审核。大型话剧《耀眼的弧光》荣获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一等奖,电影短片《苍夏》荣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 学校秉持“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基”的体育宗旨,大力弘扬“吃苦耐劳、竞争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持之以恒”五种体育精神,体育改革一路领先,竞赛成绩硕果累累。学校大力建设五种美育渠道,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养成教育中滋养灵魂之美,在专业学习中体味科学之美,在双创活动中展现创造之美,在日常生活中品味生命之美,在艺术展演中领略艺术之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哺育和引导着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 科技研发快速发展 服务社会有为有位 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快速发展,近年来创建了吉林省绿色制造智库基地、吉林省现代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软科学乡村振兴产业研究基地、吉林省长白山数字文旅产业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吉林省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研究基地,创造了多项研究成果。 学校创建了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为吉林省电子商务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获“2019年度全国社科联先进组织”荣誉称号。依托学校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先后为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地市县区完成政府及企业电子商务规划、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与运营、人才孵化等项目;与通化、柳河、蛟河等地合作共建县域“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在数字农业、农村电商、文创产业、农旅产业等方面,通过校、政、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与高科技企业签订《产学研项目合作基地协议》,共同开发,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学生获奖成果丰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