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吉林体育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5-04 06:16:35

据最新吉林体育学院招生网和湖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湖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0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1259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吉林体育学院,不过每年吉林体育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吉林体育学院

1、湖南高考2022年考生上吉林体育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2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1020名;

2、湖南高考2021年考生上吉林体育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1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7476名;

3、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吉林体育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0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12592名;

4、湖南高考2020年考生上吉林体育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7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3547名;

二、吉林体育学院在湖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吉林体育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湖南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324 141020 省政府

2、2021年吉林体育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湖南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316 137476 省政府

3、2020年吉林体育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湖南 理科 - 专科 200 212592 省政府
2020 湖南 文科 - 专科 270 143547 省政府

对于服从调剂的错误认知

1、是否选了服从调剂,就会直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很多考生总觉得填写了服从专业调剂,高校会把考生随意安排到某个专业。其实考生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高校的录取规则、专业分配办法都已经提前在《招生章程》里公布,在实际录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先公布的规则执行。

专业分配无论是按照设定“专业级差”方式,还是实行“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都会首先考虑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

当考生高考分数足够进入所填报专业时,就会被录取到所填报专业,服从专业调剂就没有派上用场。只有当考生所报专业全都录取额满,才会进入调剂程序。

2、服从调剂被调剂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进档的考生。考生除了分数低被调剂外,还有可能是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比如考生所填报的专业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录取分数偏高,最后使得该考生虽然高考分数不算低,但最后也只能被调剂。

此外,个别考生没有把全部专业志愿填满,填报的专业过少也有可能导致其因无法满足所报志愿而被调剂。

高考录取顺序是什么

1、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类以及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还有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2、第一批本科(一本)录取: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3、第二批本科(二本)录取:一般本科院校,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

4、高职高专录取(专科):专科批次是之前所有批次考生都可以参与的志愿填报批次,也是高考生在本次高考中被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

三、吉林体育学院学校介绍

吉林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地处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2004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吉林体育学院。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各级各类优秀体育人才数万人,为国家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南岭、临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7万平方米。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占地面积89.31万平方米的空港新校区建设。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学生万余人,教职工近600人。 拥有一支涵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白山学者、省资深高级专家、省高级专家、省教学名师、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著名专家学者在内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校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是吉林省博士授权点立项建设单位。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位列吉林省所有高校参评的73个一级学科第三位。学校现有13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覆盖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五大学科门类。在全国体育院校中率先实现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全人才链培养,搭建起了服务运动健康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开启了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学校专业设计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标准对接的转型发展新征程。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吉林省特色文化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2个,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个,吉林省健身志愿者培训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4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省级在线立项建设课程4门,省级校企合作立项建设课程2门;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建设点3个、B类建设点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6个;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 竞赛成绩卓著,学校的拳击、散打、滑雪、跆拳道、射击、射箭、游泳、体育舞蹈等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一系列优异成绩,其中拳击队、散打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已达国际水平。建校以来培养了世锦赛女子举重冠军李亚娟,世锦赛、世界杯女子速滑冠军叶乔波,世锦赛女子花样滑冰冠军陈露,世锦赛、世界杯短道速滑冠军李佳军,世锦赛、世界杯女子拳击冠军李金子,世锦赛女子散打冠军鄂美蝶、刘玲玲,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冠军宫金杰、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等一大批世界冠军,为国家赢得了殊荣。 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国际交流日益活跃,近年来,连续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法国、台湾地区等一些国家和地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每年互派教师、学生开展访学和交流活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思想为指导,坚守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 “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成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具有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性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应用研究、高层次决策咨询以及高品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和吉林省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 信息来源:学校办公室 撰 稿 人:学校办公室 审 核 人: 发布时间:2021-12-07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