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3-04 10:40:04

据最新西北大学招生网和吉林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吉林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90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6641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西北大学,不过每年西北大学在吉林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大学

1、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西北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2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1131名;

2、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北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641名;

3、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西北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56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9026名;

4、吉林高考2022年考生上西北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4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89名;

5、吉林高考2021年考生上西北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5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25名;

6、吉林高考2020年考生上西北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6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84名;

二、西北大学在吉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西北大学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527 11131 省政府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43 1489 省政府

2、2021年西北大学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0 16641 省政府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52 1725 省政府

3、2020年西北大学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66 9026 省政府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569 1784 省政府

高考军校报考条件和要求有哪些

1.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或往届毕业生;

2.高中阶段体质测试成绩达到及格以上;

3.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线(合并批次省份须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4.未婚;

5.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且不超过20周岁(截至报考当年8月31日)。

进入军校的体检很严格。尤其是在市里,体重,身高,这三项体检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你报考指挥类的军校,视力要求是5.0以上,非指挥类的4.6以上。男考生体重要在100斤以上,身高在1.62cm以上。女考生体重要求在90斤以上,身高在1.60cm以上。

读铁路二本大学好不好

读铁路二本大学很好,原因如下:

1.因为铁路行业是社会需要的,我们现在社会发展非常快,运输行业当然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

2.二本铁路学校有着非常好的管理体制,他们的教育质量非常高家长们非常放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到专业素质的知识,培养扎实的专业技巧就业当然是非常顺利的。

3.一般铁路二本学校都是有着很强大的就业处和国家支持的,所以在这样的完备体制帮助下我们的就业是非常有保障的。

三、西北大学学校介绍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研究生院,89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设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80个省部级科研基地。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项目入选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4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更新时间:2021年11月30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