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长春工程学院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长春工程学院文科专业、长春工程学院理科专业、长春工程学院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长春工程学院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长春工程学院有什么专业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机械类(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材料类(本)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 |
能源动力类(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土木类(本)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土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智能建造 |
水利类(本)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
测绘类(本) | 测绘工程 |
地质类(本) | 地质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水利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
建筑类(本) | 建筑学 城乡规划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造价 工程管理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工商管理类(本) |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
设计学类(本) |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 |
电力技术类(专)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水利工程与管理类(专)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
计算机类(专) |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电子商务类(专) | 电子商务 |
二、长春工程学院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三、长春工程学院相关资讯推荐
一.2021年长春工程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二.2021级长春工程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三.2021年长春工程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四.长春工程学院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五.长春工程学院哪些专业比较好,长春工程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六.2021年长春工程学院多少分能考上,预测长春工程学院多少分录取
七.长春工程学院有哪些文科专业哪些理科专业 附全部专业一览表
八.2021年长春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九.2021长春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长春工程学院高考分数线查询入口
十.长春工程学院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四、长春工程学院简介介绍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深厚建筑、水利、电力、地质等基础工业行业背景及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高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实施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学校具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是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全国五所大学之一,曾是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全国百所大学之一。
底蕴深厚,行稳致远。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建国初期。1951年至1953年,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先后成立,历经五十载,三校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管理。上世纪60年代,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曾升格更名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3月,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
名师荟萃,学高身正。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85人,80%以上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正高级职称135人,副高级职称35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9人。100余人次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及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高级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优秀教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等荣誉称号。58人被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