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学费标准,南京工业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标准

思而思学网 2024-01-10 14:41:34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一年多少学费标准

第十九条 学费:4600元/人/年,其中艺术类6800元/人/年、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方向专业6440元/年;住宿费:1500元/人/年。我校已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按学年学费预缴,学年末按实际选修课程结算,具体按照苏价费[2006]319号文件及本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执行收费及相关退费。

学校类型: 普通本科 所在地: 江苏 性质类别:理工类

通讯地址: 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哲、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

学校录取规则

第五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对象为: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的学生。我校以“广招天下英才而育之”为理念,坚持阳光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文化考试为主,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六条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其中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为5年),学业合格者颁发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相应学科学士学位。

第七条 我校各专业(语言类专业除外)入学后外语教学均为英语必修课。

第八条 我校所有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考生身体状况遵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九条 报考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考生要求有一定美术基础,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

第十条(省外考生适用) 投档比例按各省(市、区)规定执行,录取时按照专业级差(级差值不超过5分)的方式择优录取(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专业志愿清录取)。

第十一条 我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招生项目有棒垒球、田径、篮球。报考我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须符合各省(市、区)高水平运动员的有关报考条件,其中棒垒球和篮球项目须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领导小组组织的专门测试,田径项目参加江苏省联合测试,测试合格后,由我校根据考生专项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第十二条 (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辽宁省考生适用)我校招收艺术类考生,报考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省专业统考成绩和文化统考成绩须达到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江苏省考生的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我校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安徽省和辽宁省为校考成绩,其余为省考成绩)加文化成绩的综合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

第十三条(江苏省考生适用) 我校对除历史或物理外的另一门选测科目不作限制,由考生根据兴趣及擅长合理选报专业。

第十四条(江苏省考生适用) 我校普通类录取的考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

第十五条(江苏省考生适用) 我校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折算成等级级差分,在考生投挡分的基础上加上等级级差分后进行排序。选测科目中物理(历史)等级达A+或A,分别加3分、2分;另一门选测科目等级达A+或A,分别加2分、1分。

第十六条(江苏省考生适用) 我校的专业录取按专业级差方式进行。取舍等效基准成绩相同的考生进入同一专业时,其原则为:理科考生按数学(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分(含附加分)排序;文科考生按语文(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分(含附加分)排序。

第十七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招收艺术特长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报名考生须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招收项目有器乐、声乐、舞蹈、戏剧。报名考生除符合上级有关政策的要求外,须经我校资格认定后方可报考,相关政策按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要求执行。

第十八条(江苏省考生适用)我校在本一批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为:选测BB、必测4C1合格。报考考生须符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相关要求,且符合“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的相关要求,通过我校资格初审后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报考考生面试合格且通过公示后,由我校根据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择优录取。

关于体检标准

第八条 我校所有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考生身体状况遵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学校奖励资助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多元配套资助体系,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切实帮助和有力保障。目前学校有各类奖助学金近80余项,还专门设立了校长奖学金和新生创新基金,为优秀新生提供学术和科技创新经费,每年有20000余人次获校内外奖助学金2000余万元,人均获奖助近1000元。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