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有什么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一览

思而思学网

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南京林业大学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南京林业大学文科专业、南京林业大学理科专业、南京林业大学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南京林业大学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南京林业大学有什么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金融学类(本)金融工程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法学
社会学类(本)社会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英语

日语

新闻传播学类(本)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数学类(本)信息与计算科学
地理科学类(本)地理信息科学
生物科学类(本)生物科学

生态学

生物技术

机械类(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设计

车辆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仪器类(本)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类(本)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能源动力类(本)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类(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类(本)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类(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土木类(本)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建筑工程方向)

测绘类(本)测绘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化学工程与工艺
轻工类(本)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包装工程

交通运输类(本)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林业工程类(本)林产化工

森林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

家具设计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建筑类(本)风景园林

城乡规划

生物工程类(本)生物工程

生物制药

植物生产类(本)园艺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林学类(本)园林

林学

森林保护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类(本)会计学

工商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农林经济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物流工程
电子商务类(本)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类(本)旅游管理
设计学类(本)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公共艺术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二、南京林业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园林

林产化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农林经济管理

森林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

三、南京林业大学相关资讯推荐

(1).2021年南京林业大学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2).2021级南京林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3).2021年南京林业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4).南京林业大学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5).南京林业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南京林业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6).2021年南京林业大学多少分能考上,预测南京林业大学多少分录取

(7).南京林业大学有哪些文科专业哪些理科专业 附全部专业一览表

(8).2021年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9).2021南京林业大学录取分数线,南京林业大学高考分数线查询入口

(10).南京林业大学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四、南京林业大学简介介绍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80余人,博士生导师181人,具有高级职称700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8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人选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领军人才4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余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6人;国家*“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奖励计划”创新团队1个。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特聘教授1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双创计划”、“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300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2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