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汉口学院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思而思学网 2024-01-23 22:46:10

据最新汉口学院招生网和江苏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苏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29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4150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汉口学院,不过每年汉口学院在江苏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汉口学院

1、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汉口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7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2363名;

2、江苏高考2021年考生上汉口学院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3160名;

3、江苏高考2020年考生上汉口学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19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1505名;

4、江苏高考2020年考生上汉口学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97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5915名;

二、汉口学院在江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汉口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77 52363 省教育厅

2、2021年汉口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江苏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80 53160 省教育厅

3、2020年汉口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江苏 理科 - 本二 319 141505 省教育厅
2020 江苏 文科 - 本二 297 45915 省教育厅

每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什么时候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大概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3天后开始,就是考试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每个省份可能相差几天。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报时间的,所以考生要时刻关注本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以免因为时间的原因,而耽误志愿的报考。

高考志愿是分批次录取的,本科和专科的填报时间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才开始进行下一个录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时刻关注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每年都会根据高考录取工作的实际情况来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是变化不会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报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试院,参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报时间。

专业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专业平行志愿意思是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又考虑到专业优先录取,以浙江高考为例,80个专业院校志愿逐一检索,哪个符合录取哪个专业。
专业平行志愿虽然看似很有优势,但大家报考时一定要符合报考学校的条件或选择服从调剂,否则一旦分数够了条件不符,投档后很可能被退档,落榜。专业分数高,报考学校投档线低,如果不服从调剂,容易投档。

平行志愿是相对于顺序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模式而言的,指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均为并列志愿,其表述方式一般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多个志愿,如A志愿、B志愿、C志愿、D志愿……录取前填报的平行志愿均为第一志愿。

首先明确,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批量投挡,考生只能被其中一所院校投档。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三、汉口学院学校介绍

汉口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多学科、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立于2000年,其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汉口学院,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的17所高校之一。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全省32所同类高校中率先进入二本招生高校,也是湖北省民办高校首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毗邻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中国光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被誉为武汉地区最美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建有两个校区,占地1335余亩,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8.7万册,电子图书240万册。 学校设有12院1部共13个教学单位,3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0881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64人,其中院士1人,正高职称教师77人,副高职称教师309人,博士学位教师53人,硕士学位教师58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学校拥有湖北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 个,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计算机类专业MOOC教学试点高校项目1个,9门省级重点课程,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获批2021年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时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64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4项,在全省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校20年,学校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5万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4%以上。培养了全国道德模范刘培,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蔡文霞、聂小丹,荆楚好老师谢薇,湖北省优秀资教生杜占红、邓竹君,全省见义勇为英雄、全省优秀共青团员杨高飞,全省优秀共青团员任志强,滴滴出行五大创始人之一的赵意波等一批优秀人才。学校办学成效赢得社会广泛好评,近年来在湖北省本科录取分数线比省线高出40分,录取率、报到率均位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 我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发挥“活动育人”的作用效果,着力打造大学生艺术节、科学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创新创业文化节等校园文化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在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全国、全省重大比赛中表现十分突出。近三年,我校学生获奖共122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31项,省级897项。2017年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比赛湖北省赛中荣获省级金奖,2018年在教育部、团中央举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银奖,2020年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一等奖。 学校科研工作喜人,科技成果突出。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7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科研诚信课题”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人大理论研究课题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出版著作105部,其中教材74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1篇,其中SCI、EI收录36篇;获批国家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在英国建立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开展博士、硕士生的中英联合培养工作,在法国、韩国设立办事处;招收和培养短期交流来华留学生,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输送校内外师生到海外研修和攻读本硕博层次学位3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全省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新的征程中,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信念、严谨的作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办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 (数据截至2021年8月1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