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深圳大学招生网和江苏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江苏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374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7578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深圳大学,不过每年深圳大学在江苏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深圳大学
1、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7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382名;
2、江苏高考2021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历史(历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80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998名;
3、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9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6679名;
4、江苏高考2022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最低分需要60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733名;
5、江苏高考2021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83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5484名;
6、江苏高考2021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最低分需要588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029名;
7、江苏高考2020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7578名;
8、江苏高考2020年考生上深圳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7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701名;
二、深圳大学在江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深圳大学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2 | 江苏 | 历史 | 历史+不限 | 本科 | 570 | 5382 | 省政府 |
2022 | 江苏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5 | 16679 | 省政府 |
2022 | 江苏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 | 601 | 12733 | 省政府 |
2、2021年深圳大学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1 | 江苏 | 历史 | 历史+不限 | 本科 | 580 | 4998 | 省政府 |
2021 | 江苏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3 | 15484 | 省政府 |
2021 | 江苏 | 物理 | 物理+(化学或生物) | 本科 | 588 | 13029 | 省政府 |
3、2020年深圳大学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一 | 382 | 17578 | 省政府 |
2020 | 江苏 | 文科 | - | 本一 | 374 | 4701 | 省政府 |
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
平行志愿录取时对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能在退档后再补充投档。这是因为,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是同批次高校同时投档、录取,即使考生被退档,也没有被补充投档的机会。
退档后不能补投同批次的志愿,但是能够填报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的志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可以选择的专业一般都是院校的冷门专业,所以才会有没有录满人数的情况,但是也会有一些比较好的院校专业公布征集志愿名额,所以是存在捡漏的可能的,但这种情况是比较少的。
考生在被退档的情况下填报征集志愿一定要先看清楚征集志愿公布的招生院校和专业里有没有自己想要报考的,另外就是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都比较短,一般只有一天左右,大家一定要看好本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填报时间,不要错过时间了。
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前20
类型序 | 学校名称 | 类型 | 省市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师范 | 北京 |
2 | 华东师范大学 | 师范 | 上海 |
3 | 华南师范大学 | 师范 | 广东 |
4 | 南京师范大学 | 师范 | 江苏 |
5 | 华中师范大学 | 师范 | 湖北 |
6 | 陕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陕西 |
7 | 湖南师范大学 | 师范 | 湖南 |
8 | 东北师范大学 | 师范 | 吉林 |
9 | 浙江师范大学 | 师范 | 浙江 |
10 | 福建师范大学 | 师范 | 福建 |
11 | 上海师范大学 | 师范 | 上海 |
12 | 山东师范大学 | 师范 | 山东 |
13 | 首都师范大学 | 师范 | 北京 |
14 | 江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江西 |
15 | 河南师范大学 | 师范 | 河南 |
16 | 安徽师范大学 | 师范 | 安徽 |
17 | 四川师范大学 | 师范 | 四川 |
18 | 天津师范大学 | 师范 | 天津 |
19 | 西北师范大学 | 师范 | 甘肃 |
20 | 广西师范大学 | 师范 | 广西 |
三、深圳大学学校介绍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 建校38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8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图书馆馆舍51202㎡(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40万余册;数据库418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84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17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 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41164人,其中本科生28425人、硕士研究生11887人、博士研究生561人、留学生291人,成人教育学生24714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26个教学单位),100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48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4所,上线课程690门,选课学校累计765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55万。2019-2020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24项,其中国际级108项、国家级255项、省部级361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3982人,其中专任教师2544人(教授605人、副教授755人)、技术人员600人、管理人员838人。我校博士后1541人,专职研究人员768人,访问教授98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4人(含短聘10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短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短聘),新加坡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6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0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6亿元;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首批获资助358项,稳居广东高校第2位。202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9项,位居全国第35位、广东高校第4位。SCI收录论文5261篇,SSCI收录论文613篇。获专利授权78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49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在2018年、2020年连续获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每两年评一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80所高校签署了协议,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学生就读深造,打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当前,深圳大学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追求内涵发展,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为建设***标杆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页更新于2021年11月)